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帮手网

您好,欢迎访问成人高考帮手网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1500字)

2024-10-23 02:54分类: 毕业论文 阅读: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1500字)

好久不见,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写一篇论文题目是“如何看待农民工进城问题”字数2000字 快点忙要 谢谢拉
2.急求一篇政治小论文
3.段豫川的著作及论文
4.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途径!论文1000字左右!
5.李长印的代表性论文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1500字)(图1)

写一篇论文题目是“如何看待农民工进城问题”字数2000字 快点忙要 谢谢拉

在市场经济的改革浪潮中,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从农村涌向城市之中,截止2003年的统计,我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已达到9900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13%,并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国社会导刊》)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城市呢?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民经济发展太过于慢,生活贫苦。他们的收入已经难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而且去城市打工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道路,所以现在农民工越来越多。

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对输入地来说可以补充不足的劳动力,而且农民工的工资一般不会太高,对于输入地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为了能多赚点钱,农民工愿意一天工作超过法定时间。这样农民工就没有享受到《劳动法》所给予的权利。

对于输入地来说,有足够的劳动力固然是好事,但是从长远角度看也未必。农民素质普遍偏低,不会运用高新技术,这样对经济发展始终起不到促进作用。企业老板在劳动力足的情况下,也不会积极开发新的技术,是劳动率提高。

农民工到了年底就会回老家探亲,这样对输出地来说,经济会有所提高。因为通过农民工,输出地和经济相对发达的输入地有了很好的交流、联系,相对的一家的收入也会变高。

但是如果农民再大部分转移去城市的话,农业怎么办?中国是农业大国,没有农民,中国会怎么样?不敢想象。虽然近几年来政府对农民问题的重视大大提高,不管是三下乡还是三农问题都可以看出。但是光提出,没有很好的去行动,对于农民来说还是困苦不堪。农民辛辛苦苦早起晚归,不管是下雨还是烈日都下田耕种。但是蔬菜太廉价了,与其说是蔬菜廉价,直接点说是他们的劳动力太廉价了。去了次美国,我发现,他们那里手工制作的东西要比机器制造出来的贵好几倍。但为什么中国确恰恰相反呢?值得深思。

所以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1.政府部门减少对农民的税收.

2.农作物的市场价格适当提高.

3.控制农民工的数量.

4.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科技兴农.

5.增加农民的福利.

急求一篇政治小论文

你想要的都在里面,自己改一下就行。麻烦你帮个忙,采用以下好吗?我急需经验和财富。谢谢了!

本课题自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 科学决策。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 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推行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所谓陋习,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粗俗的、不文明的习惯或习俗。这些陋习,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制约了社会的向前发展,有的甚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探讨如何有效解决农村陋习,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使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质的飞跃。本课题的研究将为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的实现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值得参考的方法,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与环境和谐相处提供一个可靠的解题思路。

二、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农村陋习的研究现状

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泛,研究人员都是在具体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农村陋习进行的研究,虽然他们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做的调查研究,且对农村陋习的提法也不太一样,有的称作农村陋习,有的称作农村畸形文化消费等,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课题是相同的,且不同省份的农村陋习也是基本相同的。从研究者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农村陋习,即农村陋习的形式、农村陋习形成的原因和解决农村陋习的方法。

1.农村陋习的形式。

学者雷珍在《陋习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西部大开发,2006年12月)中把农村陋习分为赌博、封建迷信、婚丧嫁娶比阔和配阴婚。用四个发生在现实中的例子向我们详细的叙述了这些陋习的危害。

学者贾书海在《农村文化消费的悲哀》(领导之友,2005年第2期)中用农村文化消费的提法向我们介绍了以下几种农村存在的陋习:一是婚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二是丧事奢办成风,封建陋习又抬头;三是人情消费花样多,借债送礼让人愁;四是封建迷信死灰复燃,巫婆神汉大行其道;五是赌博恶习沉渣泛起,不法活动渐成规模;六是消费内容低级庸俗,先进文化市场难觅。他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对这些陋习的具体描述,认我们看到了农村消费的悲哀。

