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帮手网

您好,欢迎访问成人高考帮手网

hse论文(HSE论文题目)

2024-10-15 12:43分类: 毕业论文 阅读:

hse论文(HSE论文题目)

感谢大家参与这个关于hse论文的问题集合。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有一定了解的人,我将以客观和全面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文章目录列表:

1.项目风险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2.无线局域网的技术与应用论文 (需要资料)
3.九年级英语作文300字
4.mla格式是什么
5.楼宇自动化技术论文 智能楼宇自动化技术

hse论文(HSE论文题目)(图1)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下面是我整理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刘洪浩.浅议项目风险管理理论[J].抚顺市中医院学理论.2011,34:73-74, 85.

 [2]尹志军,陈立文,王双正,苏春生.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展研究[J].基建优化.2002, 23(4): 8-12.

 [3]郝继升.浅谈软件项目风险管理[J].延安大学学报.2009,28(4): 28-30.

 [4]王希华.海洋石油工程的风险管理及预防[J].中国造船.2008, 49:676-679.

 [5]胡静芳.工程项目风险辨识过程研究[J].山西水利.2009,6:83-84.

 [6]王要武,李晨洋.项目风险辨识[J].企业管理.2005: 50-51.

 [7]李玉刚,林焰,纪卓尚.海洋平台安全评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中心.2003,18(1) : 4-8.

 [8]王晓燕.海洋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L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2005,18(5) :44-48.

 [9]陈高君,张凤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应用与实践[J].煤矿开采? 2006,11(3) : 64-65,89.

 [10]廖伟生.支付清算系统风险评估内容及方法研究[J].金融会计.2009,5: 50-56.

 [11]秦炳军,张圣坤.海洋工程风险评估的现状和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1998,16(1) :14-22.

 [13]J. S. Arendt. Using.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in the Chemical ProcessIndustry[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1990.29:133-149.

 [14] 丁鹏,张敏.应用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0, 28 (3):41-42,49.

 [15]王玺,张平.试谈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定量分析方法[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20(6) :78-82.

 [16]田娜,陈保东,陈其胜.灰色关联分析在长输管道肯特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2006, 25(4) : 7-10.

 [17]苏春华,余建星.基于过程分析方法的海洋工程项目承包风险评估[J].海洋技术.2006,25(2): 93-97.

 [18]李典庆,唐文勇,张圣坤.海洋工程风险接受准则研究进展[J]. 2003. 21 (2): 96-102[19]陶冉冉,闫相 桢 ,刘锦坤.浅谈安全评估在海洋平台上的应用[J].石油与化工设备.2010,13: 46-47,56.

 [20]成小江,宋加建.施工企业的项目风险控制[J].江苏建筑.2010,S(l): 101-102[21]杨彬.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开发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92-111.

 [22]张国兴,胡绍兰.项目风险监控研究[J].基建优化.2005,26(3): 30-31.

 [23]彭俊好,徐国爱,杨义先,汤永利.基于效用的安全风险度量模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 29(2): 63-65, 73.

 [24]张俊.浅析项目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 266.

 [25]葛治江.国际石油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安全风险因素分析[J].石油化工建设.2009,31(4): 26-29.

 [26]李敏,刘云.浅析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甘肃科技.2008,24(15):101-102,120.

 [27]武昱.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 2007,17(25) : 300, 304.

 [28]孙磊,江梦策,李栋.关于如何做好项目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21:114-130.

 [29]HSE. The Tolerability of Risk from Nuclear Power Stations. Health and Safety-Executive [J]. HMSO. 1992,30:553-560.

 [30]涂力强.工伤事故类别划分探讨[J].江西冶金.1993,13(4) : 45-46. ;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与应用论文 (需要资料)

说明:

1.802.11、802.11b、802.11g都工作在2.4GHz的ISM(工业、科学、医疗)公共频段,无需向无委申请;而802.11a工作在5GHz频段,该频段目前暂不开放,需要申请。

2.802.11a和802.11g物理层速率最高都可达54Mbps,传输层速率最高也可达25Mbps,但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改善,且成本也较高。而802.11b最高速率可达11Mbps,因为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成本也不高,将是未来最有前途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下面重点介绍802.11b标准。

