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高中毕业时间,八七年高中毕业是哪一届
一九七八年高中毕业时间,八七年高中毕业是哪一届
一九七八年高中毕业时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它的今日更新更是备受瞩目。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一九七八年高中毕业时间的最新动态,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文章目录列表:
1.父亲1979年高中毕业,他说他上学时一个月生活费55元,这可能吗?2.一九六零年出生的一九七八年初中毕业是那年上的学
3.芜湖县第一中学的校史
父亲1979年高中毕业,他说他上学时一个月生活费55元,这可能吗?
你说的是完全不可能的!我是1954年生,1972年高中毕业,那时上学都是自己带面交到学生伙上,每斤面交5分钱的加工费发饭票,吃一碗面条二两票再加二分钱盐钱没有油,吃菜咸菜每份二分,一个月也用不了五块钱,就那也交不起。81年我参加工作了每月28元钱,在单位吃饭用粮票,每月大约15元伙食,也不敢吃太饱。那时本科大学生毕业几年才51元工资,大专干多年才40几元,中专生31块5,就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县长每月才70多元,你一个79年的高中生每月花费55元伙事费,你就是省长中央领导的孩子也不可能。那时有55元工资十其码是个科长局长,月收入55元的家庭是富裕家庭,能养活一家几口人。
您父亲年龄大了,可能有点健忘症状了。1979年时,我1975年高中毕业后在供销社干合同工营业员,月工资36元,交生产队一半,再交三毛钱房费,毛剩17.70元人民币。
我四弟考上军校是1978年,恰逢军校第一次从地方高考生中录取,他是幸运儿。上学时的每月津贴为8元,发军服,不用交学费了。他在高中读书时,我每月只给他2元钱生活费。
你讲这个时间段高中学生生活费55元确实是听错了,或者是记错了。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我六五年出生,八二年高中毕业,当时高中二年,我初中念了三年,我上初三那年正赶上春季升学改为夏季升学,当时我们那一届有上高一的,有上初三的,而我就是考的县二中的初三。
记得念初三时,我们还没有住校,都是我们几个同学搭伴走着上学的,天还没亮就从家里出发,走一个来小时,太阳刚出来,我们已来到学校,正赶上上早自习。
(这是我初二毕业的合影)
初三中考,我又考上了县二中的高中,这时学校的学生宿舍已经建好,我们也就不用跑校,改为住校了。
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住校伙食费每月九元九角,三十斤粮票。我父亲是国办教师,在我们邻村任教,父亲每月工资34.5元,每月3号开资。记得每个月,我的饭票都是由生活委员给我先领来,等三号父亲开资后给我送到学校,我再自己交到后勤处。你说你父亲79年上高中,伙食费每月55元,我觉得不太可能。
说起这些事,现在的孩子们可能都不相信,当时住校时,早晚两顿饭都是二两高梁米粥,外加半个玉米窝头,中午是两个馒头或四两米饭,外加一勺白菜汤,一星期也许会改善一次伙食,也就是汤里或许有两片肉。那时,孩子们根本没有零花钱。我饿的实在不行,有时中午就会偷偷跑回家,就为了吃顿饱饭,有时奶奶会给我个三毛两毛钱,自己也舍不得花,留着买个笔本啥的。
你父亲在79年就能每月花55元的伙食费,不知你家当时啥条件,反正我的同学里没有一个!
当时昆明的一般工资三四十元,上海也难超六十元。
我所在的单位好一点,月工资也就六十多元,媳妇五十来元。
两个孩子加父母六人,一百二十来元过的也还可以了。
你父亲月生活费55元,属贵族生活。
你爷爷咋地也应是县处级以上干部,否则养不起你爹。
这才是百分之百的胡说八道呢,我姐1975年高中毕业,那时高中上两年,上学时住校,每个星期回家都是用脚走三十多里地路回家的。
回去时,妈妈给姐姐做好吃的,就是玉米饼子(因家里人还要吃红高粱和豆饼面的饼子)装两布书包,三瓶子咸菜带回去上学吃。
玉米饼子学校食堂给加热,吃到星期四五时,那玉米饼子都扯粘咸涨白毛了,照样吃(要现在说都是致癌因素了想想都可怕)整个宿舍整个学校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一个月也用不了两块钱。
1977年高考时,我姐急性阑尾炎手术住院错过高考,78年我姐考上师范,国家每月给生活费是14.5元,大学每月19元,其他中专给11.50元。
但大多数人都够吃的,我姐还能省下来给我妈妈补贴家用呢。
我姐毕业后参加工作时,工资是30.05毛,那在我们家、在我们这个穷乡僻壤的村里、都是一笔最最大的收入了。
我姐毕业后就回我们公社离我家很近的村里教学,吃住在家,钱全给我妈妈补贴家用。
后来挣过49.50元,直到86年工资改革挣64元。
你父亲1979年上高中每月生活费55元,咱不说你家没钱,说你家有钱,有条件,请问那是个什么年代你知道吗?
