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案例库建设方案_专业案例分析报告
本科专业案例库建设方案_专业案例分析报告
下面,我将以我的观点和见解来回答大家关于本科专业案例库建设方案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本科专业案例库建设方案的话题。
文章目录列表:
1.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2.求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或者案例!!!
3.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4.如何撰写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申请书
5.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
#策划# 导语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欢迎阅读!
1.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应用平台和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2292名学生,107名教职员工,现有学生用电脑66台、办公用电脑20台、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1台、7间多媒体教室,构成了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模式,网络环境建设已初步形成,学校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会熟练应用教学媒体,并能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
二、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应用水平,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切实提升本校信息化的发展内涵。
三、工作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未来二年我校教育信息化试点的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达标的基础上,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学校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重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打造数字化校园。
(二)具体目标
1.进一步完善硬件,充实软件,逐步构建能够满足我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2、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继续培训,建立具有能够高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具有研发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3.加强资源建设,开发校本资源,服务课堂教学,完善管理平台,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4、建立相关制度,形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和运用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
5、开展课堂教学应用研讨活动,聚集课堂,开发和应用校本教育教学资源,既要有教的资源,又要有学的资源;逐步形成一套各年级各学科的电子教案和课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整合,各学科都要有相当数量的课堂实录作为教研的素材,为教师的网上教研提供资源,拓宽教研的组织形式,优化教研的质量。
四、工作推进策略
1、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结合学校教学综合楼、实验综合楼的建成与即将建成,整体布局学校信息网络,并做必要的调整,做到基础建设优良,一步到位。
2、整合资源,逐步完善
全面规划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实现电子办公、信息发布、会议通知、计划总结、师生管理、后勤财务等方面电子化操作,并做到常态化、规范化,提升学校的教育内涵,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功能。
3、骨干带头,管理跟进
要充分利用那些具有较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老师的作用,让其在校本培训、教学实践、网络使用等方面对需要帮助的老师进行辅导、示范、指导;学校领导小组要充分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部署好、指导好、管理好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推进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1、将信息化应用推进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2、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育信息化评比活动。
(二)组织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成立领导小组。
(三)经费保障
落实学校信息化技术项目开展需求预算,确保信息技术装备的维护和更新需要的经费。
2.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市人口与计生委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国家、省、市人口与计生委WIS建设标准要求,以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为前提,以网络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全面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综合治理、综合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为目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提高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推动WIS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以三网一库为主要框架,以信息资源利用为核心,以应用系统建设为主导,搭建五个应用平台,即计划生育信息平台、宣传教育平台、生殖健康信息平台、优惠政策信息平台和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在计划生育统计、人事、财务、生殖保健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行数字化计生,实现一库三服务目标。
三、项目内容
根据国家、省、市人口与计生委信息化建设应用的要求,本着注重实效、强化应用、资源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则,计划生育信息化应用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办公局域网,实现办公自动化。局机关建立办公局域网,配备必要的多媒体演示设备,通过办公局域网,实现局机关内部相关文件、信息、资料交流的共享,全面推进办公业务数字化,实现办公无纸化。
2、建立计生局站,构建计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建成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健康、政务信息等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的计划生育网站。