二、IEEE 802.11b无线网络标准

1.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

无线局域网同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区别,表现在物理层上就是无线局域网一般用无线电作为传输介质,而不是传统的电缆。对于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有三种可选物理层:跳频扩频(FHSS)物理层、直接序列扩频(DSSS)物理层和红外线(IR)物理层。物理层的选择取决于实际应用的要求。跳频扩频和直接序列扩频是通信技术中两种常用的扩展频谱技术,用以提高无线信道的利用率和数据通信的安全性。目前大多数基于IEEE 802.11b的无线局域网产品的物理层介质工作在2.4000~2.4835GHz的无线射频频段(ISM频段),采用直接序列扩展频谱技术以提供高达11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

2. 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

原则上讲,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和有线局域网的MAC协议并无本质上的区别。然而,由于无线传输媒体固有的特性以及移动性的影响,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不能沿用原有的局域网协议。例如,IEEE 802.3的MAC层采用CSMA/CD来使各个不同的站点共享同一物理信道。而实现CSMA/CD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各站点能够非常容易地实现冲突检测功能。在有线局域网(如以太网)的情况下,可根据检测电缆线上直流分量的变化容易地实现冲突检测。然而在使用无线传输媒体时,由于以下的原因,很难实现冲突检测。

1) 冲突检测的能力要求各站能同时发送(发送自己的信号)和接收(决定其他站的传输是否干扰自己的传输),这将增加信道的花费。

2) 更重要的是,由于隐藏终端问题的存在,即使一个站有冲突检测的能力,并已经在发送时检测到冲突,在接收端仍然会有冲突发生。

鉴于以上原因,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IEEE 802.11b采用了一种具有冲突避免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A)协议实现无线信道的共享。

一种简单的CSMA/CA可实现如下:在数据包传输之前,无线设备将先进行监听,看是否有其他无线设备正在传输。若传输正在进行,该设备将等待一段随机决定的时间,然后再监听,若没有其他设备正在使用介质,该设备开始传输数据;因为很有可能在一个设备传输数据的同时,另一个设备也开始传输数据,为了避免此类冲突造成的数据丢失,接收设备检测所收到的分组的CRC,如果正确,则向发送设备传输一个确认信息(acknowledgement)以指示没有冲突发生。否则,发送设备将重复上述CSMA/CA过程。

为了使两个无线设备同时进行传输(这将导致冲突)的可能性减到最小,802.11设计者使用称为发送请求/清除以发送(RTS/CTS)的机制。例如:若数据到达无线节点指定的无线访问点(AP),该AP将给那个无线节点发送一个RTS帧,请求一定量的时间向它传输数据,无线节点将用CTS帧进行回应,表示它将阻止任何其他的通信,直到AP发送完数据为止。其他无线节点也能听到正在发生的数据传输,并把它们的传输延迟到那段时间之后。在这种方式下,数据在节点之间进行传递时,由设备导致的在介质上产生冲突的可能性最小。这种传输机制同时解决了无线局域网中的隐藏终端问题。

为了确保数据在传输中不丢失,CSMA/CA还引入了确认(ACK)机制,接收者在收到数据后,向发送单元发一个确认通知ACK。若发送者没有收到ACK,表明数据丢失,将再次传输该数据。

3. 无线局域网实时性性能分析

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标准在媒体访问控制层采用CSMA/CA协议以实现无线信道的共享。在网络负荷较轻的情况下,发生冲突的机会很少,再加上一些无线网络产品采取了一些附加的措施,甚至可以完全避免冲突的发生。如Wi-LAN的无线产品AWE 120-24无线网络桥接器利用动态时间分配轮询的方式:当有多个无线远端设备要与基站通信时,基站会根据远端站的ID依次询问各个远端站是否有数据要发送,如果有数据要发送,就给其分配时间片,如果没有,则会继续向下询问,周而复始。这里的所谓动态轮询是指用户可以设置基站的轮询方式,对于非活动站减少对其询问的次数,这样可以保证时间片不会被浪费。动态时间分配轮询技术完全避免了冲突的发生,可以获得比CSMA/CA更好的实时性。这使得无线技术在工业控制网络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三、基于无线技术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技术以及智能传感器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基于无线技术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全新概念。这种智能传感器集成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网络接口模块,无线网络接口模块底层网络接口(硬件接口)采用基于IEEE 802.11b的网络接口芯片,高层网络接口(软件接口)采用TCP/IP协议,把TCP/IP协议作为一种嵌入式应用,即把TCP/IP协议固化到智能传感器的ROM中,使得现场数据的收发都以TCP/IP协议进行。这种基于无线技术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使得工业现场的数据能够通过无线链路直接在网络上传输、发布和共享。

