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帮手网

您好,欢迎访问成人高考帮手网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的创新点怎么写)

2024-11-15 05:10分类: 毕业论文 阅读: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的创新点怎么写)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文章目录列表:

1.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2.农业推广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3.我是学公共事业管理的,要写毕业论文,大家推荐一下什么题目比较好写而且不老套?
4.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核心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5.求“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2000字论文
6.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的创新点怎么写)(图1)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一轮发展时期,针对中国国情提出的一个重大的社会发展主题。与所有的社会一样,和谐社会也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必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决议》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并从四个方面原则上规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决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思想上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但我们也要看到长期以来,一些党员和干部中程度不同的产生了“信仰危机”,有些人怀疑和反对社会主义。国民心态中存在物欲化、粗俗化、躁动化、冷漠化、无责任化和虚假浮夸化等“六大负性倾向”。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经济关系和不同利益的人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多元化的态势,这些都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方面。面对这样一个基本国情,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引导全体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所以,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导向性。其次,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目的在于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开放的,它不是“专制化”或绝对的“一元化”,而是强调对多元价值观的“引领”。它的建设还要从国情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文化应该是多元一体的,充满活力的、具有指导性、包容性和整合性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多元文化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才能最终完成先进文化对消极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批评,以及对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现代化整合。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人。思想道德建设肩负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任务。《决议》中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耻、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我们知道,一个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最能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领域和地方存在着是非、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和蔓延。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掺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税漏税、商业贿赂、行业腐败、不讲信用等现象,成为当前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加强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3、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民族的科学素质,一个国家科学知识的普及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文化氛围。另外,要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单位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积极舆论导向作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互联网等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和舆论氛围,使各类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

4,和谐文化重在创建。《决议》提出: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在创建活动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建和共享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看,和谐文化既不是少数人的精英文化,也不是传统的市井文化,而是先进的,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全民的、大众的、共享的文化。和谐文化创建活动在于全民的积极参与。文化是可以物化的,文化是可以实践的,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在开展文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创造了许多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文明社区活动的具体形式。这些活动大多具有群众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不仅传播了先进文化,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和谐人际关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农业推广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农业的推广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农业推广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推广课程论文篇一:《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纪元,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的发展需求,也进一步遏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推出全新的农业推广体系以此促进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则成为当前社会的关注 热点 。本文就当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进行粗浅的探讨,提出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对策。

 1推广体系的现状

 农业推广体系是我国政府对农业进行大力扶持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体现所在。尤其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格外加强了对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并建成了以 种植 、林业、畜牧、水产、水利、农机化、经营管理化为主推广网络,并形成由上而下的垂直农业推广体系。可以说截止到2014年,我国已经有40多万个村子建立了服务组织,并有10多万个村子组建了专业技术协会与科技示范户。

 2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如若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则如下几点:

 2.1内外部组织管理与任务目标不相符

 我们都知道农业推广体系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现代的农业技术能够尽快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不断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然而现今我国在农业推广体系的内外部组织管理上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无法实现实际任务目标且与实际任务目标不相一致,而这也就造成了农业推广体系难以切实落实,且推广体系与推广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状况。

 2.2市场导向性差且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处于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行政倾向较强,且受到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固有观念的制约,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行为与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正是因此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市场导向性差且与实际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致使真正能够实现的农业创新成果转换率极低,远远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

 2.3农业推广人员与农业推广体系不匹配

 现如今许多农业推广人员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无法与农业推广体系的实际要求相匹配。而农业推广体系内部又缺乏对农业推广人员的严格选拔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农业推广体系无法良好的运转。尤其是部分推广人员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且不熟悉当前的农业市场,因此也无法完成农业推广体系的现代化发展需求。

 3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对策

 我国在农业推广体系上存在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良好运转,因此,不断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去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则尤为重要。