3、利用广域资源专网,实现报表、育龄妇女信息、文件资料的传输。区计生局要利用广域资源专网及时向市人口与计生委反馈、传递各种信息资料,各镇办要利用专网上报各种统计报表、育龄妇女信息、政务信息、新闻,逐步实现计划生育信息传输数字化、政务信息、新闻报送网络化。进一步在村级推广使用信息量涵盖全面的《计算机信息报告单》,随月报表按时上报,并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4、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实现信息工作制度化。区、镇办两级要成立计划生育信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级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工作,做到办公地点、经费、设备、人员四到位,要按照定员、定岗、协管的要求为区级至少配备2名本科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毕业的计算机专职管理人员,镇办至少配备1名大专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毕业的计算机专职管理人员,实行合同化管理,其工作变动必须征得区计生局同意,落实微机操作人员最低标准每月50元的防辐射补贴,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各镇办必须在微机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计算机管理制度、计算机操作人员工作制度、数据备份、信息上报、信息变更、信息反馈、数据质量检查、信息保密制度及计算机人员《工作日志》、计算机故障维修记录等规范,并建立计算机管理操作人员定期例会制度、人员逐级建档备案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5、加强计划生育信息保密工作。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使用计算机,确需使用必须征得微机操作员同意。区、镇办两级涉密计算机必须全部安装物理隔离卡,内部网络信息的采集实行专网下载、专人管理,严格履行有关保密审批程序,不得向其他部门提供原始个案信息,确保涉密信息得到有效管理。
3.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20xx年9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以南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意见和《南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的指导方针,在我校"让每一名 师生主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推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现状分析
1、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2个,多媒体移动电教车9部,信息技术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学校现已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各教室没有固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校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如:《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信息技术教室管理制度》、《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多媒体设备登记使用制度》。
3、学校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正在努力形成体系完备、管理科学、资源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三、组织建设
成立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明确具体人员工作职责,保证信息化工作的常态化。
四、制度保障
1、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设备登记使用制度》等。
2、建立健全《学校门户网站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使用制度》、《办公室信息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电教设备使用保管制度》、《资源制作及存储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等。
3、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和《校园网络安全制度》。
五、建设内容
1、20xx-2015年学校教育资源开发计划
①教学过程的数字化
充分发挥网络传输信息及时快速的功能,以校园网为平台,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深入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在教师中推行电子教案。引导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鼓励教师探索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鼓励教师开展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业评价的探索。
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学校将组织教师采用论坛、音频、视频等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便捷、实效。
②班级管理的数字化
以校讯通、班级博客为基础,指导学生家长学习应用学校信息系统,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班集体建设,让学生家长能够及时参与学校及学生的管理,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协同管理和及时反馈的运行模式。
③学校管理的数字化
学校的学校的校务、教务、德育、总务等各类管理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其中包括教职员工、工作学习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学业管理信息、评价信息等。
④网站建设的多元化
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使校园网站充分发挥体现展示学校形象、集成教育资源、彰显师生发展、融合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功能。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的风采。完善学科教学主页,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尝试开辟有特长学生的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
2、校级教育技术培训计划
①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学校全体人员更新观念,从行为上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新认识,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②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请专家作讲座,为教师讲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挖掘校本培训资源,针对使用中的具体问题,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应用软件使用及功能的培训。
求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或者案例!!!
在开始今天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与方案的分享之前,笔者想首先推荐各位经理人看一本企业文化方面的经典著作:《企业文化必读12篇》。
为什么要先推荐书?
因为在笔者从事企业文化相关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大多数管理者严重缺乏企业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这直接导致很多工作无法有效展开,企业文化建设最终无法落地实施。