无线局域网可以在普通局域网基础上通过无线Hub、无线接入站(AP)、无线网桥、无线Modem及无线网卡等来实现。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成千上万的感应器,检测器,计算机,PLC,读卡器等设备,需要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控制网络,通常这些设备提供的通信接口是RS- 232或RS-485。无线局域网设备使用隔离型信号转换器,将工业设备的RS-232串口信号与无线局域网及以太网络信号相互转换,符合无线局域网IEEE802.11b和以太网络IEEE 802.3标准,支持标准的TCP/IP网络通信协议,有效的扩展了工业设备的联网通信能力。

四、无线局域网在工业控制网络中的应用

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化为无线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和可能。近几年很多研究人员也展开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的曾鹏等人以FF(现场总线基金会)颁布的FFHSE(高速以太网)为蓝本,结合无线以太网标准IEEE802.11b,构造了现场级无线通信协议栈。该协议栈保持了基金会现场总线的通信模型,能够完成无线设备间的时间同步和实时通信。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的Kyung Chang Lee等人设计了协议转换模型,实现了Profibus-DP网络和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互连。Mario Alves等人对基于广播方式的现场总线/无线网络的混合网络报文传送延迟时间进行了估算。C.Koulamas等人研究了Profibus现场总线与基于IEEE802.11b的DSSS物理层相结合的性能。

除了在理论上的研究工作外,在一些工业控制网络中,无线通信技术已获得了应用。如美国罗克威尔公司在基于DeviceNet、Control-net、Ethernet/IP的三层控制网络体系中,加入了无线以太网部分,可以实现无线通信。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基于Profibus-DP、Profinet的控制网络中结合无线以太网技术,使控制网络具有了无线通信功能。由于无线网络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免去大量的线路连接,节省系统的构建费用和维护成本,还可以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需要,与此同时,大大增强了系统构成的灵活性。加之无线通信技术自身的不断改进,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五、无线技术在工控网络中的应用方案及使用设备

1.无线工业控制的方法

通过使用基于无线技术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结合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基于IEEE 802.11b的无线局域网网桥,就可以实现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工业控制网络中的一种应用方案。无线局域网网桥用作无线访问点(AP),基于无线技术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采集现场数据、处理,并以TCP/IP协议对数据进行打包,通过无线链路发送到AP,由于无线链路和有线以太网高层均采用TCP/IP协议,且低层协议对高层协议是透明的,就实现了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无缝连接。通过Internet,就可以实现远程监控。

2.无线设备的选择

要实现无线网络,需要选择的设备一般为两种。一种为无线局域网网桥,可将多个无线站点连入已有的局域网之中;另一种为无线通讯装置,例如无线网卡、无线Modem等。下面介绍一下研华公司的无线装置。

A.WLAN-9200系列11Mbps工业无线局域网接入器

WLAN-9200是一款用于室外的增强11Mbps无线局域网网桥。它能够在无须任何物理布线的情况下,将多个远程站连接到局域网中。

九年级英语作文300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九年级英语作文300字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英语作文300字 篇1

 Mother is always the greatest person in the family, because she takes care of everything, she does all the housework,though she is a housewife,what she is so heavy and great.

 I nearly help my mother to do the housework,when I go home after school,I always go out to play with my friend and then until the dinner,I will come back. now as I grow up,I start to realize that I need to help my mother,I should share some housework,so that I can reduce her burden.

 Since I help my mother with the housework,she looks so happy,she will praise me in front of her friends. I feel proud of myself.

九年级英语作文300字 篇2

Dear Mike,

 I know it isn’t easy for you to learn Chinese.But practice makes perfect.I think you should practice speaking and listening. I think that doing lots of listening practice is one of the secrets of becoming a good language learner. Watching Chinese movies can also help a lot,too. As for grammar, I suggest you to take lots of grammar notes in every class. Chinese is very useful and I hope you will get an A in your Chinese learning.

 Yours,

 Wang Lin

九年级英语作文300字 篇3

 I have studied English since three ears ag. On wa t learning English, I have se was t shw u.

 First, we can cp the new wrds again and again in rder t reeber the wrds. Secnd, we shuld read as uch as pssible. Be sure t chse tpics r bs u are interested in. Third, we can tal with friends and teachers as ften as pssible s that we will iprve ur speaing sills. Last, we shuld eep an English diar t iprve ur writing sills.