那是物资极其贫乏的年代,一切都是供应制,吃用粮票,穿用布票,各种付食品肉糖油各种糕点………等等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都是买什么东西用什么票才能买到的,各种票都是按人头发放的。
农村的粮食看收成好坏定量,但是布票是国家规定的,每人,每年是:一丈七尺三寸布票,包括穿衣被褥,不像现在能造假。
那个年代人穷,但是哪家也不是独生子,多则7一一8个孩子,少则4一一5个孩子,一个人上学就花55元的生活费,那你们一家人的生活费一个月得多钱啊?难道那时候你们家就能造假币和造各种票证了?
换句话说,那个时候你家特有钱,吃的起,穿的起不差钱,想吃什么买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就是有钱,说明你们不是生活在国内。
那个年代在国内,一句话:
有钱你也买不来东西,当时国内就不存在你说的那个消费水平。
我们公社还真有一个老社长,当时好像一个月赚85元钱,老社长在地里干活热了时,脱下上衣,前后身两只手臂都是伤疤,说还有没取出的弹片。
老社长是四野部队的老军人,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老人家工闲时常跟社员们说:自已还活着回来的,国家还给80多元钱工资,特别知足
老社长说:
在他的记忆里,牺牲了多少战友数都数不清,说有次在冲锋时,一个战友的肚肠子在外边还有很多血,他自已不知道还在冲锋,旁边的战友说了一句,你的肠子出来了,这个战友低头一看便倒地身亡。
扯远了,我是说那个时候真的没有高收入的人,城里是国家固定工资是集体所有制,农村是土里刨食,不许搞资本主义(就是业余时间赚钱干私活)。
说1979年,一个高中生月生活费55元真的真的是不靠谱的。
题主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六三年出生的农村人人,八 年高中毕业。你父亲1979年高中毕业,他说他上学时一个月生活费是55元,你问可能不可能,要我说,如果你父亲说的是真的,那么,恭喜你,你的爷爷肯定是位县处级以上的干部。否则,有这几个可能,一是你父亲在人面前吹牛逼,故意炫耀自己。二是你父亲是个富二代、花花公子。但是,无论如何,你父亲都忽失了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在那个年代,什么样的家庭能每个月能拿得出55块钱来供人消费。
让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七十年代未的高中生活。
一九七七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全国上下开始重视教育工作了,老师们开始收心专注地从事教学,学生们也开始专心致志地学习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于一九七八年考入高中,我们班有五十多位学生,升入高中的只有九位。
虽然有幸升入高中,但面临的困难是重重的,主要的就是生活问题,家里的粮食,一年中总是要断接两三个月,经济条件就更不能提了,我们家兄弟姊妹四个,就爹妈是劳动力,一年劳动下来,粮食分的不够吃,钱也就几十块钱。那时上高中,学费是很少的,记忆中也就不到十块钱,主要的就是课本费,杂费是没有的。其次就是交通问题,学校在离所在的村子近二十里路的公社驻地,我们九人中,只有村支书的儿子有一辆破自行车,而我们只有两条退,每星期来回往返一次,回家带干粮、咸菜和一周的花费。
那时,还是两年制高中,生活完全是自理,自带被褥铺盖,自带口粮,自带生活用品,学校提供开水,我们这些农村人,主要的口粮就是玉面煎饼,玉米面煎饼也只能吃几个月,到了春天,家里的粮食缺了,只能是背上十斤借来的玉米粒去学校,换成学校里的窝窝头票,小拳头一般大,没有上面的尖,换票时再向学校交很少的加工费,十斤玉米也就几毛钱。只有到了过完麦后,家里分得了小麦,才能吃上娘烙的白面饼,一带三天的,多了会长白毛,发霉就没法吃了,一星期来回跑两趟,或是拿小麦去学校换白面卷子,也是交少量的加工费,每天吃多少就订多少,只有家里是工人、干部身份的人,才有可能带着粮票去上学,到学校换成馒头饭票,才能吃上白面馒头,馒头比卷子即白又好吃。但是,两年的高中,我没有吃上一口学校的卷子和馒头。