《企业文化必读12篇》这本书可以很好地帮助管理者建立起对企业文化的整体认知以及能够诱导管理者系统地学习与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全流程。相信这比任何方案或案例都来得更直接、更有效。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与传统书籍不同,仅能从其官网购买,可自行百度书名。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发展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 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并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对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 企业”理念的践行。
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形象力与核心竞争力,从而营造“企业有生气、产品有名气、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的良好发展环境。
由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往往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因此需要具备完善的方案。我们在此以某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为例,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当然,案例只 是一方面,若要系统地学习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笔者还是要推荐大家多看一些类似《企业文化必读12篇》一类的经典企业文化教材。
1.总体目标
建设企业文化的总体思路是为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完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涉及的目标要求。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总体思路为:主攻精神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推进行为文化,提升物质文化。
主攻精神文化,主要是通过全员讨论企业文化,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形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从而塑造企业的“灵魂”。规范制度文 化,主要是建立规范的、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加大制度文化建设力度,使之导入科学化管理轨道,从而有效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管理 的科学化水平。推进行为文化,主要是大力推进5s”行为管理标准,建立并完善《员工行为规范》,并抓好推进与落实。提升物质文化,主要是运用物质形象建设 手段,营造企业整体文化氛围,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
2.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符合企业个性化需要的文化体系,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
3.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
企业要把人视为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尊重人、理解人激发人的热情,开发人的潜能,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有凝聚力。因 此,企业要力争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员工参与,每一项政策都要力争获得广大员工的认可,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相互交融的和谐局面,实现员工价值与企业发展的有 机统一。
(2)讲求实效。
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切合实际,符合企业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形式主义,要实事求是地推进企业文化的塑造,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体系,确保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大要素协调发展,注重实效,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发展服务。
(3)领导率先垂范。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者与管理者务必率先垂范,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家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理念的生 活,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缔造者、推行者。因此,要确保企业文化的贯彻和落实,企业的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树立榜样,努力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依靠全员的力量建设企业文化。
(4)突出特色
通常情况下,企业文化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鲜明特点的管理文化,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营造出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能够促进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健康发展的,具有本企业自身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5)系统运作。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战略型的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为此,企业要有长远的时间观念。企业文化是为企业“铸基”和“铸魂”的工程,因此它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运用系统性的思维,搞好整体设计,分步推进、分层次落实,最终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6)追求卓越。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曾说过,企业文化的立意务必要高。诚然,企业文化从整体上追求卓越,会在无形中激励广大员工追求卓越、崇尚革新、与时俱进,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4.目标要求
企业的目标规范通常分为远期、中期、近期进行规划,并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整体推进、系统运作,从而构建一个切合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体系,并把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使之成为企业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其中,物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制度文 化体现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并影响企业行为;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管理信念、用人之道等,并成为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准则。
5.推进方法
(1)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从总体上抓体系,在推进中按步骤,在实施中做到实用和有效,并配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整体向前推进