 I hpe I can help u. I hpe was are useful fr u.

九年级英语作文300字 篇4

 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 This is something which I learned very clearly last semester. I spent so much time fooling around that my grades began to suffer. I finally realized that something had to be done. It was time for a change. Now I have a new plan for using my time wisely. I have set my alarm clock ahead half an hour. This will give me a head start on the day. I have also decided to keep a log of what I do and when I do it. Looking back on what I’ve done will give me some ideas on how to reorganize my time.

九年级英语作文300字 篇5

 Oh, English was pr in the past. S hw t iprve it was biggest prble.

 First, hw t reeber the new wrds? I alwas cp the n pieces f paper, stic the n the wall, and read the alud when I see the. It’s the best wa t reeber new wrds. What’s re, I shuld d re reading. Tr t guess the eanings f new wrds, and get the ain idea f the article. And when I answer teacher’s questin, I’ll tae a deep breath and sile, I will sa: “I can!” Last, after class, I alwas review the lessns.

 And practice aes perfect. I d believe! I can learn English well.

九年级英语作文300字 篇6

 people would like to ask the kids who they like better between their parents, they maybe make fun of the kids, while for the kids, they will considerate the question very seriously and can’t decide who is better. i never figure out who is better, because in my heart, both of my parents are good. my mother takes care of me all the time, she takes responsibility of my daily things, though my father is busy, i know he works so hard to raise my family. i love them in the same way, what they do is for my better future. i am so thankful to them, so i must study hard, for the purpose of returning their love.

mla格式是什么

朋友写英文论文时,需要用MLA格式写作。MLA格式有什么要求?特地找到关于MLA格式的规定,希望对朋友有帮助。

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为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在一般书写英语论文时应当使用MLA格式来保证学术著作的完整。

一、MLA简明论文格式(以下word格式可参用附加档已设定完成,套用即可)

1. 内容分封面、正文、注释。

2. 规格:A4纸,计算机打字,横打,上下左右空4.5cm,标题与内文字距离0.5cm;字大小:照相打字15- 16级(Windows 文书软件10- 11pt),内文字请用细明或新细明体,标准行距(Windows 文书软件0.6- 0.7cm),25pp以内。

3. 横式(由左至右)写作。

4. 关键詷4-6个。

5. 提要300-500字。

6. 请用新式标点符号。「」用于平常引号,《 》用于书名,〈 〉用于论文及篇名。古籍之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可省略篇名符号,如《史记?刺客列传》。

7. 中文正文用细明体,注脚用楷书。

8. 英文正文用Times New Roman; 章节用Arial。

9. 英文书名用Italic; 论文名用“ ”。

10. 独立引文每行低三格(楷书)。

11. 注释号码请用阿拉伯字数码之上标字(右上方),如9、25。

12. 标题编码层次:一、 (一) 1. (1)

13. 征引书目编写方式:

(1)中日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笔划排列

A.专书

B.期刊论文

C.博、硕士论文

(2)西文部分依作者姓名字母排列

A.专书

B.期刊论文

C.博、硕士论文

14. 不可使用“同上”、“同前引书”、“同前书”、“同前揭书”、“同注几引书”等。

15. 引用专书或论文,请依序注明作者、书名(或篇名)、出版项。

A.中日文专书:作者—书名—出版地点—出版公司—出版年分。

注文:

彭明辉,《历史地理学与现代中国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38-45。

再引:

彭明辉,《历史地理学与现代中国史学》,38-45。

书目:

彭明辉,《历史地理学与现代中国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

B.中日文论文:作者—篇名—期刊卷期—出版项—年月—页码。

注文:

彭明辉,〈由神明配置图看台湾民间信仰——以中和地区八座寺庙为中心〉,《新史学》,6. 4(台北,1995. 12): 45-87。

再引:

彭明辉,〈由神明配置图看台湾民间信仰——以中和地区八座寺庙为中心〉,《新史学》,6. 4: 45-53。

书目:

彭明辉,〈由神明配置图看台湾民间信仰——以中和地区八座寺庙为中心〉,《新史学》,6. 4 (台北,1995. 12): 45-87。

C.西文专书:作者—书名—出版地点—出版公司—出版年分。例:

注文:

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102-103.

再引:

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102-103.