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普遍的都不好,计划经济时代,除了粮食是靠集体分配,其它生活用品都是凭票供给制。学校里,能给学生提供的生活也是有限的,一年中,吃饭都是在教室的课桌上,学校提供开水,以班为单位由值日生去锅炉房用水桶抬到班里,绝大多数同学是自带的干粮和咸菜,一个班里四五十号人,也就几个人时不时地吃上次白面馒头。学校里,早晨可以给学生提供的只有部分咸菜,是青萝卜、胡萝卜腌制的,切成丝加上点油、葱、姜沫一拌,一毛钱一份,能吃两次。中午、晚上有菜,而菜也就只有两种的,一种是五分钱一份,清煮白菜,熟了加上点明油和盐,一种是两毛钱一份带点肉丝的,豆芽、芹菜、白菜丝之类的,就这样,每次打饭的时侯,去晚了排不上队也就没了。
因此,整个的两年的学习生活是相当的艰苦的,豪不忌会地说,两年中,我没有吃过学校里的卷子和馒头,最好的时侯,是一星期吃上次五分钱份的水煮白菜,大多时侯,就是煎饼、窝头、咸菜,所以,一个星期的花销也就少的可怜了。那时侯,每星期回家,父亲最多的时候,就是给我一元钱,而大多时候是五角钱,这五角钱的计划是,一份五分线的菜,一角多钱的窝窝头加工费,二角多钱的咸菜,其它的就是学习资料。因此,即便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顿顿吃白面馒头、带肉的菜,一天也消费不了1元钱,说破了,撑破天,包括学习资料在内,正常的话,一个星期也花不了IO元钱。
现在,回到你父亲的问题上来,他能在一个内花掉55元,也就等于一个星期按近14元,这可是超奢侈的水平了,要说全部都用在生活和学习上面了,谁也不信,除非他还有其它原因,这就无从猜测了,即便是他想花这么多钱,也没有可消费的。话又返回来讲,那时一个家庭,能每个月掌出55元的现金来的,可不是一般的了,普通的干部、工人都不可能,据我所知,那时的公社干部,工厂里的工人,每月的工资都不超50元,况切,还有家庭平时的花销,那就要近百元了,这可是县处级以上干部的工资待遇。
因此,你爸爸的话值得推敲,更值得怀疑,追究的话肯定有问题,这就不在夲文范围之内了,你们爷俩闲来无事时,嗑着瓜子或喝着小酒漫漫聊吧。
上世纪的1979年上高中每月的生活费55元已经够高了。那时本博上中等师范学校,国家为每个学生提供每月18元钱的助学金,还有33斤粮食指标。家庭贫寒的同学全靠这点助学金来维持一个月的生活,甚至还要从这18元钱中节约二到三元用予其它方面的开支。
也许是题主或他爸记错了,那时上高中尤其是基层高中,根本就需要不了花那么多的钱。55元相当于本科大学毕业生一个月的工资收入,高中学生的生活费怎么能用那么多的钱?是不是题主少点了个小数点?若是5.5元还差不多。本博是1973年上的高中,上了两年半时间。由于是自带原粮,每个月也就用4元钱。到了1978年为了参加高考,返回高中复习了一个学期,仍然是每个星期一元钱的生活费用。
上世纪的七九年,国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无论城乡人们的收入仍然按照计划分配来执行。农村劳动力出工按劳计酬,最高每日10分,年底统一核算,10个工分值三角钱就不错了。
而城市职工多数人的月工资也就在三到四十元之间。本博初中在大队读的,班主任老师的月薪54元,属最高的。民办教师每月6元钱,主要报酬由户口所在大队核定工分指标由小队执行。
当时整国家由于的经济发展属于恢复阶段,老百姓生活所需要各种日常消费品诸如肥皂、洗衣粉,热水瓶等等,全是凭票供应。也就是仅有钞票也不好使,必须要有购物券。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本博当时刚刚入学,人生地不熟,穿了半月的衣服需要换洗,洗衣服所用的肥皂、洗衣粉由于学生没有购物券,也就只好到河里用手使劲搓一搓。后来只有寄信给在附近油田上班的堂兄,让他帮忙给买了几条肥皂、几袋洗衣粉才解了个人的燃眉之急。
当时的物价并不贵。本博某个周末在山坡上散步,碰见同学要上街,问我有事要办吗?我随手掏了一元钱递给他,让他帮忙给买块香皂。他又问要什么样的?答:买最高级的。同学笑骂,给了一元钱,还要最高级的,其实彼此心里都有数。当时香皂一共就两种规格,一种小块形椭圆状的仅售一角九分钱,而另一种大块型的是上海出的檀香型售价不到伍角钱,就是买最高级的香皂一元钱也用不完。