(2)由于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甚至存在模糊认识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做好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确保企业文化在全体员工中得以贯彻和执行。
(3) 建立并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明确负责人、主管部门及工作人员,形成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 体系,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行考评和奖惩。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有效的考评机制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性与制度性保障,也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扎实推 进奠定基础。
6.实施步骤
我们要积极归纳、提炼与充实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采用各种形式,广泛动员,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企业文化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对企业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管 理者进行企业理念、行为规范的培训;同时,通过策划大型活动、广告宣传、公关策略等方式,大力展示企业形象及企业文化。
最后,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性的战略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需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予以及时、必要的调整,从而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篇1
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均衡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纷纷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在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上出主意想办法。然而,设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配套培养机制、发挥培训作用的企业中,往往集中于大型企业。此次调研的58家中小民营企业中,18家设置了专门人才管理岗位,但缺乏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4家虽然进行了会议研究和培训安排,但随意性强,绩效不明显。整体上看,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虽然近年来意识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重使用、轻培养”意识潜在,加之规模小、人员少、精密化技能含量低,一些企业在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上不愿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减弱了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力度,企业人才培养“缺腿”现象普遍存在。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达到企业发展目标,在企业内部以及与社会培训机构、院校之间建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制度,实施较为稳固的培养路径和方式。经调查,58家宁夏中小民营企业中,13家没有人才培养计划,占22.41%。人才培养计划的缺失,反映了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的弱化,折射了人才培养要素的欠缺性和运行模式的松动性。当前,由于一些企业缺乏专业化的人才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人才培养工作起点低,对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够健全,培养方式单一。由于受家族观念的影响,部分企业对家族外的员工“不放心、不敢用”,尤其在一些重要岗位上任人唯亲,注重在“圈内”提拔人才,人才培育受众率低,缺乏系统完善的培养、使用、评估制度,导致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形同虚设。
(三)人才培养内容不够丰富
近年来,宁夏连续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人才培养的文件规定,旨在加大政策保障和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动力。然而,在人才培养中,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着与实际岗位结合不紧密、培训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比如,在培训着力点上,注重员工职业技能的传、帮、带,忽略了与之相关联的理论知识教育与学习。客观上讲,员工缺少理论知识的涵养,其认知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职业技能创新发展的后劲也相对不足。在培养的层次上,一些小作坊化、小经营化、小生产化企业需要的人员少,技术含量低,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加之受“大众创业”形势的影响,其生存压力加大、经费周转困难,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在“不想组织、不愿组织、无力组织”人才培养的现状下,企业迫于发展需要,重视管理层忽略员工层、重视技能层忽略战略发展层,致使企业人才培养层次不高,组织结构亟待健全。
二、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效路径和方法
2015年3月9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出台,释放了支持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信号。中小民营企业众创的路径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抓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推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一)多点支撑,搭建人才培养体系运行平台
从理论上讲,平台是指一种基础的可用于衍生其他产品的环境。具体至中小民营企业人才建设领域,就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制度,规范培养运行机制,搭建人才培养的软资源和硬件设施支撑平台。一是建立培训机制。要着眼宁夏经济转型新形势,加大中小民营企业高技能人才项目建设,坚持收(统一培训)、放(学校带教)结合,进一步拓展集中培训、个别选训、分批轮训渠道。尤其在统一培训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强化员工自我学习意识,提升岗位实践能力,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素质保障。二是完善运行机制。政府要引导企业灵活运复合型人才、宽口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在制定培养目标、规格上下功夫,在实施整套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上抓创新,在规范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和路径上见成效,确实做到放权不越权、放手不撒手、给力不制约,彻底杜绝人才培养“无组织”状态。三是健全落实机制。企业要应用胜任力模型,为希望培养的人才建立明确的判定标准,并据此选定潜在的培养对象。要将人才培养的工作转化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任务,指定任务负责人,加强检查督促,确保人才培养工作落地生根。
