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_首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目录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_首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目录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首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文章目录列表:
1.首都师范大学的非师范类专业怎么样?2.北京师范大学高自考的专业有哪些?北京师范大学自考本科专业有哪些?
3.中文类专业及主要院校简析
4.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
5.首都师范大学德语专业就业方向有什么?
首都师范大学的非师范类专业怎么样?
各位学弟学妹,学长带大家了解一下咱们学校的情况,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首都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简介
教育学:
教育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教育行政管理、教育教学以及教育事业传播与推广的专业人才,于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该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共建世界一流学科。学院师资雄厚,教授上课率100%,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课程体系丰富有弹性,模块合理。
凸显人才培养国际化理念,每学年开设最少两门双语或全英文课程,国际知名教授团队开设国际小学期。近三年的就业率均为100%、升学率为40%-60%。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培养能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和应用的优势,在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智能教育软件和教学资源开发、教育信息化评价与决策、人工智能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
毕业生就业方向为: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单位、互联网教育及人工智能教育单位、媒体机构、教育及培训机构等。近年来就业率为100%、升学率为45%左右。
北京师范大学高自考的专业有哪些?北京师范大学自考本科专业有哪些?
很多小伙伴问,关于北京师范大学高自考的专业有哪些?北京师范大学自考本科专业有哪些的相关问题,今天本站编辑就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北京师范大学高自考的专业有哪些?北京师范大学自考本科专业有哪些全部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京师范大学高自考的专业有哪些?
北京师范大学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高等院校之一,共主考10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科)、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前教育(专科)、学前教育(独立本科阶段)、秘书(专科)、秘书学(独立本科阶段)、文化产业(独立本科阶段)、民航服务与管理(专科)、中英合作金融管理(本科)、中英合作金融管理(专科)。
2004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整合原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是学校开展成人与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以及其他继续教育工作的统一管理机构与办学实体。
“十三五”以来,学院积极履行、认真落实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对继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立足已有业务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北京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和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基地(珠海)建设工作。
全方位推动教师发展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逐步向教学、科研与管理一体的专业化、综合型学院迈进,引领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高自考的专业有哪些?
北京师范大学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高等院校之一,共主考10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科)、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前教育(专科)、学前教育(独立本科阶段)、秘书(专科)、秘书学(独立本科阶段)、文化产业(独立本科阶段)、民航服务与管理(专科)、中英合作金融管理(本科)、中英合作金融管理(专科)。
2004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整合原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是学校开展成人与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以及其他继续教育工作的统一管理机构与办学实体。
“十三五”以来,学院积极履行、认真落实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对继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立足已有业务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北京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和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基地(珠海)建设工作。
全方位推动教师发展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逐步向教学、科研与管理一体的专业化、综合型学院迈进,引领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求问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
考试科目有文学概论(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写作(一)、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以笔试的形式考,10月19号~20号考。
北京的成人自考有个官方网站:北京教育考试院,成考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会有工作人员在线解答。
一、以下是北京成人自考的报考时间:
二、以下是成人自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每一个科目与其具体考试时间:
三、以下是成人自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每一科考试所需要用到的教材:
1、文学概论(一)
教材:《文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由王小川编写。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学考试学习读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由刘瑞复、左鹏编写。
3、现代汉语
教材:《现代汉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齐沪扬编写。
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陈思和编写。
5、古代汉语
教材:《古代汉语》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由王宁编写。
6、写作(一)
教材:《写作(一)》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由徐行言编写。
7、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陈思和编写。
8、外国文学作品选
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由刘建军编写。
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本书编写组。
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由孙蚌珠、冯雅新编写。
1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方智范编写。
1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由方智范编写。
参考资料:
成人自考能考任何专业能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考。
北京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有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秘书学、文化产业、中英合作金融管理等5个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