 3.1明确创新目标,把握发展方向

 只有明确农业推广体系的创新目标,切实把握发展方向,才能够促使我国农业推广工作更好的向前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不断的壮大农业推广队伍,并且对各级农业机构进行巩固,尤其是可以在农业推广中采用多元化的服务手段与服务组织,建立新型的国有、民办相结合的农业推广体系,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3.2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俨然已经成为当今进行农业推广的重要主体,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就必须完善以政府为主的农业推广体系。第一,要强化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第二,要改进农业推广方式与农业推广机制,不断拓宽农业推广部门的职能范围,缩短科研成果的推广路径,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第三,做好市场需求的调研工作,切实将农业推广工作落实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之上,并且增加对农业推广的资金投入,在经费上提供充分保障。

 3.3提高个人素质

 进一步强化农业推广人员的个人素质对促进农业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不断加强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的继续 教育 ,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农业推广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应该与实际生产进行紧密的结合,与市场需求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提高推广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民形成自己对市场的实际驾驭能力。

 4结语

 通过对农业推广体系现状与完善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对策粗浅的探讨,希望能够让更多人清楚地认识到,农业推广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不断的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使其满足我国农村的发展需求,满足我国农民对科技的发展需求尤为重要,值得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并对其加强建设。

农业推广课程论文篇二:《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前言

 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但是在实际中,虽然已经推广了一系列的农业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就必须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实现农村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且就农业推广体系来说,其快速的发展有助于帮助农村提高经济收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2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农业推广体系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也就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所以就必须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促进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

 2.1在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推广体系来说,由于采用的是条块共同管理与专业行政区划层设置。因此在进行条块分割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对接,这样也就造成了本位主义严重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农业科学研究与教育推广上自成一体等弊端。也正因为这些因素使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中力量严重不足,虽然队伍庞大,但是却并没有多少实际效果。

 2.2运行机制存在问题

 在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中,受到经济体制影响比较严重,且在运行技术上也以从上至下为主。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就成为了考核农业推广机构重要指标之一。且在人事的管理上也是以资历排列为主。在分配的形式上却实行平均主义,评价的体制上也与服务对象相背离,这样也就造成了服务对象不能及时参与到推广评价中去。而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推广机构与人员的职责得不到保证,这样也就使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效果不高[1]。

 2.3推广经费存在问题

 通过与发达国家相对比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中农业技术的推广经费占据农业总产值的0.8%左右,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技术推广经费则占据在0.4%左右,而我国却只有0.2%左右。也正是因为资金不足,造成了部分农业设施过于老旧。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我国一些推广机构将有偿服务技术排在首位,却并没有考虑到是否对服务对象有利。

 2.4推广人员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存在问题,且在人员的整体素质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也就造成了专业知识无法及时普及,且并不能掌握最先进的信息。其次由于在福利待遇上普遍不高,因此也就出现了留不住人才的现象,这样也就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

 3提高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 措施

 3.1完善管理体制

 只有最大限度地完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因此,在实际中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保证落实 岗位职责 ,同时还要选择专业能力强的人员。也就是说要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方向转变,以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决定招聘的要求。同时还要将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调入到领导岗位,以专业能力强来带动专业能力不足的人员。其次还要做岗位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在保证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以外,要与绩效联系在一起,激发人员的积极性[2]。

 3.2扩大资金的投入

 资金投入不足,是造成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高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在法律上可以逐渐增加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费用,并完善间接的融资体制,大力鼓励私人的投资,设立出专门的技术推广部门,加大对推广部门的投资。或是可以设置专门的推广基金,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构建出完整的资金结构,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最后,要辩证地看待技术推广与经营收入之间的关系,设置出相关的担保资金,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3.3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

 进行农业推广的关键就是要增大推广团队的建设,为了保证推广体制的健全,就必须要加强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在实际中完善考评制度与规范考试制度。选择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加入到农业推广团队中去。同时还要提高推广人员的薪资待遇[3]。

 3.4及时进行技术培训

 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且 文化 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就要不断进行相关的培训,以此来让农民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明确农业推广的重要性。在实际培训中,可以组织农民参加电视讲座或是对农民进行科学宣传,以此来增强农民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