(二)多线连接,构织人才培养生态网络
将生态网络理念融合于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就是要把员工作为企业建设的主体,夯实素质支撑“软实力”,增强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多集中于专业、通用、创新、技能型人才,“软实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网络的构建。为此,要深化内部培养的“线”,企业要自觉解脱“不愿花钱培养人才”思想的桎梏,主动破解培养制度不规范、培养机制不健全的瓶颈。尤其针对员工队伍结构不稳定、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要将职业技能培训拓展至企业发展历程及前景、战略目标、企业文化、工艺流程、目标考核、安全操作等范畴,使其在了解企业发展内涵中、提升专业技能中,激发爱企建企情感,夯实中小民营企业人才基础。要延伸外出培养的“线”,中小民营企业要改变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发展现状,积极与地方政府、职业院校搭建沟通桥梁,共商人才培养,共育优质人才,鼓励员工走出去“看世界”,为本职工作“加油”“充电”,进而扬好工作之帆,增强素质涵养。要嫁接岗位轮换的“线”,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开展岗位交流活动,使员工在帮思想、帮学习、帮技能活动中,为企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增添正能量。通过编织内部培养的“线”、架构外出培养的“线“、生成岗位轮换的“线”,力促人才培养生态网络的生成与运用。
(三)多面契合,建立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企业人才建设,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格局的构建。近年来,宁夏坚持“抓大扶小”、“抓大促小”,发展壮大中小企业。然而,由于发展方式粗放、抗风险能力较差、人才短缺等问题客观存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为此,要在站在构建人才培养大格局的角度,切入员工选拔和激励机制的“面”,将人才培养作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固本工程,抓平台、抓研发、抓投入,确保人才培养思路与“四个宁夏”建设相吻合,培养进程与企业转型发展相同步,培养路径与产业优化升级相合拍,进而外扩优秀人才增量,内增人才培养存量,形成培养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格局。并联人才培养评价的“面”,坚持多与、少取,人才培养保障政策、环境、服务多管其下,并将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纳入人才培养轨道,列入地方和企业发展规划,找准抓手,重点突破,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规范运行的保障、运行、评价格局。融入整体育人的“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企业梦”融入人才培养,建立常态化培养格局,为人才的塑造、企业的发展打牢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为企业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保稳定发挥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篇2中国建设银行现已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各级境外机构251家。随着境外业务不断拓展,机构数量逐渐增加,小语种人才成为建设银行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度校园招聘拟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家分行招收小语种专项人才。现将有关培养计划说明如下。
一、培养对象
符合《中国建设银行境内分支机构2018年度校园招聘公告》的基本条件且主修语种为葡萄牙语、波兰语、印尼语、越南语等四个语种的2018年度应届毕业生。
二、入围条件
除以上标准外,小语种专项人才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有志于投身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发展事业,愿意到官方语言为主修语种国家工作。
(二)须为相关语种专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使用该语言正常开展工作;
(三)有该语种国家留学经历及拥有语言等级证书者,或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者,或具备金融、经济、财会、IT等专业背景者,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三、工作安排
(一)工作地点
北京、上海、广州及对相应语种的境外机构。
(二)培养方式
小语种专项人才通过校园招聘相关流程被正式录取后,需与所录用分行签订劳动合同和专项培养协议,由录用分行根据总行统一的培养计划进行培养,促使小语种人才加速成长为熟悉银行业务的专业人才。
员工在达到培养要求后,根据工作需要和培养情况,需服从总行统筹安排择优外派至相应语种的境外机构工作。
四、其他说明
“小语种专项人才”培养计划的招聘程序与校园招聘整体安排一致,由总行统一组织,在面试测评等环节中将安排小语种专业能力测试。
凡有志于参加“小语种专项人才”培养计划的应聘者,请应聘北京市分行、上海市分行或广东省分行的“小语种专项人才”岗位。报名流程参见《中国建设银行境内分支机构2018年度校园招聘公告》。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篇3学校自一九九二年一月四日实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以来,我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为进一步加大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名师英才工程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十·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学校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十·五”期间继续实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现就选拔培养拔尖人才工作重新规定如下:
一、培养目标
学校通过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的实施,力争用5年的时间选拔出80名左右年轻的优秀人才作为“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学校重点建设的各学科领域都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且使他们都成为本学科领域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从而保证我校重点建设的各个学科能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二、选拔条件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科学民主的治学作风。
2、团结容人,有与同代人及隔代人合作共事的品格和献身教育、献身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
3、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开拓创新,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
4、掌握两门外语,其中一门能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
5、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事教学活动。
6、具有博士学位,职称为副高职以上。
7、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8、在具备上述各项条件的'同时,还须具备以下任意两条:
⑴ 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发明创造、教学成果)三等奖以上1项或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项或省部级三等奖2项。以上各奖均应是获得证书并在课题中承担主要任务者。
⑵ 近5年独立撰写并正式出版有学术价值的专著或主编过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批准出版的本学科全国统编教材1部。
⑶ 近5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在国内本学科领域最具权威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或所发表的论文有一篇被sci收录,有3篇被ei收录的。以上所发表的论文要求本人必须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⑷ 在国际学术机构担任职务;或在国内一级学会担任理事以上职务者。
⑸ 已经或正在使用双语进行教学者。
⑹ 近5年是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的主持人,其个人独立支配的科研经费在10万元以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项目,个人独立支配的科研经费在5万元以上者。
⑺在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中成绩显著,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做出突出贡献并被国内同行一致认可者。
三、选拔程序
选拔拔尖人才必须按以下程序进行:
1、根据选拔条件,个人提出申请并填写《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登记表》,学科或专业进行民主评议,然后由所在学院按照条件要求组织专家进行初评。
2、各学院经过初评产生的候选人要向学校人事与专家工作处提供《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登记表》、代表其学术水平的论文、著作以及鉴定证书、获奖证书、课题立项说明书等有关佐证材料。
3、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候选人在规定时间按规定要求要向评审专家汇报个人学习经历、工作业绩以及科研等情况,并阐明自己近3年的学术计划。同时还要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
4、评审会专家评议讨论并投票表决。
5、学校对专家评审通过的人选进行公示。
6、学校批准公布。
四、选拔范围
拔尖人才选拔的范围包括学校规划确定的所有学科和专业。同时,学校特别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领域里寻找新的生长点。凡近年来在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领域内有较为深入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符合上述选拔条件的,也可以按程序申报。
五、支撑条件与组织管理
1、为确保此项计划的顺利推进,学校将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东北林业大学名师英才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抓这项工作,由下设在人事与专家工作处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2、学校为确定的拔尖人才提供如下支持条件:
(1)为每位拔尖人才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
(2)拔尖人才每月享受特殊贡献津贴100元。
(3)学校每年为拔尖人才提供1~2次参加国内重要学术会议的差旅费用。
(4)每年为拔尖人才提供500元书报资料费补贴。
(5)为每一位拔尖人才指定一名导师。
(6)对拔尖人才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学校优先予以考虑解决。
3、对拔尖人才的任务要求:
拔尖人才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必须完成下列科研任务:
⑴每年必须在东北林业大学中文学术期刊目录a类所规定的杂志中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或在国外著名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1篇。上述发表的论文要求均应为第一作者,且必须是以东北林业大学名义发表的。
(2)3年内必须申请获得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且本人必须为第一主持人,个人可独立支配科研经费在10万元以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经费在5万元以上者。
(3)5年内必须出版一部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或获得一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4、学校的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两年进行一次评估。完不成规定任务指标,经评估低于三分之二票数者,将取消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资格,不再享受拔尖人才各种优惠政策。
5、拔尖人才在下面情况下将不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继续培养:
(1)经民主推选并经组织批准为学科带头人;
(2)年龄满45周岁;
(3)有严重的学术腐败问题和学术制假者;
(4)由于种种原因不宜作为拔尖人才继续进行培养者。
6、实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是我校在新世纪之初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重大举措。各个学院要高度重视,千方百计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工作环境,并且要注意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积极参加所在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安排他们到一些重要岗位上去锻炼,以增长他们的才干,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要积极为他们出国考察、访问及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创造条件,特别是要积极推荐他们到有关学术团体中担任职务,提高他们在国内的知名度。
;如何撰写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申请书
一、
建设目标
通过案例库建设,带动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我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2014年学校计划立项建设10个研究生课程案例库。
二、
建设内容
(一) 案例库建设以课程为单位,范围包括我校所有研究生现有培养方案中适宜采用案例教学的专业课程(含专业学位和专业选修课程)。
(二)案例库建设中所涉及的案例应符合典型性、客观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成果应该能够在课程教学中运用,并可在相关专业范围内共享。
(三) 每个案例库中至少应包含20个案例,改编、引进或购买的案例可进入案例库,但应注意避免引起版权纠纷,其中原创性案例不少于8个。
三、
项目申报评审
(一)案例库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申报,项目负责人(及其申报团队)须在相应课程的实践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讲授过所申报的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效果良好,熟知案例教学基本规范。
(二)项目评审
4月2日前,项目负责人填写《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案例库建设项目申报书》(见附件一)交相关学院;4月4日前,学院审核签章后交研究生院培养处实践管理科,电子文档同时发送至shixzhang@whut.edu.cn;4月11日前,研究生院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确定立项建设项目。