学者徐学庆、徐新林、韩超在《河南农村的陋俗及治理对策》(学习论坛,2000年第4期)中介绍到,他们通过对农业大省河南的深入调查,把农村陋习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重男轻女”现象依然存在;二是早婚早育,婚事大操大办之风日盛;三是厚葬隆丧,几千年的传统陋习香火依然;四是封建迷信活动猖獗。并且在每一项大的陋习下分为几个小项,更全面、更具体的向我们介绍了河南所盛行的陋习。

记者徐少林在《农村陋习扫描》(农村视点,2003年第8期)中对山东农村存在的陋习做了介绍,他指出山东农村陋习主要集中在环境和饮食二个方面。环境方面指农家的家禽家畜一律散养,因此鸡瘟、狂犬病、公牛抵死抵伤人等牲畜给人造成危害的事每年都会发生。最要命的是猪跑到厕所里吃屎和垃圾,结果猪的肉质很差,有很多米猪。柴草堆放在街道胡同里,不仅影响交通而且时常发生火灾。饮食方面指农民在吃饭时都在屋外而且蹲着吃,不利于消化,喝生水等生活习惯。

学者晨旭在《影响农民生活的陋习》(福建农业2006年第5期)中指出农村存在以下几种陋习:一是人与畜禽混住;二是厕所图简就近;三是吃饭的用具公用化;四是脚盆脸盆混用;五是对传染病不忌不防。这些都是农民在生活方式方面的陋习。

综合以上学者对农村陋习形式的介绍,笔者认为农村陋习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和日常生活二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方面包括封建迷信活动、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相互攀比、赌博、人情送礼等;日常生活方面包括人畜混住、不讲卫生、柴草乱堆、喝生水等。

2.农村陋习形成的原因。

学者雷珍在《陋习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西部大开发,2006年12月)中认为,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这些不和谐之音,最重要的是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造成的,而农村精神食粮匮乏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是我国农民现在的文化水平整体较低所致。他通过一组数据来证实他以上观点的正确性。

学者张博、潘立云在《农村传统陋习及对策争议》(学习论坛,1999年第2期)中指出,当前农村迷信活动之所以盛行,除了农民群众的偏颇认识外,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文化底蕴的影响;二是政策界限不清的影响;三是党内不正之风和工作失误的影响。

学者徐学庆在《现阶段农村不良习俗泛滥的原因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02 年第1 期)中对农村陋习形成的原因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具体的每一种陋习作了原因分析。他的分析如下:

(1) 现实根源

重男轻女的现实原因:第一,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第二,由家庭的养老功能决定;第三,男孩是家庭的保卫者

早婚的现实原因:第一,大家族观念的影响;第二,农业劳动依赖人工的影响;第三,宣传贯彻《婚姻法》不力。

婚丧大操大办的现实原因:第一,在一些农民看来,“闺女是赔本货”、“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可见,索求彩礼的实质是为了“不赔本”,是一种经济关系的回收;第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索求彩礼习俗的蔓延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三,婚姻不是出于当事人的情感意愿而是包办婚姻,因而必须在彩礼上多有计较;第四,不良的社会意识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五,农村青年及家庭相互攀比的虚荣心在作怪。

婚丧大摆酒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图排场、摆阔气、满足虚荣心理。好像酒席摆的越多,越能说明当事人人缘好;第二,回收礼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们越来越重视礼节和交往,因而某家有红白喜事,亲戚朋友都要凑份子送礼,即使东家借,西家凑,打肿脸充胖子也要送。送礼少了一来显得寒酸,二来表明关系疏远,因而互相攀比,致使送礼风越刮越烈,人情消费逐步升级,加重了农民负担。

赌博蔓延的现实原因:第一,充裕的时间、贫乏的精神生活和一定的财力为农村赌博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条件;第二,社会对赌博认定的多重性助长了赌博的蔓延;第三,家庭对赌博的“宽容”怂恿了赌博的蔓延。

封建迷信泛滥的现实原因:第一,小农经济是封建迷信生存的良性土壤;第二,较低的科学文化素质,是阻碍农民接受新事物、割断旧习俗的羁绊;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冲击诱发了农村封建迷信的蔓延。

(2)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影响

(3) 宣传舆论的误导

(4) 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5) 党员干部的参与

(6) 城市不良习俗对农村的示范效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农村陋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二是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对中国农村有着深刻的影响;三是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四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影响;五是宣传舆论的误导;六是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3.解决农村陋习的方法。