 3.5增强农业市场的建设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市场来说,在市场管理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技术开发跟不上农业形式的发展或是有人利用法律漏洞来获取非法利益等。因此必须要严格规范农业市场,建立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农业市场,促进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3.6政府方面要加强扶持力度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来说,大多属于村级,这样在覆盖的区域上与组织的数量上就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想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就要求政府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4结语

 由上述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却可以通过制定出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必须要做好推广体系的创新工作,以此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推广课程论文篇三:《浅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摘 要]长期以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在为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历史性转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面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以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科技需求,也暴露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不适应新形势的情况和问题。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 问题 措施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教育、科研与农民以及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 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一是机构队伍不稳。部分地方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认识不到位,加之经济条件限制,用于技术推广的专项经费就更少。农技人员交替频繁,往往是兼职其他工作,从事农技推广的时间不多,真正到一线开展农技推广的人员少之又少。出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

 二是工作条件较差。除基本待遇外得不到保障外,推广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尤其缺乏现代化信息设备,无法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无法将农业服务的触角真正延伸到村户,不能障碍解决农民缺技术、少信息、盼服务的难题。

 三是专业素质不高。从总体上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不少,但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近年来乡镇公务员招考工作不限制专业,分到农技推广站的人员大多不是科班出身,这些人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而且由于经费紧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致使其知识越发陈旧老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

 1.2 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错位影响推广效果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科技成果数量不少,但这些成果多不适宜推广应用。当前通常采用?论证立项?研究与应用活动?验收鉴定?自下而上层层报奖?运作机制来肯定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这种机制带来种种弊端:自下而上层层报奖,无形中增加了成果的数量,造成成果数量较多的假象;挤小现有成果进一步推广转化的空间。科技成果必须最终得到生产的检验和认同,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民以取得经济效益为根本取向,对技术要求呈现多样化、高效化的趋势,并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增加有效综合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而现行科技成果以及推广机制偏重于单一技术,对配套集成技术,以及对技术的整体作用和区域效果重视不够;对节本增效、农产品安全及产后加工等技术的应用服务能力较弱,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错位。加之市场、技术等信息不畅,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际效果。

 1.3 农民吸纳新技术的能力不高导致推广难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从宏观上分析,对各式各类农业技术成果的需求巨大、迫切,但从各地推广实践微观看,真正具有采纳应用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需求?并不高。一是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特别是无形技术 方法 类成果的推广应用,要求采用者一般应具备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原理和严格的操作技术,而现阶段实际是仅有少量科技带头户具备这种能力,多数农民尚不具备。二是创新技术的采用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小规模经营和农业比效效益较低及其他负担较多的多重压力下,多数农民由于资金薄弱,仅能采用一些效益显著、见效快的物化类技术成果,而对一些见效慢或投资大的高新技术,仅有采纳的欲望,但缺乏购买使用能力。

 1.4 农业生产分散使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增加

 我国农业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型小农经济,农户经营规模小,生产分散。进入城镇从业的农户大多数仍倾向于保留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出去的比例很低。对于土地种植种类、耕作方式等方面,每个农户都有其充分的自主权。这种由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小规模农业经营问题,不仅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效益的形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技成果的大规模推广和转化的成本,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严重制约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业生产高度分散,农户各自为政,加之村委会组织功能弱化,农业技术推广更是缺乏有效的 渠道 。

 2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2.1 发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不可替代的公益性职能,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 经验 。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和进行机制创新,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政府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三定?工作,逐步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增强为农村科技服务的能力,保障各级推广机构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

 2.2 保障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是为政府和广大农民服务,以社会效益为主,各级政府应依法保障公益性推广工作的基本经费。一是保障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和办工经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集中可能的财力、物力,加强推广体系的硬、软件建设;二是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并制度化地逐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份额,加大对一些公益性的推广工作的实施规模和支持强度;三是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技术服务、产业化经营和信息服务能力,以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

