成人高考帮手网

您好,欢迎访问成人高考帮手网

本科专业案例库建设_专业案例分析报告

2024-08-02 19:58分类: 本科专业 阅读:

本科专业案例库建设_专业案例分析报告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揭开“本科专业案例库建设”的神秘面纱。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类(财金类),确切的说是金融专业怎么样?
2.关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3.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机构设置
4.关于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实施意见
5.赣州有一本大学吗
6.罗子明的主要获奖

本科专业案例库建设_专业案例分析报告(图1)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类(财金类),确切的说是金融专业怎么样?

金融学系简介

金融学专业本科现有金融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金融工程四个方向。金融理论和资本市场运营两个硕士研究方向。在校研究生20人,本科生1152人。教师14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助教2人。拥有博士后1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7人。主要教学研究领域有宏观金融理论和改革、资本市场理论与资本运营、国际金融理论、证券投资和基金管理研究、发展金融和金融工程。金融专业是我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major of financeconomics

There are four specialties for undergraduate in the major of finance: financial economics, security investment, investment banking,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two researching directions for postgraduate: financial theory & capital market operation. It has 1,152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ver 20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14 faculty members among whom are 3 professors, 6 associate professors, 4 instructors and 2 teaching assistants, one of them is postdoctorate, three have doctor's degree and seven have master's degree. Their academic focuses include theory & practice of macrofinance, theory of capital market & capital market operation, international finance, security investment & asset managemen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Finance is the core discipline of our university and enjoys prestige nationwide.

金融学专业建设与规划

一、金融学专业现状分析

1.学生状况分析

金融学专业(不含保险学方向 )自1993年9月建立以来,已招生有十届的学生,毕业生六届。学生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入学时学生素质普遍很高。

主要表现在录取的分数上,有60%以上的学生的分数接近清华、北大、人民大学等重点院校的分数线或临界线;有30%学生的分数在二批录取专业分数线的上限。由于相当多的学生分数在重点院校分数的临界点,或由于虽被重点院校录取但因专业因素而放弃,这一重要的特征反映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素质普遍很高。

第二 ,入学后学生的可塑性很强。

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原因,入学后学生的学习和努力状况可分为以下层次:

一部分学生,约占25%,自我约素、自我控制能力很强,能够非常刻苦努力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如选择重点院校考研,圆北大、清华、人大的梦等。

一部分学生,约占50%,能比较刻苦的学习,设立考研、出国、留京等目标,或能够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

另一部分学生,约占20----25%,其中包括一部分北京学生,就业压力不是很大,学习并不刻苦,但综合素质基础好,潜力较大。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

第三,学生毕业后就业选择多元化。

约15%的学生考入各类院校就读研究生,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其中包括在职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

约40%的学生进入各类商业银行;约10%的学生进入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投资担保公司;约15%的学生

进入上市公司或企业以及各类公司;约2%的学生进入外企;约10%的学生先后出国留学;约3%的学生进入大学、机关等单位。其他占5%。

第四,《金融学专业》是大学高考市场中最热门的经济类专业。

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金融时代等著称。这是由金融活动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因此,金融行业本身具有人才高素质,经营高风险,回报高收入等特征。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其高校专业必然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据有关材料,全国高校中约有60多所各类院校(包括理工类、综合类、农林类、经济类等)都先后建立了金融学专业。这是市场的必然选择。

2.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分析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师资队伍。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学院金融教研室目前共有教师13人。其中,男教师5人,女教师8人。来自全国多所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以及北京工商大学等。教师所学的学科大部分是金融学,以及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

第二,教师的学历结构,博士3人;硕士8人;本科2人。

第三,教师的年龄结构,40岁以上2人;30岁以上10人;

20岁以上1人。

第四,教师的职称结构,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

助教2人。

第五,相关学科补充的教师,现已有多名教师为金融学专业开设相关课程 ,如金融统计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投资银行学、金融工程等。上课教师有李朝鲜教授、博士,李宝仁、高祥宝副教授,黄先开教授、博士,严旭阳副教授、博士等。

虽然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完善,但总体上看,为师资队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科研以及学术状况分析

金融学教研室在长期的教学中十分重视集体的凝聚力,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建设核心教材体系。已完成的核心教材4本,《货币银行学》第三版,《国际金融与国际结算》第二版,《证券投资学》第一版,《金融学案例教程》第一版。初步形成了核心教材体系。