学者雷珍在《陋习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西部大开发,2006年12月)中认为,农村的陋习和畸形的消费观念,形成已有时间。我们现在要移风易俗,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依靠的是我们大家的力量,需要依靠全社会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做到。他认为要想使农村整体面貌彻底好转,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要先发展农村经济;二是要培养新型农民;三是要组织农民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组织移风易俗、改变观念的宣传教育活动;四是对于聚众赌博、借封建迷信骗财害人、严重破坏社会风气、造成极大危害的现象,进行坚决打击和制裁,对于党员参与的更要从严处理。

学者贾书海在《农村文化消费的悲哀》(领导之友,2005年第2期)中认为,抑制和根除农村的畸形文化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比抓经济、比让农民从物质上致富更难。因此,首先需要各级、各部门从思想认识上引起重视,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其次要广泛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让农民接受精神、思想上的洗礼、熏陶,让他们能自觉地用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去取代和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消费。再次要搞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组建农村红白理事会,组建农村文化站,组织文化下乡、**下乡,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最后执法部门更要加大对赌博等违法的、扰乱文化消费市场行为的打击和教育力度。

学者徐学庆在《现阶段农村不良习俗的治理对策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5月)中提出以下对策:一是提高全社会对现阶段农村不良习俗危害性的认识;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三是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建立农村红白喜事理事会;五是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六是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农民识别和抵制封建迷信的能力;七是整顿文化市场,加强对出版行业的管理;八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九是加强民俗学的研究和宣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解决农村陋习的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培养有文化、懂科学、有技术的新型农民;三是加快农村教育,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民的素质教育;四是加大对先进文化的宣传力度;

六是加强对赌博、借封建迷信骗财害人、严重破坏社会风气等行为的打击和教育力度。

(二)农村陋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农村陋习在和新农村建设有何关系,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一定的研究。

学者田慧在《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党报,2007年5月)中指出,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所要实现的五个目标中,体现农村文化建设的“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只有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目标提供内在动力,提升农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农村民主自治的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的政治文明建设目标。然而影响新农村文化建设进程的因素中就有农村陋习。作者用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负面文化影响扩大来说明农村陋习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作者所说的负面文化指赌博、封建迷信活动和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这些都是农村陋习的表现形式。

学者江泳辉在《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5年第4期]中指出,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落后闭塞的农村地区存在着一些与先进文化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它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素质提高。其中,第三点是封建迷信盛行,科学精神欠缺。第四点是陈规陋习复活,现代文明难觅,明确指出农村陋习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毫无疑问,农村陋习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乡风文明是指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道德宣传,使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建立起科学文明的新风尚,崇尚文明、崇尚科学,乡风文明出现新气象;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村容整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要达到村容整洁,即通过净化、绿化、美化等措施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民居住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而农村陋习正是对这两项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严重的障碍,所以,要实现新农村的美好目标就必须彻底解决农村陋习。

三、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要求我在规定的进度内完成所要完成的任务,论文的内容要充实、有说服力、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语言表达通顺流畅,字数符合大学所规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同时积极与指导老师联系沟通,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论文的写作。

在大学期间,我学习了《公共政策》、《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与社会调查》、《公共关系学》等相关的管理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结合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来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认知分析。另外,可以通过书籍、报刊和杂志及网络等各种途径来了解各地方解决农村陋习的新方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最后指导老师渊博的知识、丰厚的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等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以上各因素为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笔者认为课题的任务要求及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的完成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四、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课题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农村陋习,实现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笔者通过大量阅读有关农村陋习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并对收集到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对此课题的解决思路如下:

首先,对农村陋习的存在形式进行扫描,只有先了解了有哪些陋习,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其进行研究。

其次,对农村陋习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只有知道了农村陋习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解决的方法。

再次,通过对一些已经实施的试点方案所取得的成果的研究和对一些地方已经取得的成果的研究(如华西村、南街村等)找出一些可以推广到全国的经验,

提炼出值得借鉴的方法。

最后,通过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在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时所总结的经验,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寻找一条适合解决农村陋习的道路。

五、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某类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一)图书馆相关的文献资料

图书馆的文科书库和政法学院资料室里相关的图书,以及图书馆的现刊室、过刊室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以为我提供大量的参考文献。此外,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政法学院电子教室的计算机,在相关网站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