 2.3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对接机制

 首先要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成果评审制度。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农业动物、植物新品种纳入专利范围,鼓励研究单位研制生产更多实用的科技产品,解决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局面。对一些研究与开发示范相结合的科技项目和以开发性为主的科技项目,在鉴定评奖过程中可考虑将创新技术和经济效益分离开来,或加大创新部分权重,降低已获效益权重,增加成果的实用性,促使产生更多的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实用技术。其次要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一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促进农业技术转让。二是要广泛采取市场化激励手段,创新推广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2.4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农业技术推广离开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作为首要目标。一方面,加强技术培训,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农民技术培训要注重层次性和实用性。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区、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结束语

 我们要发展多样化的推广方式与全方位的服务领域,完善农业技术市场,让农民逐渐成为推广活动的主体;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用国际惯例改革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等,从法律上!体制上!机制上!管理上全方位地改革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1] 高启杰.中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107-111.

 [2] 范伟杰,张华.新形势下中国农业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0,(11):2-3.

猜你喜欢:

1. 农业推广成功案例

2. 农业发展论文范文

3. 浅谈农业推广毕业论文范文

4.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毕业论文

5. 养殖技术与推广论文范文

6. 农业科技创新专科毕业生论文

我是学公共事业管理的,要写毕业论文,大家推荐一下什么题目比较好写而且不老套?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1. 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个案分析

2. 论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公共导向

3. 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

4. 公共物品中的技术构成分析

5. 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理念

6. 城市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证研究

7. 电子政务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

8. 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研究

9. 城市景观环境和谐发展的政策研究

10. 当代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

11. 中国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的特色问题研究

12.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贡献

13.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困境分析

14. 政治理念与行政体制改革

15. 行政伦理的反腐功能析要

16. 再造理论与城市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

17. 构建现代农村社区商业网络的思考

18. 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探究和谐社区的创建

19. 社区组织角色、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建设

20.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2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

22.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新探

23. 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自治问题初探

24. 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与城市社区自治

25. 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

26. 社区财务模式的设计及其选择研究

27.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

28. 公共事业规制与竞争制度模式

29. 浅谈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制改革

30.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31.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32.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

33. 行业型网络传媒及其经营管理

34. 中小城市文化事业机构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

35.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途径研究

36. 公用事业单位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研究

37. 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38. 当前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探讨

39. 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40.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41.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42. 试论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

43. 试论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

44. 中外公益性组织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45. 中介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46. 公共事业单位的品牌管理研究

47. 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关系探析

48.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49. 公共事业管理中政府失灵现象研究

50. 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51. 城市交通管理的民众参与研究

52. 城市居民公共意识调查研究

53. 城市社区经营问题研究

54. 公共管理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

55. 区域公共利益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56. 文化公共管理与现代文化产业组织运作

57. 事业单位的流程再造及其组织变革

58. 自我管理团队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59. 公共政策评估中的问题及对策

60. 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

61. 公共政策执行梗塞问题研究

62. 公共政策的多源流框架研究

63.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64. 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基础

65.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社会工作介入

66. 论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管理

67. 城市“低保”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

68. 社会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

69.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70. 论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

71. 行政程序的法律价值

72. 试论行政不作为及其危害

73. 行政补偿概念刍议

74. 论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完善

75. 我国地方政策制定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76. 浅谈“政府上网”

77. 论选人用人方式的创新

78. 关于建立行政机关激励竞争机制的对策研究

79. 公共权力腐败的成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80. 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81. 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机构改革难点及对策探析

82. 西部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研究

83. 城市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

84. 政府行为失范及其约束机制建立

85. 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信用的关系分析

86.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87. 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与市场化改进

88. 非盈利性组织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89. 论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

90. 政府财政教育投入比较分析

91. 第三部门发展与政府改革

92. 试析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人本原则

93. 试论激励机制在中国公务员制度中的确立与作用

94.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思考

95.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96. 当代行政领导者的创新能力研究

97.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

98. 村民“自治”问题研究

99. 浅析企业团体意识的培育

100. 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101. 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