第二,积极申请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的科研项目。现已完成和在研的各级课题有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7项;校级1项。

从以上的学科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学院基本具备了建设新兴学科的条件。

二、《金融学专业》新兴学科建设与规划

1.拟建设的新兴专业

目前《金融学专业》的传统学科已基本齐全,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但我国的金融业正面临着加入WTO后的严峻形势,面对竞争和挑战。

在人力资源方面,对具有国际型、市场型、综合性、管理型以及成长型的人才缺口极大。针对这一潜在的而又是急需的市场需求,我院拟建设新兴的金融专业有“金融工程”和“国际金融”。

2.新兴学科建设中的比较优势

我院在新兴学科建设的基本方面具有优势,具备较充分的条件。

如在学生市场的供给方面是十分充分的,金融学仍然是我校的热门专业,势头不减。在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方面,对新兴学科的专业人才

需求很大。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将至少用5----10年以上的时间替换和培养新型人才。特别是培养具有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投资组合、金融创新素质的专业人才。新兴学科的建设和选择,对我校正是一种市场机会。

我院已具备的学生素质状况,较合理的教师队伍的结构状况,以及学术科研的积累状况,特别是超前的创新理念,都有比较强的优势建设新兴学科。

3.新兴学科建设中的困难

虽然有比较强的优势建设新兴学科,但面对现实和学科难度,仍有很多的困难,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教师方面,有较强数理基础和金融专业理论及其技能的人才不足,特别是男性教师不足;能用英语授课的教师不足;对建设新兴学科教师的工作量核定上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

第二,在学生方面,文理科、高低分混合编班,学生的数理基础

差别太大,难以统一施教。

第三,在设备及软硬件方面, 没有教师实验设备和实验室,目前教师连办公室和办公桌都没有,不具备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教学实验研究以及学科完善和建设研究的条件。

第四,案例及其案例库基本是空白。而金融工程和国际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案例教学。

4.实现新兴学科建设的目标和时间进度

实现新兴学科建设的目标:

第一,建立《金融工程》专业。用4年的时间,即到2006年完成全部学科建设。

第二,建立《国际金融》专业。用5年时间,即到2007年完成全部学科建设。

第三,同时用五年时间进一步完善现有金融学专业和方向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

第四,上述工作完成以后,再用5年的时间,全力进行学科建设的整体提升工作。

总体目标是:2010年----2012年, 使金融学专业成为北京工商大学的拳头专业;成为北京市和国家教委的重点学科;成为世界上有相当影响的学科。

现阶段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2002年12月,在2002级秋季5个班的学生中,选出45人,组建一个班,设《金融工程》方向。2003年秋季正式设立《金融工程》专业,全理科学生建班。

第二,2004年设立《国际金融》专业

第三,用最快的时间引进具有博士学位、英语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教师5---8人,补足现有师资的不足。

第四,在建设新校区的同时,用3年的时间,建设教师学科建设实验室,为整体学科改造和建设营造基本条件。

第五,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用3---- 5年的时间做案例库。

总之,学科建设特别是新兴学科的建设是一种创新理念,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有利于学生生存、有利于教师生存、有利于学校生存的宏观战略。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进取的重要手段。

Copyright ? 2008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关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都学些什么?

属于交叉学科:以统计学、数学、计算机为三大支撑性学科;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为应用拓展性学科。此外还需学习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软件,学习数学建模软件及计算机编程语言等,知识结构是二专多能复合的跨界人才(有专业知识、有数据思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怎样?

根据领英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最热职位人才报告》显示,研发工程师、产品经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运营和数据分析是中国护理万网行业需求最旺盛的职位。

目前国内有30万数据人才,预计2018年,大数据人才需求将有大幅增长,高端人才如大数据科学家的缺口在14万至19万之间;懂得利用大数据做决策的分析师和经理缺口达到150万,数据分析师现在需求就很旺盛了,2年工作经验的月薪可达到8K,硕士学历的数据分析师月薪可达到12K,5年工作经验的可达到40万至60万元。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可以从事的工作有哪些?

