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答辩论文被扔
学生答辩论文被扔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个人观点来回答大家对于学生答辩论文被扔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学生答辩论文被扔的话题。
文章目录列表:
1.科学家的小故事2.即将毕业之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10个名人小故事?
4.朱森元的经历故事
5.邓稼先的小故事
科学家的小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
每个科学家都有他失败的一面,现在,我就来看一看科学家的故事.
故事一:
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个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由于战乱、父亲去世、家道衰落,1644年他回国随姐姐居住在伦敦。在那里开始学医学和农业。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很快成为一位训练有素的化学实验家,同时也成为一位有创造能力的理论家。在这期间,他同许多学者一起组织一个科学学会,进行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主要讨论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在实验室中遇到的问题。波义耳称这个组织为“无形大学”。这个学会就是著名的以促进自然科学发展为宗旨的“皇家学会”的前身。波义耳是该学会的重要成员。由于学会的分会设在牛津,波义耳于1654年迁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并聘用了一些很有才华的学者作为助手,领导他们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他的许多科研成果是在这里取得的。那本划时代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是在这里完成的。这本书以对话的体裁,写四位哲学家在一起争论问题,他们分别为怀疑派化学家、逍遥派化学家、医药化学家和哲学家。逍遥派化学家代表亚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说”观点,医药化学家代表“三元素说”观点,哲学家在争论中保持中立。在这里,怀疑派化学家毫不畏惧地向历史上权威的各种传统学说提出挑战,以明快和有力的论述批驳了许多旧观念,提出新见解。该书曾广泛流传于欧洲大陆。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1668年,由于姐夫去世,他又迁居伦敦和姐姐住在一起,并在家的后院建立实验室,继续进行他的实验工作。晚年波义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磷的研究上。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故事二:
普利斯特里——气体化学之父
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国利兹,从小家境困难,由亲戚抚养成人。175年进入神学院。毕业后大部分时间是做牧师,化学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在化学、电学、自然哲学、神学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写了许多自以为得意的神学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却是他的科学著作。1764年他31岁时写成《电学史》。当时这是一部很有名的书,由于这部书的出版,1766年他就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22年他39岁时,又写成了一部《光学史》。也是18世纪后期的一本名著。当时,他在利兹一方面担任牧师,一方面开始从事化学的研究工作。他对气体的研究是颇有成效的。他利用制得的氢气研究该气体对各种金属氧化物的作用。同年,普利斯特里还将木炭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发现能使五分之一的空气变成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剩下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于他虔信燃素说,因此把这种剩下来的气体叫“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显然他用木炭燃烧和碱液吸收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和碳酸气,制得了氮气。此外,他发现了氧化氮(NO),并用于空气的分析上。还发现或研究了氯化氢、氨气、亚硫酸气体(二氧化碳)、氧化二氮、氧气等多种气体。1766年,他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三卷本书出版。该书详细叙述各种气体的制备或性质。由于他对气体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
在气体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是氧的发现。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烟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这是化学史上很有趣的事实。一位发现氧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大革命,作了好几次为大革命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设备都被付之一炬。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
故事三:
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
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 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即将毕业之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不管你曾经多么内向 你一定要在全班同学面前
认认真真地讲一次话 或者唱一支歌 即使你和开
学时一样再介绍一回你自己.
2.拜访一回你最尊敬的老师 在毕业时认真地记
住一条关于人生的经验
3.一定要对你喜欢的女生(男生)很认真地告诉她(他) 我爱过你!
4.一定要和一个女生(男生) 很认真地走一回
"情人路" 或者爬一次"情人坡"
5即使从不喝酒 你也一定要认真地醉一次
6在夏夜的雨水里 大声地喊一次那个你想过多次人
的名字
不要怕你的声音过大 惊醒N 多梦中人.
7.认真地在你不喜欢的食堂里 然后品尝一次食
堂的免 费汤, 它的气味你会在很多年后还 能记得.
8.在一个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早晨,去操场跑一次
步, 和那些生猛的大一新生们比较一下 懒觉睡多
了后体力 上的差距.
9.在宿舍里不要有类似于写"某某到此一游"的行为.
10.下定决心,班集体的活动这次一定不会借故溜走
如果还有的话.
11.很认真地穿一次西装(套装)看看自己和4年前,
变化的地方在哪里?
12.花一个下午的时候,认真地整理一次自己的书箱, 哪些是可以留的,哪些是不要了的 在某本书里,是
不 是看见了一张陌生已久的纸条,或者是某人的名字?
13.男生整理衣柜的时候,记得把你的球衣送给你的
学弟 CD送给学妹,游戏碟记得自己带走.
14.在校园里,假如有山,请记得再爬一次, 假如有
水 请记得再游一次.