书目:

Huntington, Samuel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D.西文论文:作者—篇名—期刊卷期—出版项—年月—页码。例:

注文:

Hoyt Tillman, “A New Direction in Confucian Scholarship: Approaches to Exam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Tao-hseh,”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2. 3 (New York, July, 1992): 455-474.

再引:

Hoyt Tillman, “A New Direction in Confucian Scholarship: Approaches to Exam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Tao-hseh,”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2. 3: 455- 474.

书目:

Tillman, Hoyt. “A New Direction in Confucian Scholarship: Approaches to Exam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Tao-hseh,”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2. 3 (New York, July, 1992): 455-474.

附注及引用文献 第一类型 历史

引用一本书

一位作者/两位作者/三位作者

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香港:南国出版社,1954),11。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香港:南国出版社,1954。

4.戴国辉、叶芸芸,《爱憎228—神话与史实》(台北:远流出版社,1992),11-20。

戴国辉、叶芸芸,《爱憎228—神话与史实》,台北:远流出版社,1992。

5.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6. David Lowenthal,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3-25.

Lowenthal, David.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7. James Fentress & Chris Wickham, Social Memor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2), 24-26.

Fentress, James & Chris Wickham. Social Memor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2.

多于三位作者/编者

8.周大城等,《台湾自然地理》(台北:立人出版社,1994),21-40。

周大城等,《台湾自然地理》,台北:立人出版社,1994。

9. Elizabeth Tonkin et al, History and Ethnicity (London: Routledge, 1989), 30-40.

Tonkin, Elizabeth et al. History and Ethnicity. London: Routledge, 1989.

作者为一机构/多机构

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二二八事件专号》,3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11-15。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二二八事件专号》,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2.吉林省文物工作队、榆树县博物馆,《吉林榆树县老河深鲜卑墓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1-20。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榆树县博物馆,《吉林榆树县老河深鲜卑墓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作者为编者

3.赵松侨编,《中国自然地理》(台北:地图出版社,1984),21-30。

赵松侨编,《中国自然地理》,台北:地图出版社,1984。

4. Eric Hobsbawm and Te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11-15.

Hobsbawm, Eric and Te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被翻译著作

5.韦伯(Max Weber),《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1),131-32。

韦伯(Max Weber),《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1。

6. Maurice Halbwachs, On Collective Memory, ed. & trans. by Lewis A. Cos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101-22.

Halbwachs, Maurice. On Collective Memory. Ed. & trans. by Lewis A. Cos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多作者丛书中的一本

3.黄清连,《黑金与黄金:基隆河上游地区矿业的发展与聚落的变迁》,「北县乡土与社会大系」之一(板桥:台北县立文化中心,1995),21-25。

黄清连,《黑金与黄金:基隆河上游地区矿业的发展与聚落的变迁》,「北县乡土与社会大系」之一,板桥:台北县立文化中心,1995。

单一作者丛书中的一本

4.王国维,《观堂别集》,《海宁王忠悫公遗书》,第九册(无出版处,1927),23-25。

王国维,《观堂别集》,《海宁王忠悫公遗书》,第九册,无出版处,1927。

不同的版本

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重印增订殷虚书契考释本(台北:艺文印书馆,1969),23-25。

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重印增订殷虚书契考释本,台北:艺文印书馆,1969。

7.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v. edition (London: Verso Press, 1991), 121-25.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v. edition. London: Verso Press, 1991.

老书重印

5.刘师培,《中国民族志》(台北:中国民族学会,1962),25-28。

刘师培,《中国民族志》,台北:中国民族学会,1962(1934)。

6. Owen Lattimore, 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1940; rep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9.

Lattimore, Owen. 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1940. Rep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转引自其它的书

5.拉克伯里,《支那太古文明公元论》(Western Origin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1894)。转引自蒋智由,《中国人种考》(上海:华通书局,1929),26-33。

拉克伯里,《支那太古文明公元论》(Western Origin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1894)。转引自蒋智由,《中国人种考》,上海:华通书局,1929。

6. Thomas Torrance, China’s First Missionaires (London, 1937), 21; queted in David Crockett Graham, The Customs and Religion of the Ch’iang, 96-101 (City of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e, 1958), 25-27.

Torrance, Thomas. China’s First Missionaires. London, 1937. Queted in David Crockett Graham. The Customs and Religion of the Ch’iang, 96-101. City of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e, 1958.