102. 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103. 地方政府竞争及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104. 公共财政体制研究

105. 信息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利用研究

10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研究

107. 第三部门(NGO)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108. 公共伦理对于构建廉洁政府的意义

109. 试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新农村的建设

110. 试论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

111. 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分析

112. 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11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114. 政府治理模式创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15. 浅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116.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或宪政主义)去向的理论渊源和发展

117. 政治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118. 当前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研究

119. 税费改革对乡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能力的影响研究

120. 权力腐败中的59现象研究

121. 我国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2.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23. 居民小区中的物业管理问题探析

124.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新型社区管理

125. 浅谈集体上访的原因及对策

126. 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127. 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28. 浅谈政府机关的行政自由裁量权

129. 浅谈入世背景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30. 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

131. 当前人力资源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分析

132. 浅论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133.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134. 浅谈儒家道德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135. 浅析企业服务品牌的创建问题

136. 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管理

137.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人事管理的启迪

138. 浅析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流失问题

139. 浅论加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

140. 试论电子政务的实施对推进政府作风建设的影响

141. 浅析我国政府的信用建设

142. 浅谈如何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塑造企业文化

143. 社会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

144. 浅析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45. 浅析企业绩效考核中的问题及对策

146. 浅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47. 浅谈社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148. 公共行政人才资源开发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149. 浅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150.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151. 儒家文化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

152. 企业危机公共关系管理研究

153. 浅谈当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154. 浅析团队沟通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55. 浅析我国法治进程中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156. 浅析企业执行力

157. 浅谈“公推公选”的目标定位

158. 论官员问责制

159. 浅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60. 乡镇合并后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61. 浅谈有奖发票制度的完善

162.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中国近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及启示

163. 经营城市及政府在其中的职能定位

164. 浅谈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

165. 浅谈民营企业领导者的授权艺术

166. 浅析我国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角色定位

167. “两委会”的矛盾及其对策

168. 基层政府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169. 浅谈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

170. 浅谈组织目标的制定

171. 农村养老主体问题探悉

172. 浅谈我国的行政区划

173. 浅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174. 论我国社会救助的不和谐——低保户的骗保行为

175. 论当代企业推行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6. 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177. 我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程序分析

178. 电子政务—我国政府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179.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增收

180. 浅析政府在GDP与国民收入增长关系中的作用

181. 对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及管理现状的反思

182. 浅析我国政府网站建设

183. 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

184. 浅析企业危机管理

185. 浅谈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

186. 从“鸡鸣狗盗”浅谈企业用人之道

187. 浅论农村税费改革

188. 农村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困境与对策

189. 浅谈领导者的能力素质

190. 论在科学发展观下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191. 试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

192. 企业公共关系沟通模式与价值分析

193. 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194. 执政能力建设与提高行政效率探讨

195. 政府行政效率与行政成本分析

196. 公平和效率与政府责任的探讨

197. 行政绩效初探

198. 公平和效率与政府责任的探讨

199. 论我国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200. 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探析

201. “守夜人”角色与政府主导型之辨

202. 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向

203. 论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204.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205. 地方代表大会对政府的法制监督研究

206. 论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政府公关的必要性

207. 政府公关对搞好政民关系的意义探讨

208. 中外政府经济职能比较研究

209. 城市公共企业评价(或改革)探讨

210. 论电信市场的政府管制

211.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研究

212. 我国行政监督的回顾与思考

213. 各国行政监督比较研究

214. 西方行政改革的研究

215.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

216. 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利益整合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217. 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要素分析

218.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探讨

219.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研究

220.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医疗卫生管理(基础教育管理、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22. 我国村民自治组织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23.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分析

224. 关于中国农民“离土”问题研究

225. 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226. 试述农业保护政策

227. 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比较研究

228. 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研究

229. 试论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

2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思考

231. 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232. 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焦点与对策研究

233. 论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34. 浅议行政听证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235. 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理论探讨