1979年高中毕业,上学时每月生活费55元,这可是高消费水准了。我当时在师范学校读书,每个月生活费24元,已奖是高于一般城镇居民的生活费了,更是广大农民难以企及的了。1971-1972年,我读高中时,每个星期父亲给我的菜金是一元。这可能是当今年轻人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的,但当时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不知你父学业怎么样,这个问题能看出,你父的记忆力不咋地!改革开放以后,工资改革是1985年之后陆续开始,全国的“工人阶级”绝大多数的基本工资是40元,外加一些地方津贴也不过是50元上下,若月消费55元肯定你爷爷是“高官”或“富豪”,可惜那是全国在没有富豪,“万元户”都是在1985年后听说的词汇。就说到这,请你回顾一下你家的门第。
一九六零年出生的一九七八年初中毕业是那年上的学
一九六零年出生的一九七八年初中毕业是1970年上的学。1960年秋,在临江镇建国小学和浑江市一中联合试行中小学十年一贯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因条件限制不到一年即停止。1969年,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新”的主张、开始实行中小学九年一贯制(五、二、二学制),小学学制改为五年一贯制。1978年,根据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规定,试行中小学十年一贯制(五、三、二学制)小学学制仍为五年。
芜湖县第一中学的校史
一九二0年——一九三六年)
本世纪初叶,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中,新文化运动兴起,影响所及,各地纷纷开设学校。一九二0年八月,宣城地方热心办学人士,呈请当时省教育厅批准,在宣城小东门奉公街前清游击公署创办宣城蚕桑学校。一九二二年宣城蚕桑学校改为安徽农业学校,同年底又改为安徽宁国府六邑(宣城、南陵、泾县、旌德、宁国、太平)公立初级中学。初创期间,全校师生员工不满百人。校长先后计有周芷贞、吴荣生及茆鲁荪。
三十年代末,宣城城内曾设有女子初中一所,校址在县夫子庙,仅有三个班级,学生将近九十人。由张伯熙、张益清先后任该校校长。因经费拮据,学生人数过少,于一九三六年夏,与宁属六邑公立初级中学合并,改名为宁属六县联立中学。联中校址在女中旧址夫子庙,并稍加修葺。首任校长为旌德人江康世。宁属联中当时有三个年级,六个班,男女生分班教学,学生人数近200人,教师员工约20人,校舍系旧房改修,教室、宿舍阴暗潮湿,学生活动场地狭小,无图书仪器,教学用具及体育器材只寥寥数件。 (一九三七年——一九四九年)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宁属联立中学第二学期开学后不久,宣城即遭日机轰炸,学校无法上课。校长江康世因系旌德人,乃决定将学校迁往旌德江村。是年十月底,学校开始搬迁。学校迁抵江村后,临时借用江氏宗祠分祠及江村小学为校舍。次年春,开学上课,原有部分师生亦陆续来校。
不久,宣城及邻近各县相继沦陷,大批青年学生流亡泾县、旌德及徽州地区。于是有大批失学青年来江村入学学习,因此联中学生人数增多。到一九三九春,联中增设高中三个班,成为完全中学。初中则增加到十三个班,高初中学生共有800多人。一九四○年以后,泾县、宁国、南陵、宣城各县相继开办初中,因此宁属联中初中部学生人数骤减,但高中班级却有所增加。一九四三年高中为七个班,初中只有六个班,学生人数为550余人。一九四四年高中为七个班,初中减为五个班,学生人数只有470余人。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一九四五年春,高中则减为五个班,初中只有三个班,学生人数不过320余人。当时宁属联中的教职员工除一部分系迁校之际来江村外,大部分教职员工均系就地聘用,其中绝大多数是旌德人。以后外地教师纷纷离去。该校教工工资微薄,每月所得,除交伙食外所余无几,无法赡养家庭,生活甚为清苦。
宁属联立中学迁旌德江村后第二年,又相继增设泾县、宁国、宣城三个分校。泾县分校由周芷贞任分校主任,校址在泾县茂林附近潘村,校舍系借用潘氏宗祠。全校分四个班(高初中各两个班),男女学生有200余人,教职工20人。至一九四三年,泾县分校高中两个班并入江村校本部,初中班并入泾县初级中学。宣城分校校址在宣城周王村附近之榨门口,校舍系借用师家大屋及五松庵两处,主任为方诗祥。宣城分校只有三个初中班,学生130余人,教职工约10人。一九四二年宣城分校改为宣城县立初级中学,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往宣城县城里,解放后并入安徽省宣城初级中学。