论文与文章

期刊中论文

1 张永年,〈关于湖熟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 1 (1962):35。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49-53。

3 曾昭谲、尹焕章,〈试论湖熟文化〉,《考古学报》 4 (1959):47-50。

4 镇江市博物馆、丹徒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阳出土的西周青铜 器〉,《文物》 8(1980):3-6。

已出版会议论文

王明珂,〈汉代中国的边疆民族意象与民族政策〉,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蒙藏委员会编,《中国边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1995),23-25。

未出版会议论文

多作者论文集中论文

3. David Middleton and Derek Edwards, “Introduction,” in Collective Remembering, ed. by David Middleton and Derek Edwards (Londen: Sage Publications, 1990), 1-22.

Middleton, David and Derek Edwards. Introduction. In Collective Remembering, ed. by David Middleton and Derek Edwards. Londen: Sage Publications, 1990.

单一作者论文集中论文

多作者论文集中论文

5.许倬云,〈周人的兴起及周文化的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上古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上古史待定稿第三本.两周篇之一.史实与演变》(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9-10。

许倬云,〈周人的兴起及周文化的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上古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上古史待定稿第三本.两周篇之一.史实与演变》,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

期刊中的书评

学位论文

5. Ming-ke Wang, “The Ch’iang of Ancient China through the Han Dynasty: Ecological Frontiers and Ethnic Boundaries” (Ph. 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92), 106.

Wang, Ming-ke. “The Ch’iang of Ancient China through the Han Dynasty: Ecological Frontiers and Ethnic Boundaries”. Ph. 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92.

报纸文章

转引自他处的论文

5.张筱衡,〈散盘考释〉,《人文杂志》2-4(1958);转引自,刘启益,〈西周大国铜器的新发现与有关的历史地理问题〉,《考古与文物》 2 (1982),43-44。

张筱衡,〈散盘考释〉,《人文杂志》2-4(1958);转引自,刘启益,〈西周大国铜器的新发现与有关的历史地理问题〉,43-44。

楼宇自动化技术论文 智能楼宇自动化技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我国的楼宇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提升。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一些楼宇自动化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楼宇自动化技术论文篇一

 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技术研究

 摘 要高层建筑、超大面积建筑越来越多的现代社会,如何实现对楼宇内零散分布的大型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控制是影响楼宇运行是否良性运行的重要因素。这种分散式的控制需求也决定了全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诞生,它需要实现分散楼宇设备的监控、控制和测量。本文对比了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各种系统的优缺点,阐述了以太网对于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构建的意义,在遵循相关标准、原则和依据的基础上,讨论了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的组成、既定目标最后以以太网技术为基础,集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创建OPC服务器实现通信接口数据高效传输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关键词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以太网;OPC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我国的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了长足的提升。所谓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科学技术进行高度自动化管理和控制的系统机制,通过这样一个网络控制平台实现对楼宇内各种设备的一键管理。这里的科学技术包含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能够统一管理的设备则包括空调系统、温度系统、电梯、消防系统、照明设备等等。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大大减轻管理难度和人工成本,具有高效率性和环保节能性。可以说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智能楼宇未来的发展方向。

 1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1.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握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在三四十余年时间里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始于1970年代的CCMS中央监控系统。其原理为通过设置信息采集站于建筑物各处,然后将总线与中央站连接起来,创建CCMS中央监控系统。系统的枢纽是中央计算机,通过接收处理信息采集站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并发出命令,调节楼宇内设备的各项参数。第二阶段是1980年代的DCS集散控制系统。其实年代的信息采集器进化成了80年代的科技产物:数字控制器。通过为每一个数字控制器配置集散式控制系统计算机,每一个独立的数字控制器都可以显示、处理采集到的信息,只需要在其上布设一个起到监视作用的中央电脑,就可以实现分站完全自主处理信息的功能。第三阶段是1990年代的开放式集散系统。通过应用ON现场总线,布设三层结构的BAS控制网络系统,形成中央站、DDC分站、现场网络层的输入输出结构,这就使得整个系统更加具有开放性,对于系统的配置和管理也更加灵活。第四阶段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网络集成系统。网络系统中具有一个中央主控站,将子系统进行优化组合,诸如消防、安全、照明、温度等,然后统一集成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在跨越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取代了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虽然DCS拥有较好的模拟、操作和管理性能,但是费用高、可靠性差、系统开放性差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其上烙印了典型的现代科技,具有更高更强的可控性和科学性。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了系统布线方法,提高了操作性和维护性,优化了实时性,并且降低了成本。