重视数据的机构已经越来越多,上到国防部,下到互联网创业公司、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大数据项目来做创新驱动,需要数据分析或处理岗位也很多;常见的食品制造、零售电商、医疗制造、交通检测等也需要数据分析与处理,如优化库存,降低成本,预测需求等。人才主要分成三大类: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大数据分析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报考建议:

1、当下企业用人现象:一个专业集群对应一个行业热点。大数据是交叉学科,走的是“复合型”培养路线,行业内从事相关职能的人专业背景各异。大数据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在探索中,如果直接从各专业人才中遴选学苗开展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会更适合一些,直接开设本科阶段的教育还相对不够成熟。

2、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存在差距。由于教学大纲更新不会太及时,大数据人才7年毕业(本科四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后,所学恐怕落后于行业发展。

3、大数据人才的典型胜任特征:善于做需求分析、写代码;善于与人沟通,喜欢探索未知;需要根据数据推演、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有数据思维;需要持续保持学习状态;内性格上能动能静。

4、不同办学层次的院校开设此专业,培养模式会有差异。例如,高职类院校学生由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会跟多偏向于工具的使用,如数据清洗、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可视化等相关工具的使用;本科院校会倾向于大数据相关基础知识全面覆盖性教学,在研究生段则会专攻某一技术领域,比如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商业智能、人工智能等。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机构设置

该院下设高等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教育评估与开发研究所、院校发展研究所、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同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和院办公室。

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10月,当时称为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6月13日,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充改建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16日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后,高等教育研究所为研究院下属研究所之一。现有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点和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高等教育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该所主要开展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尤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教育思想、院校管理与发展研究闻名,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现承担包括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重点科研课题、湖北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福特基金会国际合作课题等在内的科研项目20余项。近期确立的重点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研究型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该所开设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有: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学、中外高等教育史、大学德育论、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开设的博士研究生课程主要有:高等教育学专题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专题研究、大学德育专题研究、教育哲学专题研究等。

院校研究所

院校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5月,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院校发展研究中心的核心机构,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的会长单位,刘献君教授任会长。现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点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点。

本所主要开展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高等学校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研究、院校咨询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尤以院校管理与发展研究闻名,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现承担包括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社科司课题、教育部新世纪教学研究所课题等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近期着重开展院校研究案例库建设和院校研究数据库建设。

本所开设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有:院校研究概论、高等学校战略与规划、教育组织行为研究、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法学、教育统计方法等;开设的博士研究生课程主要有:院校研究、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题、教育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专题、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等。

现任所长为赵炬明教授,副所长为陈敏教授。

心理学研究所

心理学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12月。该所始终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原则。在人才培养上,重点面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承担的主要课程有: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在科学研究上,承担和参与了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承担了多项湖北省和学校资助的科研项目。  该所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的研究,教育心理学,大学生品德心理、大学管理心理等。

教育学研究所

教育学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该所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原则。在人才培养上,重点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也面向全校开设公选课程。该所共有5名教师,2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除一名教授外,其余五位教师均在国内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两位教师分别在美国和英国访学一年。该所现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德育原理、中外教育史、课程论、教学论、教师教育、家庭教育学等。在科研方面,该所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和科技部“十五”重点课题湖北子项目等多项课题。

院校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3月,是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主任刘献君教授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中心拥有坚实的学科平台,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设有院校发展与战略规划、学生学习与发展、教师聘任与发展、院校数据系统设计与分析等研究方向。

中心成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引领着我国院校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心已出版著作20余部,在CSSCI源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8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自2003年以来,定期举办院校研究学术研讨会,单年举办国内会议,双年举办国际会议。现已成功举办国际会议5次,国内会议8次,国际研讨班4次。中心注重建设院校研究案例库,定期出版院校研究案例辑,为我国院校研究人员提供交流与发表的平台。中心教师曾受邀为400余所高校做学术报告,提供管理咨询,帮助40余所高校制定战略规划,受到广泛好评。中心多次派教师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访问交流,聘请多位美国学者为兼职教授,与美国院校研究会合作举办国际研讨班及培养研究生。2012年10月,中心下属的中美院校研究国际科研合作中心成立,将与美国院校研究会、加州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等进行合作,引进院校研究课程,授权翻译出版著作,进行数据共享。