(三)资助经费及其构成
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30101 专业名称:法学(Law)
二、所属一级学科
代码:0301 名称:法学
三、培养目标
法学本科教育要培养系统掌握当代中国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法律事务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技能,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具有较强法律意识,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尤其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掌握法学的基本知识,具备法律职业的基本素养,受到良好的法学思维和法律事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法律事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3、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法学分析方法和技术。
4、正确解读我国现行法律和党的现行政策。
5、具备法律事务所需要的良好语言表达和表述能力。
6、具有较强的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7、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学、历史、社会学等知识。
8、具有法律职业所需要的良好职业道德修养。
9、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五、主要(核心)课程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劳动法学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实习、法律咨询、专业讨论和辩论、参与法律援助、社会调查、模拟审判、法律诊所教育等。
七、学制和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学分要求:最低学分152学分。八、毕业条件
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包括各实践环节(公益劳动、军训、社会调查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合格;须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取得相应成绩;须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水平(或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五级水平)考试并取得证书;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水平;体育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九、学位授予
经审核,符合《青海民族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十、学分计算
1、课堂教学。普通理论教学(含实验教学)课程18学时计1学分;公共外语课程24学时计1学分;体育课、计算机上机课36学时计1学分。课时换算为学分时,四舍五入,小数点后不保留数字。
2、实践环节。以教学周数为基数,原则上每周计1个学分。
3、课外学分:(1)阅读专业书籍20本计1分。(2)听学术讲座20次(不限法学院组织的.)计1分。(3)社会调研2次并写出两份调研报告计1分。(4)《学生课外学分登记册》中课外学分登记要求核算记载的其他计1分。
十一、学分(学时)构成
1、总学分、课堂教学总学时构成
课堂教学学分(学时) 实践环节学分 课外
学分 总学分 课堂教学
总学时
理论教学学分(学时) 实验教学学分(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132 2496 16 4 152 2496
2、课堂教学学分构成
必修课学分 选修课学分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限选课 任意选修课
专业任选课 公共任选课
41 57 14 10 10
十二、课程设置流程图
十三、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课内学时 周学时分配
学时 讲授学时 课内实践学时 实验(上机)学时 设计学时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第四
学年 备注
1 2 3 4 5 6 7 8
14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随机
课
堂
教
学 必
修
课
程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1 56 42 14 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1 72 54 18 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1 72 54 18 3+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1 54 36 18 2+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2 28 28 2
就业指导 1 18 18 1
英语 11 272 272 4 4 4 4
计算机基础 4 92 46 46 4 2
体育 4 136 136 2 2 2 2
普通话训练 2 36 36 2
大学语文 2/0 36/0 36/0 2 二选一
写作 2/0 36/0 36/0 2
军事理论 1 14 14 1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 41 886 790 68 46
专业课程 法理学 4 56 4
宪法学 3 42 3
中国法制史 3 54 3
刑法学 7 126 4 3
民法学 7 126 4 3
刑事诉讼法学 3 54 3
民事诉讼法学 3 54 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3 54 3
国际法 3 54 3
国际私法 3 54 3
国际经济法 3 54 3
劳动法学 3 54 3
环境与资源法学 3 54 3
知识产权法学 3 54 3
经济法学 3 54 3
商法 3 54 3
必修课程合计 57 998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课内学时 周学时分配
学时 讲授学时 课内实践学时 实验(上机)学时 设计学时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第四
学年 备注
1 2 3 4 5 6 7 8
14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随机
课堂教学 选修课程 专业限选课程 法律文书 2 36 2 2 学生在所列科目中选修14学分即7门课
犯罪学 2 36 2 2
房地产法 2 36 2 2
婚姻法 2 36 2 2
物权法 2 36 2 2
合同法 2 36 2 2
外国法制史 2 36 1 1 2
西方法律思想史 2 36 1 1 2
金融法 2 36 2 2
证据学 2 36 2
专业限选课程合计 14 252
专业任选课程 犯罪心理学 2 36 2 学生在所列科目中选修10学分即5门课
中国法律思想史 2 36 2
刑事法律诊所 2 36 2
民事法律诊所 2 36 2
公司法 2 36 2
证券法 2 36 2
税法 2 36 2
法文化 2 36 2
民族法学 2 36 2
法律职业道德 2 36 2
监狱学 2 36 2
侵权行为法 2 36 2
外国刑诉 2 36 2
专业任选课程合计 10 180
全校公共任选课程合计 10 180 √ √ √ √ √ √ 见全校公共任选课一览表
选修课程合计 34 612
课堂教学总学分(学时)合计 132
实践环节 军事训练 2 2周 √
毕业实习 6 6周 √
毕业论文(设计) 6 6周 √
公益劳动 2 √ √ √ √ √ √ √ √
实践教学合计 16
课外学分 4 √ √ √ √ √ √ √ √
总合计 152
备注:实验教学学分(学时)计入课堂教学学分(学时),但在计算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占总学分(学时)的比例时,其学分(学时)作为实践教学学分(学时)计算。
十四、法学专业必读及推荐阅读书目
(一)刑法、刑事诉讼法应读书
序号 书名 著者 出版社 版本
1 刑法适用总论 陈兴良 法律 2001
2 刑法的启蒙 陈兴良 法律 2003
3 外因刑法纲要 张明楷 清华大学 2002