 1.2 以太网开始进入楼宇自控领域

 以太网一直都是局域网构建中的核心技术网络,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太网中的站点完成了单独收发数据信息的进化,这就减少了物理层数据的碰撞、拥塞和缓存,为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独特的思路。而在IEEE802.3af标准颁布之后,基于以太网的工业交换机产品大幅增加,基于现场总线的开放式以太网标准也纷纷涌现。比如ODVA、CI、HSE、Profinet等。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结合,弥补了各方的缺点,使得工业自控系统的设计逐渐成形,而其在工业控制领域的成功应用直接促成了其在楼宇控制系统中的快速发展,从最初的信息层道控制层,以太网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太网的优点很明显,那就是实现了从信息网到控制层的完美过渡,实现了各层统一,对这样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也就更加便捷,也实现了和智能楼宇中其他系统的快速完美融合。但是同时需要认识到时,以太网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集成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科研成本较高,产品较少,就会导致用户选择不多同时推广性也会受到阻碍,还有就是以太网的维护性、实时性还需要时间的考证。

 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

 2.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空调、消防、供电、电梯、安全管理、给排水等子系统。可以通过以太网技术,建立通讯网络,集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建立控制层、管理层和设备层,实现操作站和网络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传送控制协议/协议,建立用户数据协议,构建OPC服务器,既集中完成控制端对所有设备的管理,也可以实现用户对客户端的自由访问,而避免了亲自查看设备的繁冗过程。通过增加网络控制单元可以实现楼宇内每一个子系统的监控、共享和管理,通过相应的多种统计计算功能,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操作站功能,完成手提式应急信息处理和指令控制。

 2.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点:

 (1)实现对众多子系统启动和停止的控制、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

 (2)收集设备运行的历史数据,完成设备一生运行的技术性数据分析;

 (3)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参数;

 (4)监视楼宇各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突发事件,并配置一整套处理方案;

 (5)实现对水电、煤气等科学管理,节能高效自动;

 (6)针对各子系统中的设备,保存一份包含运行档案、历史、维修情况的设备管理报表,以供参阅。

 3 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设计方案

 3.1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总则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最主要功能还是实现对楼宇内各个子系统的监控,采集运行数据,对比分析运算,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设备都能正常运行,并且实现快捷简单的远程监控。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大大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也就相应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这样集约化的控制和管理,实现对各子系统统一而有序的管理,使其健康运行,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功能,为智能楼宇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这里以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层、现代化智能大楼作为设计对象,就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创设关键技术作简要阐述。

 如同前文所述,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要首先保证子系统的高效运行,实现子系统有序运转和灵活自动运转,从而减轻人员管理,节约劳动力资源和资金成本。这里设计的系统主要是基于一般业主的要求和极高的性价比,采用最优化的方案设计出一套可以同时实现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的自控系统。比如著名的BACTalk楼宇管理系统,它是一种基于BMS的自控系统,可以将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等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控制,并且具有先进的现场控制器以及和其他系统设备的开放性接口。根据现代高层大楼的特点,设计一下需要主要监控的子系统:电梯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照明共点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3.2 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在设计一个楼宇自动系统时,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是可靠性。可靠性是检验一个自控系统是否合格的第一标准,优先采用分布式的控制系统,将自动控制的任务交给很多现场处理器完成,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单独的处理器出现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健康运行的情况。可靠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系统数据采集和记录的准确性,不能误报,也不能有故障而不报,所以对于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要求极为严格。其次是灵活扩展性。楼宇自动系统和其他的网络系统一样,都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行进化和升级。我们在建立了初始系统之后,应该考虑到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原始系统势必要进行优化和升级,所以这对系统的可扩展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当然灵活性也很重要,主要表现在现场控制器的增减不能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应用都必须具备灵活性,便于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系统。第三是实用性。设计的系统总归是要应用的,这要求设计人员从高深的科学信息技术中提取出便于应用的普通知识,系统可以根据楼宇的多功能性实现不同需求的给予和完成。是否方便快捷是实用性是否合格的另一个标志。管理方式是否合理简约是检验一个系统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好的楼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楼宇各子系统资料内容的完美综合,并且统一呈现在中央层,减小了管理难度。最后是经济性。我们要求系统的设计采取最为精准和尖端的技术,但是也要考虑到实际需求高度。采用现场处理器应该可以满足相当长时间之内的系统运转,所以要合理规划,切不可盲目投资。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要以相应的电气图纸和标准规范作为基础,然后需要满足国家及其他国际标准。比如建设设计防火系统、照明设计标准、电梯设计标准、空调安装及采风设计标准、工民建供电系统设计标准等等,对于需要设计的每一个子系统都应该按照国家相应的规范指导系统设计。