自考北京师范大学有什么专业?北京自考有什么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自考都有哪些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自考有中国语言文学、幼儿教育、秘书学、文化创意产业、英中合作商务管理等5个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是隶属名牌大学,位居“211工程项目”、“985工程项目”,是一所以教育教学、教育和文科理科基础科学为基本地方特色的名校。通过百余年的高速发展,院校秉持”热爱祖国发展、诚实守信朴素、求实自主创新、言传身教”的优良作风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风精神实质,构成了”为学修身养性,兼善天下”的育人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网络教育学院,2000年,经国家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变成第一批全面推行当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重点大学之一。2006年5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与”奥鹏文化教育”(批准的远程教育服务体系)进行远程学历教育合作,为学生的远程学习给予统一的、规范化、专业化学习培训服务支持。学生们能通过建在各地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报读奥鹏合作高校的远程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大学梦想。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远程教育设立幼儿教育、教育、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书法学、教育技术学、工商企业管理、会计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法律学、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是批准全国68所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全部学生成绩合格者可获得院校专业相对应的学历证书,证书归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学历证书,国家认可,社会认同。,机关事业单位认可度,考取公务员、技术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申请办理办居住证都可以。
北京自考院校具备18所,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学院,北京**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xl/
中文类专业及主要院校简析
一、专业及就业
1.专业概述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文类是文学门类下的一个专业类,它包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秘书学等专业。其中招生人数最多、最知名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中文专业,它是中文类的核心专业,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偏重于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有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培养大方向,虽然在培养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专业课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论、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民间文学概论、计算机及应用、写作等。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教学能力训练。
一般考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限定在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汉语言三个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就是对外汉语,专门培养具有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熟练掌握英语,日后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或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实用型专门人才。这个专业在中国语言文学类中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其他汉语言、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等专业在本科招生中并不多见,有的只限定在研究生阶段教育。
中文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各级教学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广告公司等,从事的岗位有科研人员、教师、记者、编辑、秘书、文案、策划、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2.就业情况
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85000-90000人,全国就业率区间为90%左右,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学科教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
汉语言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500-2000人,近两年就业率区间在70%-85%之间波动,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3500-4000人,就业率区间在70%-75%之间,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民族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50-100人;古典文献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50-200人,2017年就业率区间在75%-80%之间,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史等。
总体来讲,中文类专业优点是就业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劣势是知识结构单一、偏平,专业特色不突出,缺少比较优势,特别是由于部分开办中文类专业的学校门槛低、参差不齐,一般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比较饱和,基本无专业优势可言。
同时,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呈两极分化趋势,优秀的学生通常都具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以及较广博的文史哲知识基础,受到各级教学和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好评,能力普通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太适应市场需求,专业水平有限,只能从事相关工作岗位,极容易被其他专业学生替代。
二、主要院校简析
中文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中文类专业的高校多达600余所,综合性大学、人文社科类高校基本都设有文学院或中文系,院校遍布本科一批、二批,生源结构落差大。
拥有中文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院校有:北大、北师大、南大、复旦、川大。拥有中文专业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院校有:武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南开、中山、浙大、北语、民大、安大、陕西师大、首都师大、南京师大、福建师大、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山东师大、上海师大等。
拥有中文双一流学科的院校有:北大、北师大、复旦、南大、华中师大。
同时,近20年来,不少理工科院校也开设了中文类专业,正是这种中文专业超常规的“蓬勃发展”,造成了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就业状况高低不均的状况。
所以,在选择大学的中文类专业时,需格外擦亮眼睛,有历史积淀、教师教学资源是选择中文专业院校的重要标准。应重点优选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名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老牌综合性大学,以及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等。另外,藏书书目也是参考标准之一。
1、南京大学
南大文学院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建立的中文系之一,本科现有汉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文学两个专业。是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科研条件优越,实力雄厚,院图书馆拥有30多万册藏书和诸多特色书库。在川以人文科学实验班招生,含招收汉语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等专业。