236. 论社会转型的挑战与我国行政协调机制的变革

237. 当前我国行政机制的生态平衡分析

238.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行政管理理念创新探析

239. 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对策思考

240. 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管理创新探讨

241. 论政府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

242. 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43. 拯救“志愿失灵”

244. 培育志愿精神,奠定公共事业组织发展基础

245. 牵手合作,共建和谐——市场经济添加下准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

246. 优化制度环境,发展公共事业

247. 公共责任监督机制研究

248.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249. 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研究

250. 社会团体治理结构研究

251. 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对策思考

252. 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管理创新探讨

253.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行政管理理念创新探析

254. 政府行政效率与行政成本分析研究

255. 公共决策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

256. 论我国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257. 执政能力建设与提高行政效率探讨

258. 政府公关对搞好政民关系的意义探讨

259. 公共事业民营化问题研究

260. 中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讨

26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与发展

262. 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初探

263. 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264. 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机制初探

265. 国家公务员制度考核研究

266. 强化公务员绩效考评的思考

267. 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268. 以人为本在国家公务员管理中的作用

269. 论公共部门内部治理中的公平问题

270. 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思考

271. 中国的公民社会建设问题探讨

272. 论社会转型的挑战与我国行政协调机制的变革

273. 当前我国行政机制的生态平衡分析

274. 以企业精神打造公共事业组织

275. 试论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76. 提高企业培训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277. 管理者开展有效沟通的路径研究

278. 人力资源的战略与规划关系分析

279. 浅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有效激励

280. 民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281. 人力资源之招聘分析

282. 现代企业绩效考核低效之成因分析

283. 论人力资源的柔性化趋势

284. 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对策研究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核心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部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内涵一是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属性;二是以建立和谐农村社会为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三是设计和勾画了包括农村经济、行政、管理在内的新体制;四是把农业定性为朝阳产业,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得到发展提升;五是强调新农村建设主体是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根本;六是倡导农村社会生活的精神文明新风尚。因此我们必须统一认识,重点把握。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

二、正确认识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

根据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要求,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短缺。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面积由19.51亿亩减至18.37亿亩,是世界上耕地资源消耗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二是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许多地方农业生产方式仍停留在传统落后的人力和畜力水平上,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45%左右,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30%左右;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到四成,配套率不足七成。低中产田的比例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 ;四是承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弱。去年气候条件是近几年最好的,但因灾造成的粮食损失还有600亿斤。一些农产品的价格不稳定,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农民增产不一定增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2,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一是农村有些地方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另外,不可降解的农用地膜也加重了污染。二是地表结构破坏严重。许多农村乱砍滥伐,无限度垦荒、放牧,无序开采矿产资源,使地表结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三是空气、水污染加剧。污染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

3,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开拓创新精神不强。一是农民思想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和新农村的要求差距甚远。二是绝大部分农户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观念陈旧、腐朽,对新农村建设缺乏激情,甚至有抵触情绪。三是科技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弱。据有关资料,在2005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0%,初中文化程度占6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8%。四是农民市场意识薄弱,诚信意识欠缺,协作、合作意识不强,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4,农村增收渠道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是由于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农民收入近80%来自农业。近年来,由于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四是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五是由于劳动力在技能素质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突出。

5,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因病致贫人家仍然普遍存在。二是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落后。三是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四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普遍没有开展。

6,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干部群众思想观念陈旧。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的错误倾向。二是封建陋习随处存在。旧有的思想观念仍在作怪,失信毁约、封建迷信等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丑陋现象沉渣泛起。

7,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党员、干部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渴望致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四是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仍然存在,村支两委普遍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五是村民自治流于形式的问题较为严重。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以活跃农村文化,完善村民自治为重要目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把广大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重要的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就是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发展生产力,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为实现这一目标:一要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和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更新;二要搞好山区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三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防治土地污染;四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特色农业,培植主导产业,扩大规模饲养、建设基地种植;五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突出精深加工,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挥农业生产的最大效益;六要积极发展包括乡镇企业和服务业的农村其他产业,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带动力。