一九三九年底,江康世委派校本部秘书彭懋常往宁国县筹设宁国分校,校址觅定宁国县东南山区之宁国墩。宁国分校以地处山区,对外交通不便,学生入学者不多,仅60余人,分两班上课。一年后,以学生人数过少,即宣告停办,部分学生转入校本部。
一九四六年一月,旌德三溪人陈在平任宁属联立中学校长(江康世已去世)乃决定将联中迁回宣城。当时联中旧址宣城县夫子庙在抗日战争时期,已全部毁于炮火,无力重建,只得到处寻找公屋做校舍。有一天,我在芜湖市路遇陈在平(当时我在前省立芜湖中学任教),陈谈及拟将联中迁回宣城,但苦于校舍无着。我建议陈往湾沚去看看,因湾沚在抗日期间系日军据点,日军在镇东狮子山附近筑有营房数栋,因日军勿促退走,房屋损失不大,若稍加修葺,可作校舍之用。且湾沚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学生入学。陈采纳我的建议,便于次日前来湾沚察看房屋,旋即去宣城申请迁校湾沚,获得批准。不久,联中迁湾沚。暑期中,原宁属联中一部分学生来校,又添了一些新生。九月,学校开始上课,计有高中四个班,初中两个班,学生计220人,教职员工约20人左右。联中开学后不久,陈在平辞去校长职务,由彭懋常继任校长。一九四八年,联中有高初中各四个班,学生330余人。因缺乏教师,缺经费,学校大部分开支靠学生学杂费收入勉强维持。到解放前夕,学校仅开设高初中各三个班,高初中学生总数只有181人,教职员工人数也减少到10余人。
宁属联中校史前后也有10余年之久,但学校始终不稳定,有时甚至难以为继,更不谈上发展了。 (一九四九年——一九八四年)
一九四九年四月,湾沚解放,当时大部分学生均未离校。人民解放军关怀教育,临时委派原联中老师王庆新接收学校,并成立了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领导机构。一九四九年八月,宣城专员公署批准将联立中学改称为皖南区湾沚中学。
一九五零年秋,湾沚中学的高中部并入宣城中学,设初中三个班,学生约百人,并正式委任冯纪云为校长。一九五一年学校曾附设过一个兽医班,一年后兽医班并入凤阳兽医学校。一九五三年又以当时芜湖县初师(校址在芜湖县方村)并来初师三个班(三年级两个,一年级一个班),于一九五四年夏结束了附设的初师班。
此时,学校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发展为七个班,学生增加到560余人。一九五四年初,校长冯纪云调省工作。夏维民继任校长,后夏调郎溪中学任校长,继任校长为杨济人。杨来湾沚不久,便去北京学习,由岑佩锋继任校长。
一九五六年初,学校改为安徽省宣城第一初级中学。一年后,学校更名为宣城湾沚初级中学。此时学校发展为八个班,共有学生七百余人。
一九五七年,杨济人复任湾中校长。一九五八年,芜湖地委批准湾沚初中改为完全中学,暑假后招收高一两个班。校名改称为安徽省宣城湾沚中学。
自解放时起,至一九五八年的10年时间里,由于中国***重视文教事业,湾沚中学在党的领导下,学校日益巩固、发展。班级增多,学校人数日益增多,图书仪器及教学设备亦陆续添置,教学质量在逐步提高。
一九六二年,杨济人调走,由秘书陈奇暂行主持教务。一九六四年汪时春任湾中校长。在文革期间,湾沚中学相继由林杰、方觉、王竟成等人主管教务。文革后期宣城县派王朝安、郭逸群来湾中主持教务。一九六九年十月,王朝安将湾中一分为四,下乡办学。王朝安去花桥,陈文宣去赵桥,徐永生去红杨,湾沚则由方觉、王竟成主管校务。湾沚中学所有校产亦一分为四。此时湾沚中学师生,大部分下乡,去花桥、赵桥、红杨等处。
一九七○年,汪时春复任湾沚中学校长。一九七一年,宣城八社二镇划为芜湖县管辖,湾沚镇成为芜湖县城关镇,湾沚中学亦改为芜湖县中学。
自一九七二年起至一九七三年署假,芜湖县中副校长为吴同秀。一九七三年秋,王英继任芜湖县中校长。一九七八年学校易名,改称为芜湖县第一中学。从此以后,学校发展很快。特别是一九八二年,本校成为芜湖市重点中学后,上级增拔经费,扩建校舍,充实图书仪器及其它教学设备,学校面貌大为改观。至一九八三年,学校共有高初中五个年级,27个班,其中高中为11个班,初中为16个班,学生人数多达1500余人,教师员工人数共有115人(不含已退休的6名员工)。自一九七八年王英调走后,继任县一中校长者先后有黄勋、梁家庆、王训之、巫俊钦。