15.记得留下每一个你觉得应该是朋友的联系方法
然 后把你的新单位的电话给他们
16.终于要走了 再剪一次发 让自己崭崭新新地离开
然后 崭崭新新地开始.
17.记得归还你的证件,陪伴了你4年的桌子, 椅子和
凳子 我们不提倡你宁愿罚钱也要留下你的图书证
学生证 医疗证 食堂饭卡... 但我们对此表示理
解
18.论文答辩可能是你人生当中最后一次的课堂作业了, 请你认真地书写每一个字.
19.和你一起睡了4年的床,一定要记得和它合一张影
20.尽可能地送每一个你能送的同学,你要明白, 他
们 是你4年的同学,他们中的某人,也许是你最后一
次能见到的人.
21 回去后把英语四级报了 认真学开车`!党课培训一定得参加!好好把毕业设计搞好!
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急不燥 写本书哀悼下大学的奢靡生活...
在网把最后上次通宵...
最后去次KTV...
最后泡次吧 最后去逛逛这个城市 校园的每个角落
郑重告诉自己你是大人了... !
抓紧时间在学点知识...
对身边的人,同学好点
10个名人小故事?
勤学好问的故事: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玄奘苦学佛法。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李晟练成神箭手。李晟的父亲是一员威武的大将,李晟希望长大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可是,父亲却总是说他年纪小,不能习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让父亲刮目相看。
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刘勰佛殿借读。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贾逵隔篱偷学。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
孟柯改过勤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陶弘景菜园求学。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朱森元的经历故事
朱森元院士说他的优点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缺点是生活单调,不爱和人聊天。但他的老同事却说他并不是一个生活单调的人。
一次试验出了意外,强烈的爆炸和燃烧把试验人员的头发眉毛都烧掉了,出差回来的朱森元扔下行李赶到医院,看到受伤的同事,他心疼得泪花在眼里打转。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初建,试验队员生活艰苦没什么娱乐,空闲时别人打扑克,他的爱好却是搬个小板凳坐在电视前,看《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和黄蓉。被下放到北大荒,他负责喂猪,看到饲料里的黄豆还不错,他就动手磨豆腐给大家吃,百十号人在冰天雪地里吃上了豆腐,朱森元比别人更开心。
他对每一件事都会全心全意地去做,他对同事朋友的情感都是那么朴实,他不爱聊天,更多地是因为他养成了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习惯。其实,在那么多故事里,一个内心丰富而执著的朱森元早已跃然而出。 1970年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席卷一切。这年8月,一名40岁的男子从东北边陲北大荒乘火车回到了他阔别一年半的首都北京。虽然插秧劳损和受凉给他留下了风湿性关节痛的毛病,但他的心,却像20多岁的小伙子满怀着希望——重新有了工作的机会,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之后,有关部门开始对后续的卫星发展进行规划,距地面36000公里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就是中国航天要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而要发射这样的高轨道卫星,液氢液氧发动机技术就必须取得突破。于是,在北大荒下放的朱森元被调回北京,负责新型氢氧火箭发动机研究。
“文革”期间,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绝大部分都迁到了陕西秦岭的大山里。北京仅留下一个工作组,力量十分薄弱。在当时,氢氧发动机作为一种新型发动机,大家对其认识很有限。甚至对于液氢和液氧的特点,都要从头学起。朱森元作为氢氧发动机研究室负责人,手下有23个人员供调配。但在当时,这些人多数不是被认为政治上“有问题”,就是身体不太好。本来氢氧发动机就是白手起家的高难项目,偏偏是这样一群“老弱病残”去啃这块硬骨头。于是有人编了顺口溜,说他们是《沙家浜》里胡传魁刚开张的队伍——“七八个病号,三五条枪”。朱森元一打听:所谓“七八个病号”是说他手下15个病号和“靠边站”的人,7加8等于15;剩下8个人就是“三五条枪”了。这时的朱森元又好气又好笑,他说:“你们看着,我们会把问题一一解决掉。”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科研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如何开展预研?朱森元想到试制工厂有些设备可以利用,提出以边设计、边试验、边生产的“三结合”模式搞预研,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支持。于是在管理人员和工人师傅的共同努力下,氢氧发动机的轮廓一步步清晰起来。
失败与科学研究如影随形,在1971年到1974年的几年间,摸着石头过河的朱森元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他曾多次讲过一句话:“科学试验失败最多的时候,往往是将要突破的时候。”搞氢氧发动机预研就是攻关与突破相随,困难与惊喜相伴的过程。无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例坚定了他走向成功的信心。