2、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文学院前身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02年。是全全国首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进行的四次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排名中2次排名第一,两次排名第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文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民俗学二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本科教育设汉语言文学和传播学两个专业。目前,文学院正积极筹办海外中文学院,创新海外办学的平台和载体。在川提前批以人文科学实验班招生。
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川大历史悠久的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为目前四川大学文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共开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编辑出版学、戏剧影视文学等本科专业;省内分提前批汉语语言文学基地班和一批次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文理都招)招生,含汉语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4、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前身是1901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的文学科目,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首批入选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三个本科教学专业。在川以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
5、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是国内有影响力的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首批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并入选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文系现有1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导师制”和“国学专书系列讲读”等制度和课程已成为教学精品,深受学生欢迎。在川提前批,以汉语语言文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招生(文理都招)。同时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公费师范生。
6、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大文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创建的私立文华文理学院中国文学系。文文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汉语言文字学)。在川提前批招生,以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含汉语语言文学基地班、汉语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类别。同时招收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公费师范生。
7、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院校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化“走出去”战略推进,外国人学汉语、用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学汉语的总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汉语教学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国外的大、中、小学课堂。目前,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部分高校已将汉语成绩列入升学科目。我们国家也及时开设了国家汉语水平资格考试。
前几天,日本的汉语考试机构在捐献医药物品时,还秀了一段汉语诗词。说明汉语还是有国际影响力的
面对如此紧俏的市场需求,对外汉语专业是中文类的比较热门专业。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对外汉语专业四大高校。其课程设置、教学水平、教师水平、教材开发、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是国内较强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系的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在全国独树一帜,它是最早在全国招收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连续大规模招收对外汉语本科学生的专业。
这个专业本科期间主要学习的课程有: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汉外语言对比、中国思想史、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国别与地域文化、现代语言教育技术、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礼仪与国际关系、外语教育心理学等。
华东师大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也是国务院侨办的华文教学基地,其对外汉语专业属国家级特色专业。考生们可以根据院校学习和培养的侧重,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
如果学这个专业,第一就是任教,国内外都可以。?通过汉办当志愿者、国家公派教师,第二是留校当老师,第三是到私人的培训机构当对外汉语教师。再不行,国内当语文教师或其他工作。
A.出国任教方面,好的学校每年都有安排海外的志愿者,但去的国家不一定很好,有的同学去的什么菲律宾,泰国,印尼。去的都是些小学或中学,中文课在里边的地位就像国内的音乐美术课类的。一般英美国家去不了。
B..如果不出国还想相对稳定,就只能去学校,可以当普通老师,不过有那么多师范的中文老师,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C.去私人培训机构的话,一般就是去教在中国的外国人,工资不错,但是不是非常稳定。
同时我们也要有清醒认识到:
A.要消除一个误区:读了对外汉语专业就能出国教书。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抱着这个想法来报考对外汉语专业是非常危险的。对外汉语能出去的只是极少一部分。要知道,汉办选公派教师是按照外交官的标准来选的,还是有难度的。
B.有人觉得外国学校会在中国招这个专业的老师,也是不可能的。现在在外定居的华人到处都是,可以教中文的人也大有人在,美国学校不可能到中国招老师,觉得学了这个专业就能到国外任教,只是一些人的幻觉。
C.目前不管是师范类方向还是非师范类方向的,毕业的时候都是不会拿到教师资格证的,那么你要是想做老师,就要自己单独去考教师资格证。
就算出国做了志愿者的,几年回国以后,可能有国外经历会让找工作更顺利些,但面临的一样是找工作的问题,同时也可能会因为出国而错过了公务员考试、教师编制考试等等。所以整体就业情况只能说一般,还不是非常好。
三、填报指南
中文类是文科专业中规模最大的一类。在全国开设中文类专业的高校多达600余所院校中,既有知名的综合类院校,也有师范类院校、理工科大学,也有语言类院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考生们可以根据院校学习和培养的侧重,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专业。请记住:学中文类专业优选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名校。
1.学中文的同学需要较好的文化素养和阅读习惯
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素养,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
有的同学都说这个专业上大学相当轻松,可以说即使平常不是太努力,只要考前好好准备,你想挂科都难!如果抱这种心态那肯定难有美好的未来,学中文如果想出人头地,就需要很深的文化积淀和很好的文学素养,所以要博览群书,多看多写。要学会自己加压,不要浪费了大学四年时光。
2.?填报志愿要看清具体专业方向
很多院校的中文类专业是按照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的,如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开设的专业不同。例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目前设有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与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4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语言学在部分省市文理科兼收,着重为国家培养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方面的专门人材。其他3个专业只招文科生。招生时按照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本科教学注重基础,低年级基础课程全面打通,到高年级可自由选择专业。
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下设两个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主攻中国文学方向;而汉语言专业则相当于其他学校的对外汉语专业,重在培养汉语和对外汉语方面的专门人才。