2,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四要发展各种农业产业中介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五要培育特色农业产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3,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也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因此,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稳定传统种植业增收。重点在优质、高产上下功夫;二是通过优化布局、提高基地产出效益来增收;三是发展庭院养殖、种植增收;四是发展加工业增收;五是通过外出务工增收;六是将党的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身上,让农民切实得到实惠;七是通过减负增收。对农民而言,减轻了负担就等于增加了收入;八是依靠农业科技增收。广泛推行高效适用技术,为农民提供各类种养经营信息,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九是依靠扶贫开发促进增收;十是要改革和创新机制,认真执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现农民增收。

4,加强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劳动效率和收入水平。为了培育新型农民:一要加强基础教育,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二要加大财政的扶持,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三要整合城乡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四要加强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五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本领,促使其外出打工人员顺利实现由“苦力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逐步增加务工收入;六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自觉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七要培育创业型农民,政府应着力营造农村的创业环境,对农民创业给予优惠政策,同时广泛吸引各类非农人才到农村创业。

5,搞好乡村建设规划,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乡村建设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又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不能借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避免出现滥占耕地,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全面整治农村“脏、乱、差”,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新农村。

6,活跃农村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要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二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资,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综合文化站或活动中心,配套跟进村级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三要建立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好村级文艺骨干,劳动之余、节庆假日组织好群众性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四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农村社会新风气。

7,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二是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确保农业旱涝保收;三是加强以集中供水为重点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农民的饮水质量;四是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使城乡电力供应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五是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提高内农村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六是启动实施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七是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落后面貌。

8,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应继续控制农村人口的高出生率,特别是要加强农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只有坚持少生优生,才能从整体上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

(二)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城乡统筹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当前,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结构性矛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一筹划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现阶段,大多数农村经济薄弱,许多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基层政府无力向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自我筹集资金能力差。因此,必须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力度;调整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把建设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完善和强化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支农能力。

2,要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和政策限制,赋予农民平等的公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和公平的发展机会,加快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经济社会体制。第一,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赋予全国公民平等择业和选择居住地的权利。第二,着力培育城乡统一要素市场。第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和模式,逐步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城乡统筹。

3,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严重失衡主要根源在于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且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性不强。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首先必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注重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城乡关联产业就是在城乡有关部门之间存在着投入产出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相应的各种经济联系,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产业。把这些产业规划好、发展好,既加快其增长速度,又提高其经济效益,对于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4,要统筹城乡资源配置。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资源要素是创造财富的物质基础。这几年我国城乡关系出现的新的失衡,二元结构的矛盾更趋尖锐,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乡间资源要素流向不合理,配置不科学。除劳动力资源外,总的倾向是,资源的投入和配置向城市、工业和市民倾斜,而对农村、农业和农田则存在着歧视现象。因此,要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各种资源要素的流向、流量及配置进行统一筹划。针对现状,国家的宏观政策应向处于明显弱势的农业、农村、农民适当倾斜,增加各类资本投入量,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或就业,提高到农村工作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加大对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5,要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重点是统筹解决城乡就业问题,既重视解决城市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又重视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为了改善农民工就业状况,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农民工就业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等等。统筹就业不仅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转移,而且是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就业歧视,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自由合理互动的有效措施。统筹城乡就业要求城市和乡村都要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和小城镇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流动。

6,要统筹城乡社会化服务。重点是要统筹城乡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是要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

(三)坚持生态和环境保护,推进新农村建设

当前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问题。为了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农村环境和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一是加大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力度,恢复生态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二是制定相关国家政策,逐步建设与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改水改厕建设步伐。

2,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要增强各级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抓好农民群众和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在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的贫困地区,人口、环境、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人口素质低下———人口再膨胀的怪圈。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和推广高新农业技术,降低农药、化肥、农膜污染的影响,改善土壤、水体和空气环境质量。