 3.3 系统功能设计

 设计的系统方案以以太网技术为基础,以此来实现各总线的集成。包含网络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层结构。其中设备层网络技术依托CAN总线和Lonworks等,用以太网技术来实现管理层和控制层之间的通信。

 依据前文所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更加开放、集散,同时便于维护、成本低,所以更加适合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辅以以太网技术,实现楼宇自动化控制。详细设计图见图1。

 图1 以太网构成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简图

 3.3.1 自控系统的网络结构

 设计的系统主要包括管理层、控制层和设备层。现场控制器之间的点对点通信构成的智能监控区域层就是控制层,CAN总线、Lonworks总线上都布设有监控节点;管理层则包括中央主控机和分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以太网技术构建管理层,管理层中的操作站可以控制中央计算机,对各子系统进行集成统一指令管理,并对系统中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设备层就是楼宇内的各机电设备,在控制层的管理下按照预设程序运转。

 3.3.2 自控系统集成技术

 OPC技术可以标准化控制层和管理层之间的设备数据信息交换,并且加快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同时降低成本。在楼宇自动系统中选择OPC,需要根据不同的子系统以及需要实现的功能来开发相应的OPC服务器,完成设备层的独立数据采集。

 一个完整的OPC服务器包括标准接口和用于通讯的接口两部分。利用ASP.NET2005对两个接口进行开发,也就实现了OPC服务器的开发。标准接口的开发因为数据库而变得简单,用于通讯的接口开发需要特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采集模式来编写特定的动态链接库。以此来构建的OPC服务器结构如图2。

 图2 OPC服务器总体结构简图

 通过该结构调用API函数,记录、注销服务器数据信息,并且按照特定的接口模块,读写交换数据,随即封装读写的信息来满足客户端的需求。该设计的关键是函数的调用来建立动态链接库,通过ASP.NET2005的DLL调用来构建API函数原型。常用的通信协议一般为TCP/IP协议,通过通信接口来读写封装的信息可以实现计算机端和客户端的数据共同访问,操作者在进行数据管理控制的时候不需要到每一个硬件设备中进行采集,只需要查看子系统相应的OPC服务器就可以实现数据的自主收集。有了这些数据也就有了自控各子系统的基础资料,通过一定的分析和处理,就可以实现子系统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的统一呈现,极大方便了后续的自动化控制管理。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楼宇自动控制过程。

 4 结论

 智能建筑正在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实现楼宇设备系统的集中有序管理是实现社会节能理念和劳动力节约的关键环节。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设计一个可靠实时成本低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利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以太网技术可以实现系统设计,本着可靠灵活使用的目标,以以太网技术为基础,集成CAN和Lonworks总线技术,利用OPC技术创设服务器,可以快速且准确的实现诸如消防、照明、电梯、空调、温度、供电等系统的信息数据集成,同时也可以集散控制楼宇中的子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调整故障,减少人员管理成本,保证楼宇健康安全高效运行。在建筑面积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必定可以大大完善楼宇内部功能,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羊梅.LonWorks技术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2]林黄龙.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中空调系统的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D].华东交通大学,2009.

 [3]吉顺平.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与通信协议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4]张翰禹.Lonworks在楼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4:48.

 [5]李丹.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的比较解析与发展[J].装备制造技术,2014,04:240-242.

 [6]智淑亚.浅论LonWorks技术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3,01:34-37.

 [7]Terry S.Davies,H.Nouri and Fred W.Britton.Towards TheControl of Contact Bounce[J].IEEE Trans.OnComponent,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part A,1996,19(3).

 [8]Jan Siroky,Frauke Oldewurtel,Jiri Cigler et al.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an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heating system[J].Applied energy,2011,88(9):3079-3087.

 [9]Peter Fantke,Peter Wieland,Cedric Wannaz et al.Dynamics of pesticide uptake into plants: From system functioning to parsimonious modeling[J].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2013,40(Feb.):316-32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楼宇自动化技术论文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hse论文”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成人高考帮手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成人高考帮手网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gps论文(gps论文参考文献)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成人高考帮手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