厦门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是在人文科学实验班中招生,本科专业则包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应用语言)两个方向,文理科都招。
清华大学在招生时是以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形式出现的,高年级再分流到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三个专业培养,入学后一年分流。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看清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和专业设置。
3.考生在报考时最好有明确学业目标
中文类专业是传统专业,在师范类大学和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开设较多,专业方向根据不同院校也会有侧重,现在中文类专业招生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
如,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三个方向,分别为师范类方向、非师范类方向及高级涉外文秘方向。
中央财经大学开设的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专业,侧重培养财经领域的文秘人才。
同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语水平也有要求,很多院校的对外汉语专业不是开设在文学院,而是开设在外语学院,或者国际交流学院。这类学校的对外汉语专业更侧重外语能力的培养。如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还要加试外语口语。
另外,还要注意每个学校招生的方式。如川大在省内分提前批汉语语言文学基地班和一批次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它的汉语语言文学基地班的教学和保研要优于中文大类招生的学生。
总之,中文类专业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也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宝库,它需要热爱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阅读兴趣的同学报考,同时中文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都需要能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阅读能力和兴趣对学中文专业的考生尤为重要,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厚积薄发。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
男生报考学前教育不会降低分数,男生报考面试通过够二本还不够。
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2,510人,在1,681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394人,副高职称人数657人,博士1,133人,硕士475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6%。
学校占地约8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75.7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170,716余万元。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1,425余万册(件),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学校建有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
学校荣誉:
学校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先后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国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并多次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以上参考:首都师范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德语专业就业方向有什么?
德语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办学历史悠久,现任教师均来自国内外名校。德语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德语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在本科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德语语言功底,使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较为流畅的德语语言交际表达能力、跨文化交往能力以及工作能力;对德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有较广泛了解;具有较好的汉德双语表达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能用第二外语英语进行阅读和日常对话。
核心课程:精读、语法、口语、阅读、听力、视听说、德语国家文学选读、文学史、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口译、应用文写作、语言学、国家概况、历史、报刊选读、社会文化、经贸德语、德语国家问题专题讨论、第二外语及论文写作等。
专业特色:与6 所德国和瑞士大学保持深度校际合作关系, 即德国埃尔福特大学,德国康斯坦斯大学,德国施瓦本格明德师范大学,德国不莱梅科技大学,瑞士图尔高师范大学,瑞士弗莱堡师范大学,每年选送优秀本科生以及硕士生作为交换生赴上述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学习,交换生免学费,同时有机会申请北京市出国奖学金,首都师范大学承认学生在德国及瑞士合作院校所获得的学分。此外,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德语系与德国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desMittelstands)联合开展“国际企业管理”与“工商管理”专业本硕连读项目。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报考研究生,成绩突出者可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选择在外校或国外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中,专业优秀者多被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学府录取。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去向广泛,工作领域涉及外事、外贸、央视媒体、教学、旅游以及翻译等行业。
德语(师范)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是全国首个培养中小学德语师资的基础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德语教育工作者,为教育战线输送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流畅的德语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交往能力,对德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有着广泛了解,同时兼具现代教育观念、人文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中小学德语教师。此外,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英语,有能力承担基础英语教育工作。
核心课程:包括基础语言类,如精读、阅读、口语、听力、语法、视听说、英语等;语言文化类,如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导论、德语国家历史、德语国家概况、报刊选读、社会文化等;教育学专业知识类,如教学法、教学实践等。
专业特色:是国内首家开设的德语(师范)专业,既注重发展学生的德语及英语的双外语语言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通过国际交流、课堂培训、教育实习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培养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
德语系与德国埃尔福特大学,德国康斯坦斯大学,德国施瓦本格明德师范大学,德国不莱梅科技大学,瑞士图尔高师范大学, 瑞士弗莱堡师范大学等6 所大学保持深度合作关系。师范生在本科阶段第三学年将赴上述6 所大学之一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学专业知识课程学习,同时加强德语语言训练。首都师范大学承认学生在德国及瑞士合作院校所获得的学分。
就业方向:作为国内首家开设的德语(师范)专业,在德、法、西等非通用语种进中小学课堂的国家政策扶持下,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对北京市147 所中学的问卷调查显示,40.82% 的学校有开设非通用语的意愿,其中31.97% 的学校计划在未来3 至5 年开设非通用语。最迫切希望开设的非通用语中,德语位于第二位。本专业的毕业生可报考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还可在基础教育系统从事德语、英语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
好了,关于“首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首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