中心的发展目标是:以推动我国院校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深化院校研究的专题研究,探索院校研究理论和方法,培训院校研究人员;将中心建设成为我国院校研究的人才培养与培训中心、科学研究中心、管理咨询服务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提高我国高校管理信息化与科学化水平,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决策咨询;将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并在国际院校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和享有较高声誉。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一个跨所研究中心,该中心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频繁:沈红教授曾赴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泰国、越南等6个国家和港、台2个地区学习或访问; 别敦荣副教授曾赴美国和法国学习或访问; 张晓明副教授曾赴日本和加拿大访问; 陈敏副教授曾赴日本学习或访问; 周艳副教授曾赴英国学习。   本中心所承担的比较教育研究课题主要有:学生贷款----亚太地区的国际比较、高等教育学生财政与学生资助的国际比较、多校园大学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型大学的国际比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世界趋势、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高等教育国际化----两岸三地比较研究、中美大学学术管理比较研究、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中英教师专业社会化问题研究、私立高校赢利问题的比较研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成立于1997年,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融合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覆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即:  1、实施按前三个学期不分专业、系科打通培养的方案,以强化基础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  2、实行人文社会科学辅修专业制;  3、开设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每年举行一次中国语文水平达标考试;  4、举办人文讲座和自然科学讲座,每年出版一卷《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  5、开展形式多样、内容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艺术活动;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课程体系。基地设有学术委员会、《中国语文》水于达标测试工作室、《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编辑部等机构。

院校发展研究基地

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基地是湖北省文科重点建设基地、学校文科重点建设基地,是学院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院校发展研究基地的建设目标是:建设成为我国院校管理与发展研究方面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使中心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国家高教改革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学术界占据重要地位和享有较高声誉,力争成为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将中心建设成为联系全国高校和校外研究机构的伞形网络中心,并起到对外学术交流窗口的作用,成为全国高校院校发展研究的学术交流和情报资料基地。造就和培养具有突出学术成就和良好学风的国内一流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使中心成为全国从事院校发展研究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成为全国的研究咨询基地和教育部进行高校改革决策的智囊团。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专门调查与研究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跨院校研究机构,2008年筹建,2009年正式获批为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挂靠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心下设5个分中心,其中区域高等教育调查与评估研究中心、区域高等教育理论与比较研究中心、区域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中心挂靠在中心本部;区域产学研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挂靠武汉工程大学,区域高职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中心挂靠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

《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会刊,由华中科技大学与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共同主办。1980年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社设在华中科技大学内。   《高等教育研究》以繁荣高等教育科学,促进高教改革发展为办刊宗旨。作为高教研究类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杂志注重学术性、前瞻性和时代性,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形成了注重反映高教研究前沿的学术动态,大力倡导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鸣,特别重视扶植中青年作者,积极加强与海外专家学者的联系等办刊特色。杂志现辟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院校研究、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德育与美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史、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探索与争鸣以及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等主要栏目,并不定期地组织各种专题研究,刊登的论文具有选材面广、观点新颖、针对性强和勇于探索等特点。《高等教育研究》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据2001年3月11日《光明日报》报道,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对1998年全国社会科学期刊按影响因子排序,本刊名列第19,成为进入前20名的唯一教育类期刊。《高等教育研究》1994、1996、1998、2000年连续四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5、1998和2001年连续三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在高教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在作者的关心支持下,杂志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被学术界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高等教育学术期刊之一。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1982年由教育部党组决定创办,1983年创刊。20多年来,学报一贯坚持探讨教育规律、开展学术讨论、反映研究成果、交流教育信息、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国际交流的宗旨;以其工程应用性、学术前沿性的鲜明特色,深受我国高教界、工程界的好评——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8年11月,中国工程院成立教育委员会,负责指导与协调工程院在工程教育方面(含工、农、医等领域)的咨询研究和学术活动,就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议,同年决定,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作为工程院教委会会刊。根据工程院教委会的安排,本刊作为重要的研究资料,每个院士人手一册,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在全国高教界和工业界的影响。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性权威学术期刊。常设栏目有:院士论坛、校长论坛、工程教育前沿、高等教育经济与政策、高等教育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院校发展研究、企业家论坛、国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撷英、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并根据需要定期开设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等专栏。

关于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实施意见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各种形式的新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此由我为大家分享关于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实施意见,欢迎参阅。

 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提出的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业和脱贫攻坚系列部署要求,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整合资源,完善政策,优化农村创业环境,畅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渠道,拓展更多适合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领域,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创业格局,全面激发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热情,将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优势和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的潜力优势相结合,着力在农林牧渔等相关领域培育一批领军型大学生创业者,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力争在2016?2018年期间,引领300名(其中东港区60名,岚山区60名,莒县80名,五莲县60名,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名,山海天旅游度假区10名,日照国际海洋城10名)左右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培育15名(其中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各3名,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日照国际海洋城各1名)左右到农村创业的领军型大学生创业者。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能力