自一九七八年暑假全国大专院校恢复招生制度以后,截至一九八三年(八四年县一中无应届高中毕业生)止,一中每年应届毕业生报考大专院校的录取名额逐年增加。七八年仅录取3人,七九年录取11人,八0年录取24人,八一年录取42人,八二年录取79人,八三年录取人数较多,为135人。
从一九八一年起,毕业生录取全国重点大专院校的也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历届高中毕业生所录取的全国重点大学有:北大、上海交大、科技大、复旦、同济、浙大、武大、解放军政治学院、长春地质学院、东北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合工大、华师大以及全国其它著名大专院校。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本校学生学习勤奋,学习成绩较好。其中如陶明同学在上海交大毕业后,由学校送往法国继续深造。杨春同学由东北工学院毕业后已考取去英国深造。其他大专院校毕业的同学均能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做出了应有的成绩,为祖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八四年五月起,一中开始进行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实行干部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经过民主推选,谢文辉任校长,副校长有汪忠音、后正培。
目前,一中高初中各有三个年级,共24个班级,学生共有1290人,教职员工115人。
一中现拥有建筑面积为8000余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建筑面积为1579.5平方米,即将竣工之实验大楼建筑面积1512平方米。
图书馆拥有各类画书约一万八千五百多册,供教学使用的各类挂图亦大致齐全。各种理化仪器,可供10个实验小组同时使用。其中较精密仪器有:分析天平(一架)、示波器(七个)、显微镜(十台)、**机(三台)、投影电视机(一部)、电视机(两台)等。
生物及生理卫生方面有各种切片、标本、人体模型。体育器材正不断添置。现有篮球场四个(内灯光球场一个)、足球、排球场各一个。课外活动场地也很宽敞。 综上所述,芜湖县第一中学六十余年之沿革史显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解放以前,一中前身各学校,大都设施简陋,经费短绌,人事递嬗,主教事者咸以学校为敛财和安插私人之场所,而其间又三迁校址,师生疲于奔命。教师薪资微薄,难以安心教学,学校风雨飘摇,教学秩序无法稳定。到解放前夕,已呈无法撑持之局面。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芜湖县第一中学从此获得了新生。建国35年来,在中国***的领导下,一中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中的发展步伐加快,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多年来,一中全校师生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先后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建设社会主义各方面的人才。如现在首都工作的丛翰香(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代史副研究员)、江春泽(曾担任过中国人民大学领导职务);在省工作郑伊农(省著名画家、书法家)以及在湾沚本校就读过的著名小说家鲁彦周等人。
目前,芜湖县第一中学全体师生,为祖国四化建设,为早日实现祖国现代化的宏伟大业正在作出更大努力!
好了,今天关于“一九七八年高中毕业时间”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一九七八年高中毕业时间”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