(二)指导老师的帮助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时常向指导老师请教,经常主动地与指导老师当面交流或用电话和电子邮件咨询论文中的相关问题,为我开阔思路,更好的完成论文作了重要的保障。

(三)时间保障

从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确定到毕业论文的定稿需要较长的时间,(2007年10月到2008年5月)在这段时间合理的安排每一事项,按要求完成论文的各项安排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六、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这篇论文,先要对这个题目进行思考,明白自己要写些什么,从什么方向着手,然后在去搜集资料,着手对资料的整理,使自己对这个题目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然后和指导老师积极配合,逐步完成规定的写作步骤。完成初稿后,交给老师修改,然后自己修改,最后定稿。论文的工作进度为:

第七学期:

第三周 公布选题结果,指定指导教师

第五周 提交选题指南

第六周 下达和接受任务书

第七—十周 撰写文献综述

第十一周 完成开题报告

第十六周 完成论文初稿

第八学期:

第一—三周 完成第一次修改稿,中期检查

第四—六周 完成第二次修改稿,中期检查

第七—九周 进一步收集资料,充实内容,完成第三次修改稿

第十一周 完成定稿及打印工作,答辩资格审查

第十三周 论文答辩

第十四周 论文答辩汇报会、提交论文自评报告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田慧,《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5月

[2]雷珍,《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西部大开发,2006年12月

[3] 晨旭,《影响农民生活的陋习》,福建农业,2006年第5期

[4]江泳辉,《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5年第4期

[5]贾书海,《农村文化消费的悲哀》,领导之友,2005年第2期

[6]徐少林《农村陋习扫描》农村视点,2003年第8期

[7]徐学庆、徐新林、韩超,《河南农村的陋俗及治理对策》,学习讨人论坛,2000年第4期

[8]徐学庆,《现阶段农村不良习俗泛滥的原因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02 年第1 期

[9]徐学庆,《现阶段农村不良习俗的治理对策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5月

[10]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学会编,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段豫川的著作及论文

2000年以来撰写完成并公开发表的有关“三农”问题的研究报告、论文及书稿主要有:《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生态经济发展基础:生态高效农业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农工作新任务》、《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山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山区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区域》、《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现代管理与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须把握的几个关系》、《农业结构调整须把握的几个关系》、《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对重庆“三农”工作几个问题的对策建议》、《刍议农工商综合经营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关系》、《重庆市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制的若干问题探讨》、《加快长江上游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农村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的思考》、《发挥农村区域比较优势的两个战略问题》等30余篇。

◆主要科研项目:

主研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长江上游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农业自然资源深度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重庆山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及对策建议研究》等10项。

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途径!论文1000字左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资料来源:www.lunwenqq.com

李长印的代表性论文

1 、《社会主义时期邓小平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与实践》,《河南社会科学》 1997 年第 6 期, 4000字。

2 、《邓小平理论中的农民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2 期, 6400字。

3 、《从两次历史性飞跃看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求索》 1998 年第 5 期, 6500字。

4 、《当前农村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6 期, 5000字。

5 、《减轻农民负担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殷都学刊》1998 年第 6 期,5000字。

8 、《论社会的制度化控制》,《求索》 1998 年第 6 期,5000字。

7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两委关系分析》,《市县领导月刊》2001年第 9 期, 6500字。

8 、《对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的再认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7000 字。

9、《试析新世纪历史教学方式转变与教师角色转换的内在关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0、《试析新世纪历史教学方式转变与教师角色转换的内在关系》,《中国科学教育》 2004 年第 10 期, 5000字。

11、《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兼论党的精神资源建设》,《攀登》 2005 年第 3 期, 8000字。

12、《中国农民四次解放的回顾与思考》,《调研世界》2008年第1期。

13、《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转折》,《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14、《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四大我们党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思想》,《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4期。

15、《新型农民的培育模式及其经验——以东海、内乡、千阳三县为例》,《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第8期。

16、《论国民党六大的土地和农民政策纲领》,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7、《“空心村”形态特征与生成机理分析——以河南省农村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好了,今天关于“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成人高考帮手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成人高考帮手网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共同富裕论文(共同富裕论文题目)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成人高考帮手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