 1.开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专项教育。各高等院校要对在校大学生全面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要结合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具体实际,开发服务农村创业的学科理论、专业技能、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一批兼具时效性、示范性的大学生农村创业案例库和创业项目库。努力争创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典型院校。

 2.加强农村大学生创业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创业专项教育,鼓励大学生结合?互联网+?、?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等创业热点挖掘适合农村的创业项目,激发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热情。在实施的?加强就业培训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2014-2018年)?项目中,实施?农村创业大学生专项培训计划?,毕业学年及毕业后有到农村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均可申请参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管理服务部门要根据创业培训工作周期安排,同步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和当地就业服务场所开展征集、报名工作,会同日照创业大学等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2016?2018年间,培训有到农村创业意愿的大学生600人以上。鼓励高等院校按程序取得政府就业创业补贴定点培训机构资格,作为到农村创业大学生的集中培训平台。组织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对培训合格取得证书的,按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二)推动建设一批大学生农村创业平台

 1.鼓励现有大学生创业平台向涉农方向转型发展。引导现有具备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平台,积极打造与农村创业的结合点,利用自身在区位、产业、流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调整设立大学生农村创业专区,逐步实现向大学生农村创业平台的整体转型。鼓励因地制宜,创新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平台运作模式。2018年之前,要建设1处以上省级大学生农村创业示范平台,每个区县要在本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等平台内开辟3处以上大学生农村创业专区。大学生农村创业平台被评估认定为市级创业示范平台(含市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下同)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经推荐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的,由省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奖补。

 2.扶持打造大学生农村创业特色产业群。各区县特别是基层乡镇街道规模化发展涉农特色产业,成立创业服务实体,提供一站式集中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大学生到相应领域创业,并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2016-2018年,各区县要面向基层乡镇推动建设一批为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服务的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众创空间、创业车间、农业社会化组织等各类平台,市里将制定相关认定标准并给予一次性奖补,所需资金从省级分配的大学生创业引领专项资金中列支。

 3.推动农村电商平台和物流网络建设。支持大学生面向农村创办电商平台,带动建设一批电商示范村,带领农民网上创业,整合当地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等,创建知名品牌,开展网上推介、销售,提供专业化客服,搭建完善的线上线下衔接通道。鼓励大学生到农村物流领域创业,以中心城镇、重点乡村等为节点建立物流中转站,推进物流链向农村递延,畅通农村物流渠道。区县、乡镇街道可依托创业园区、科技园区或利用闲置土地、楼宇、厂房、校舍等建设农村电商创业园区,符合省、市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条件并通过评估认定的,按规定给予奖补。

 (三)多渠道提供资金扶持

 1.为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提供专项资金扶持。2016?2018年期间,将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纳入全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大学生到农村以非营利为目的创办创新创业项目,有利于提升农民专业技能水平、拓宽农民致富途径、改善农村管理服务状况的,可按程序列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大学生毕业5年内到农村创业,带动辐射周边村民致富,所创项目符合当地产业前景规划,所创办实体可推荐列入全省重点扶持的100家左右具备领军潜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学生新创企业,在经营场所、创业担保贷款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同时向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予以重点推介。

 2.更好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作用。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以个人名义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1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贷款利率可在贷款合同签订日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不超过1个百分点,财政部门第1年给予全额贴息,第2年贴息2/3,第3年贴息1/3;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以所创小微企业名义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符合规定条件的,银行可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财政部门按照贷款合同签订日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对展期、逾期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不予贴息。对已享受财政部门贴息支持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政府不再通过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担保基金提供担保形式的支持。

 3.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小微企业等实体,首次领取营业执照且正常经营、在创办实体按照企业职工标准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2个月的,吸纳带动就业10人(不含创业者本人)以下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2万元;吸纳带动就业10人(含10人)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万元。创业者以灵活就业方式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

 4.给予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对大学生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创办小微企业,根据其申请补贴时吸纳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连续缴纳社会保险4个月以上的就业人员数量,给予每个岗位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5.给予生活补贴和房租(社保)补贴。到我市农村创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经工商注册登记并担任法人代表),正常经营并首次在我市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满6个月的,每月由所创办企业社会保险登记地同级财政发放800元生活补贴、300元房租(社保)补贴,补贴期限为期3年。