超低温液氢高速轴承是一个关键性的部件。根据国外资料分析,为了保证轴承保持架工作的稳定,要遵循内环引导的原则。然而在实际中一试验,这招就不灵了,不是保持架碎裂,就是滚珠烧伤。经过仔细分析,朱森元怀疑国外资料上的内环引导原则是错误的。他做了个试验,反着来,将超低温的液氢从外环引导到内环去,这下滚珠冷却改善了,再也没有被烧伤过。后来据了解,当初他们看到的国外资料在该国也不是最终的确定方案。从此,我国氢氧发动机使用的液氢高速滚珠轴承都采取了外引导保持架方案。
1975年1月,预研型氢氧火箭发动机全系统试车成功,接着又连续4次发动机全系统试车成功。仅仅4年时间,中国人就在低温高能发动机这一世界前沿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即使在30年后的今天看来,他们的效率也是领先的。
搞氢氧发动机预研的几年,他背着很大的压力。知识分子被说成“臭老九”,下工厂搞研制的他也始终被扣着接受“再教育”的帽子。那时他的爱人同样下放回京不久,在北京西北郊工作,一周回一次南郊的家。平时朱森元又当爹又当妈,早上5点起床捅蜂窝煤炉子做早饭,6点半要赶到3公里外的车间参加“早请示”和“军训”。儿子生病就更狼狈不堪,天不亮就要去医院挂急诊打针。 1960年12月,前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校研究生院。在这所全苏著名的工科学府里,一位中国学生面对副博士学位答辩的21位评委对答如流,表现出色。 朱森元获得了21票,全票通过,这在学院历史上是不多的。
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中国学生被派到前苏联学习。而朱森元作为其中的一员在那里学习了7年。
朱森元在国内的求学历程截然分为两段,解放前的中小学教育在动荡中完成,而解放后的大学教育让他感觉到焕然一新,因此,在学业上他如饥似渴,其它各项活动他也积极参加,从不落后。他就读的中央大学虽然在解放前是国民党政府的直属大学,但学生里有很多地下党员,他们的身份很隐蔽。直到解放后很久,朱森元才知道他同屋的一位同学就是地下党员。朱森元学习成绩好,要求进步,就被同学推荐为学生干部和团干部。1951年,他被选派到北京参加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在北京的一个月里,他有机会聆听许多知名人士的讲话,眼界大为开阔。1952年,国家挑选“又红又专”的学生进入留苏预备部,为留学苏联做准备。朱森元有幸成为大学同级学生里唯一被选中的人。此后的一年,他再次来到北京,专门进行了俄语学习。
1953年,他来到苏联首都莫斯科。当时中国在筹建第一汽车制造厂,急需汽车人才,于是朱森元就进入莫斯科汽车机械学院学习。当时苏联人对中国国内的学历不以为然,要他从大学一年级学起。朱森元通过考试测验使得苏联人同意他跳入大学二年级。苏联高等教育注重基础的传统使得朱森元受益匪浅。他高水准地完成了课程的学习,同时对力学、热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兴趣加上刻苦,使得苏联老师十分赞赏朱森元。一次期末考试,老师看见朱森元走进教室,就说:“你不用参加考试,我现在出个问题,你说一说就可以了。”
1957年,朱森元从莫斯科汽车机械学院毕业。他的毕业论文被苏联教育部评为优秀毕业论文,于是他有了继续攻读副博士学位的资格。学校的一位老师听朱森元说对热力学感兴趣,这位老师就把他推荐到著名的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校研究生院,老师的一位朋友是这所学校研究传热和工业炉的专家。
包曼高等工业学校研究生院在苏联工科学府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清华大学,能进入这里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朱森元如鱼得水。
按照学校要求,在这期间,朱森元学习了第三门外语——德语。他的德语老师现在已经90多岁。当时朱森元和同在苏联留学的妻子已确定为朋友关系,而这位德语老师的邻居正是朱森元妻子的同学,关系还十分要好。一次这位老师偶然在邻居那儿看到朱森元的照片,十分奇怪:“这个人是我的学生啊?”仔细一问,他才恍然大悟。从此以后,通过妻子和俄罗斯友人的通信,朱森元也常附信向这位德语老师问候。 1984年1月2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火箭第一次执行发射试验通信卫星的任务。所有人最关注的氢氧发动机二次启动出了问题,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压力自然落到了氢氧发动机的技术负责人朱森元头上。
1976年,发射试验通信卫星的长征三号火箭第三级决定采用氢氧发动机为第一方案。从1977年到1983年,经过7年攻关,氢氧发动机从预研型进入到实用型,“长征三号”三子级全系统试车获得了成功。
1984年1月,长征三号火箭已经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塔架上。此时,主管国防工业的张爱萍将军坐镇成都,对这次发射寄予厚望。液体火箭发动机方面的前辈航天老专家任新民作为负责人要去成都汇报,出发前向各分系统负责人征求意见。朱森元说,三级氢氧发动机的一次启动可以保证成功,但二次启动没有办法做地面模拟试验,“百分之百”的话现在还不敢说。
确实,在当时的航天界,空中二次启动是个难点。美国历经多次失败才掌握这一技术。1977年朱森元出访法国,欧洲人得知中国要冲击空中二次启动技术,对他很坦白地说:“对于你们,我们表示怀疑。”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二次启动出了问题。压力,压得氢氧发动机的技术人员二话不说,一个猛子扎进资料堆里,寻找问题的根源。本来就沉默寡言的朱森元更是沉默不语。
发动机涡轮泵烧了,初步分析是涡轮燃气温度太高的问题。是燃料液氢有问题变成气态了吗?有人这样猜测。这时任新民大胆提议:在启动时增加流量,以延长时间,降低温度。朱森元十分赞成,马上进行计算,当晚得出结论,可以按此方案执行。他立刻通知北京,以任老总的方案为主,辅以两项措施进行改进。北京的制造厂和试验站一路绿灯,以最快速度完成了任务。