4 刑法的精神与范畴 曲新久 中国政法大学 2003
5 论犯罪与刑罚 (意)贝卡利亚 中国方正 2004
6 犯罪通论 马克昌 武汉大学 2002
7 环境刑法学 付立忠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
8 刑法肄言 高铭喧 法律出版社 2004
9 刑法哲学 道格拉斯N?胡萨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10 腐败控制论 陈卫东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
11 刑事诉讼原理与改革 谭世贵 法律出版社 2002
12 刑事诉讼:控、辨、审三人谈 张年 姜伟 田文昌 法律出版社 2001
13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 陈瑞华 中国人大出版社 2000
1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杨宇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15 沉默权制度研究 张长永 法律出版社 2001
16 变革社会的程序正义——语境中的中国刑事司法改革 万毅 中国方正 2004
17 刑事证据制度理论 沈德咏 法律 2002
18 司法公正观念源流 高其才 肖建国 胡玉鸿 人民法院 2003
19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陈业宏 唐鸣 商务印书馆 2000
20 西方五国司法通论 方立新 人民法院 2000
(二)民商法应读书
序号 书名 著者 出版社 版本
1 商法基本问题研究 赵万一 法律 2002
2 商法基本问题研究 徐卫东 法律 2002
3 商法研究 徐学鹿 人民法院 2000-2001
4 商事法论集 王保树 法律 1997-2002
5 商事法专题研究文库 王保树 法律
6 商法的改革与变动的经济法 王保树 法律
7 商事人格权论 程合江 中国人民大学 2002
8 公司法原理 刘连煜 中国政法大学 2002
9 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与实践 倪建林 法律 2001
10 公司法:理论、结构和与运作 (加)柴芬斯 法律 2001
11 票据权利研究 赵威 法律 1997
12 中国票据法理论与实务 周天林、沈联合 中信
13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监管 齐斌 法律 2000
14 中国证券监管与立法 郭锋 法律 2000
15 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付启林 法律 2000
16 中国国际私法 黄进 法律 1998
17 国际私法之理论与实际 卢峻 中国政法大学 1998
18 诉讼法论丛 陈光中 法律
19 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 曾宪义 中国人民大学 2000
20 房地产纠纷典型案例评述 陈华杰 人民法院 2004
21 房地产法典型判例研究 房绍坤、王莉萍 人民法院 2003
22 商标权及其私益之扩张 崔立红 山东人民 2003
23 版权侵权认定 孟祥娟 法律 2001
24 海商法案例评析 徐兆宏、朱有林 汉语大词典 2003
25 海商提单法 刑海宝 法律 1999
26 民法总论 龙卫球 中国法制 2002
27 中国物权法研究(上下) 梁慧星 法律 1998
28 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 (日)我妻荣 中国大百科全书
29 物权法 (德)曼弗雷德?沃尔夫 法律 2002
30 债法原理(一、二、三、四) 王泽鉴 中国政法大学 01-02
31 劳动和社会保障仲裁与诉讼 王先林、李坤刚 法律 2002
32 劳动侵权与赔偿 全海洋、王海英 青岛海洋大学 2000
(三)经济法应读书
序号 书名 著者 出版社 版本
1 香港合同法 何美欢 北京大学 1995
2 合同法分则制度研究 易军、宁红丽 人民法院 2003
3 合同纠纷的预防与解决 王宝发 法律 2002
4 新合同法原理 郭明瑞、房绍坤 中国人民大学 2000
5 英国合同法 何宝玉 中国政法大学 1999
6 科兵论合同(上下) (美)A?L?科兵 中国大百科全书 1998
7 欧洲合同法 (德)海因?克次 法律 2001
8 格式合同研究 杜军 群众 2001
9 合同法新论?总则 王利明、崔建远 中国政法大学 2000
10 合同法要义 隋彭生 中国政法大学 2003
11 国际经济法论 何力 上海人民 2002
12 WTO法律的国内适用 孔祥俊 人民法院 2002
13 国际贸易法文选 (英)施米托夫 中国大百科全书 1993
14 国际货物买卖 杨良宜 中国政法大学 1999
15 最新国际货币金融法 赵威 人民法院 2002
16 国际货物多式运输法律问题研究 贺万忠 法律 2002
17 国际投资保护的国际法制 刘笋 法律 2002
18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纠纷案例评析 朱榄叶 法律 2002
19 国际服务贸易法律的多边化与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法制 陶凯元 法律 2000
20 信用证 杨良宜 中国政法大学 1998
21 市场法制论 邱本 中国检察 2002
22 中国经济法学史研究 肖江平 人民法院 2002
23 自由市场与社会正 (美)凯斯?R?孙斯坦 中政法大学 2002
24 探究经济和法互动的真谛 史春际 法律 2002
25 环境侵权法 曹明德 法律 2000
26 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 (美)大卫?D?弗里德曼 法律 2004
27 反垄断法原理 孔祥俊 中国法制 2001
28 环境法 (日)原田尚彦 法律 1999
29 竞争法研究 王晓晔 中国法制 1999
30 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与立法 于安 中国法制 2001
31 金融监管 吴志攀 中国政法大学 2003
32 金融全球化趋势下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 贺小勇 法律 2002
33 WTO与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马卫华 中国人民大学 2002
34 美国银行法 陈小敏等 法律 2000
35 WTO与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完善研究 周辉斌 中国方正
36 财政法新论 杨萍等 法律 2000
37 财税法论丛 刘剑文 法律 2002
(四)法理、宪法学应读书
序号 书名 著者 出版社 版本
1 比较宪法 沈宗灵 北京大学 2001
2 宪法监督论 李忠 社会科学文献 2002
3 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 莫纪宏 法律 2002
4 宪法诉讼原论 胡肖华 法律 2002
5 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龚祥瑞 法律 2001
6 中国行政法学新理念 刘莘、马怀德 中国方正 2001
7 论行政相对人 方世荣 中国政法大学 2000
8 行政权研究 王学辉、宋玉波 中国检察 2002
9 国家、公民与行政法 董炯 北京大学 2003
10 比较行政法 张正钊、韩大元 人民大学 1999
11 行政法的价值定位 关保英 中国政法大学 2003
12 中国走向行政法治探索 应松年 中国方正 1998
13 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 林莉红 武汉大学 2003
14 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 徐晓光 贵州民院 2002
15 民族法学评论 吴大华 华夏文化艺术 2002
16 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教程 徐晓光 华夏文化艺术 2002
17 民族法学讲座 吴大华 民族 1997
18 民族法学通论 吴大华 中国方正 1997
19 法人类学基础 (日)汤浅道男 等 华夏文化艺术 2001
20 少数人权利的法理 周勇 社会科学文献 2002
21 民族区域自治法学 赵秀玲 华夏文化艺术 1990
22 法律文化理论 刘作翔 商务印书馆 1999
23 法哲学范畴研究 张文显 中国政法大学 2001
24 人权研究 徐显明 山东人民 2001
25 法律帝国 德沃金 中国大百科全书 1996
26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认 (奥)凯尔森 中国大百科全书 1996
27 奥本海国际法 (英)詹宁斯 百顿 中国大百科全书 1995
今天关于“本科专业案例库建设方案”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