 6.给予创业场地费用补贴。各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应优先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涉农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场所,按规定给予场地租赁费用减免。在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创办小微企业或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创办小微企业的,自行租用经营场地经营并且未享受场地租赁费用减免的,自注册登记之日起正常经营1年以上,为吸纳就业人员(含创业者本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给予最长2年最高9000元的房租水电补贴。

 拓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领域

 1.引领发展现代农业。以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鼓励涉农类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生产经营户粮食补贴、农业机械补贴等政策,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农业。鼓励大学生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开发肉菜追溯系统,建立有机绿色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和生产加工企业后的追溯体系。帮助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原产地认证及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商标注册等,支持打造特色品牌。将有意愿到农村创业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大学生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根据创业大学生需求,整合农业科技人员,组建专家团队,实行?一对一?对口帮扶和支持。

 2.升级发展乡村旅游业。鼓励大学生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利用互联网新技术,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等新方式,进一步开发乡村旅游市场。以观光农业、乡风民俗活动为基础,结合开发拓展训练中心、网游真人体验俱乐部、民俗美食DIY、农事体验园、采摘园、艺术写生基地、自驾游、户外运动等项目,大力发展热点休闲旅游。鼓励大学生创办乡村旅游网络平台、移动手机客户端平台,将乡村旅游资源集中连片,整合推广。鼓励将本地旅游线路通过旅游平台进行展示,并与各地游客集散中心互联互通,与著名景点线路相配套,扩展乡村旅游市场容量。支持大学生采用新媒体、自媒体等渠道开展旅游产品自营销。通过评选?乡村旅游品牌示范户?、?省级畜牧旅游示范点?、?省级精品采摘园?等活动,选树一批大学生创办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和精品项目。

 3.整合发展农村服务业。鼓励大学生创办涉农科技服务企业,为种养殖场、有机农产品基地等提供繁殖育种、生物授粉、防疫、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方面的集约化、标准化服务,当地可将政府购买服务和扶持?三农?发展的政策相结合,出台相应扶持措施。鼓励大学生利用众创空间和网络众创平台,提供开放共享服务,促进农村生产与需求对接,涉农产业与新兴产业对接,挖掘农村需求新蓝海,拓展当地特色产品外销大市场。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多途径涉足农村养老、医疗、健康产业,提升农村健康水平。

 4.引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推动建设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利用现有或新建电子商务企业开发农村市场,建立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体验店和村级服务站,引领建设一批示范性电商村、电商镇和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鼓励大学生参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在农村实现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填补农村物流配送空白区域,打通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加快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5.鼓励大学生利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结合农村发展进程,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不断挖掘、拓展创业新领域,创造农村经济新业态。鼓励?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毕业生在当地扎根创业,推进建设新型农村。

 

?

赣州有一本大学吗

赣州没有一本大学,赣州共有三所二本院校,分别为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州医学院。

赣南师范大学(Ganna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是省属本科师范院校、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列为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学生接收院校。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一流专业4个、省品牌专业14个、省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

获批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项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门国家精品课程、1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1项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建有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门研究生课程入选国家级案例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赣南师范大学

罗子明的主要获奖

2013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8年,《消费者心理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7年,获校级本科优秀教学“二等奖”等。

2006年,教材《现代广告概论》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获得校级创新一等奖,获校级本科优秀教学“二等奖”等。

2005年,主持“市级品牌专业建设—广告学”项目获得批准,“广告案例库建设”获校级教育创新奖,获校级本科教学“一等奖”等。指导学生奖金犊金奖。

2004年,主持“现代广告概论”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主持“广告案例库建”获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3年,指导学生参加广告比赛大规模获奖。

2000年,“电子多媒体教学”获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二等奖。

1998年,获校级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广告比赛获优秀奖。

1996年,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1995年,《消费者心理学》被评为内贸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有哪些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2、计算机软件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编译原理、分布式系统、软件项目管理、Oracle数据库系统等;

 3、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国际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商务网站建设等;

 4、基础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操作系统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好了,关于“本科专业案例库建设”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本科专业案例库建设”,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成人高考帮手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成人高考帮手网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本科专业标准_本科专业标准学制

下一篇:本科专业毕业代码是什么_本科专业毕业代码是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成人高考帮手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