72天之后,1984年4月8日,成功了!火箭的每个动作都很漂亮!经过72天的苦战,中国终于掌握了空中二次启动技术,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拥有低温高能氢氧发动机的国家。
|山里的庆功宴并不丰盛,但酒是少不了的。试验队总指挥张镰斧为这72天,向朱森元敬上一碗酒,他一饮而尽。只有几个试验队员知道,朱森元从来不会喝酒,他喝掉的是队员们为他准备的白开水。
中国人的脚步要进一步向太空迈进,大推力发动机、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成为20世纪末中国航天新规划的重点内容。从1987年以来,朱森元参加了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有关专家组的工作,他历任专家组成员、专题组组长和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在上述领域进行方案论证、战略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与国外运载火箭相比,中国的火箭必须做到降低发射成本才能在同场竞技中抢占先机。朱森元和专家们提出,模块化和积木式的研制模式是大型运载火箭所需要的。而他们的这种思路,正是21世纪中国航天科学发展模式的体现。
现在,朱森元仍然很忙碌,除了做研究,他还担任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兼职博士生导师。谈到为之奋斗一生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朱森元笑着说:“在专业上我很放心,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做得很好。”
邓稼先的小故事
1、十元奖金
“两弹元勋”邓稼先,当年作为总指挥,每次核试验,都要带头钻到巷道里去取样,甚至还要跑到沙漠里寻找爆炸后的原子弹碎片。由于当时的防护条件很差,天长日久,他的身体遭受超剂量的核辐射。1986年,邓稼先因全身核辐射造成大面积溶血性出血,被迫住进北京的一家医院。
住院期间,他的好友杨振宁来探望时,曾问他:“研究原子弹,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邓稼先回答:“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当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国家给的奖金是1万元,加上单位拿出的十几万元,最终按10元、5元、3元三个档次,分别发给当时从事研制的科研人员。邓稼先拿的是10元。
这点奖金,现在看来,的确是可怜兮兮,不值一提。但重要的是,获奖者的着眼点不在这里,而是“志存高远”。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境界,为此作出了鲜明注脚。
2、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
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抱着“科技救国”的信念,刻苦求学,走出了一条辉煌的成功之路。
3、几双尼龙袜子和一脑袋知识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4、“不作为”的父亲
女儿邓志典还不到十五岁时,就到了内蒙古建设兵团。一个女孩,独自离开家,去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做父母的有多少放心不下。邓志典到内蒙古后,被分配在一家做箱子的工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四年。
期间,一次核试验完成之后,邓稼先放弃了回北京休息的机会,坐了几天几夜火车,又步行二十几里去看望女儿。他给志典带去了几听肉罐头,那是他在戈壁滩上节省下来的营养品,看着女儿狼吞虎咽的吃相,他心里泛起了一丝苦涩。
以邓稼先的“国宝”身份,可以有很多办法把女儿接回来的,但他没有这样做,他的女儿是研究所中最后一个按政策回到北京的。回城后,志典在一家皮件厂当了一名普通的制作工人。
5、牢记父亲嘱托科学报国
邓稼先自幼在父亲的引导下,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用切身行动诠释了“忠孝”的内涵。
北京陷落后,日军逼着市民和学生开会游行庆祝他们的胜利。还在念书的邓稼先气不过,撕碎了旗子,扔到地上还踩了一脚。这件事被校长知道后,虽然被搪塞过去,但是邓稼先不能在北京继续待下去了,家里安排他远赴昆明继续求学。
临行前,父亲交代他:“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学科学对国家有用。”这句话,被他牢牢记在脑海里,也成为他一生的追求。此后,邓稼先求学于西南联大的物理系。
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留学美国,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只用了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便读满了学分,获得博士学位时他才26岁,被称为“娃娃博士”。获得学位刚9天,他毫不犹豫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和国外优厚的条件,立刻启程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投入到建设中去。
参考资料:
邓稼先_百度百科好了,今天关于“学生答辩论文被扔”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学生答辩论文被扔”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