5,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监督,优化乡镇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结构。做好乡镇企业发展规划工作,建立和发展乡镇工业小区。

6,加强生态农业建设,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集约经营管理。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①充分利用生物能,并促使农业排泄物的物理循环转化;②充分利用太阳能,实现农业生产的物质转化;③保护、合理利用和增殖自然资源;④开发农村能源;⑤防治农村环境污染,防止生态恶化;⑥建立农业环境自净体系。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须从以下方面努力: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探索党组织设置的新模式。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提高乡村干部队伍素质。

3,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关系。首先必须扩大党内民主。其次必须动员广大群众的参与,选举出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为保障村民的自治创造良好条件。

4,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严格按照《条例》和《组织法》的要求,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及其它组织的关系,健全和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领导体系,村委会及其它组织要自觉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迈向富裕目标服务。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亘古未有的伟大事业。是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美好明天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乡统筹,坚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发展观。这一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求“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2000字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适应这一变化,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几个字个字,寥寥数语,却囊括了国家与公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诸多方面的辩证关系。这一和谐社会理论,为我们从生存到生活,从精神到现实,从思想到灵魂的蜕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在中国思想史上,早有和谐思想的萌芽。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提出“天人合一”。人是构成社会的分子,只有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和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多元社会事实上是利益多样化的社会,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是一个合作和宽容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一种宽容的氛围和精神,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尊重别人所做出的不同选择,特别要保护少数 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文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是一个团结的社会、互助的社会、合作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和善治的社会。善治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和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和谐社会当然需要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敦睦,但是,如果公民与政府处于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甚至相互对立的状态,纵使人际环境再好,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一个公民与政府良好合作的社会,一个政治参与和政治透明程度较高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不能再建立在“传统的稳定”之上,而是建立在“现代的稳定”之上。传统的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现状的静止不动,并通过抑制的手段维持现存的秩序。与此不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的稳定则是一种动态和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和制度,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 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点: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处理收入分配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还要走发展的道路,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四)在中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键是执政党自身建设。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党和政府应加强和改善对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要求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的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做出贡献。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论文的写作,是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知识结论性 总结 。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经济学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经济学论文篇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

 经济学基础在当前经济管理类型专业中属于非常核心的课程,在其相关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关键重要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对于经管类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必须加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水平。[1]同时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重在实践,但是其内容体系过于庞杂、知识偏重理论,但是日常的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教学环境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满足新时代对经济学基础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教学模式以及 教学 方法 的实施,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实用性经管人才的培养。

 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发展现状

 1.1?经济学基础?教学课程的安排偏重理论

 现阶段,多数学校的?经济学基础?的课程安排偏重理论性知识,而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本身内容体系庞杂,相关观念和理论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纯理论性讲解无法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清晰的理解,甚至适得其反,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也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长久以来,院校使用的考评系统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理论水准,没有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查评估。这些年,各院校致力于知识理论的研究,院校教师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以及论文的发表方面,忽略了对经济学基础中应用性教学的研究,而此类学科对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同时,现在大多数教学只是单纯掌握了理论性知识,基本没有从事任何经济学实践活动,也没有开展过任何经济业务。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经济学案例,课程内容空洞无趣、枯燥无味,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课程的内容知识,甚至极大消磨了学生的耐心,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之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1.2教学案例的使用水平偏低

 众所周知,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论性太强,单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内涵,加之该学科对实践性还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中增加教学案例分量既是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众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需求。[3]但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案例分析课程安排较少,案例内容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生活,案例分析不到位、不合理,使得最终案例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涉及方方面面。其一,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数限制,理想的授课人数大约为30人,但是各大院校实行扩招,学生规模持续壮大,然而与学生对应的教学资源并没有都得到很好的满足,班级人数不断增加,加大了授课压力,普通教学班人数扩大到60人左右,甚至部分学校由于人数过多组织合班授课,班级人数超过百人,这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其二,教师普遍缺乏较强的案例教学能力。较之传统的教学,案例教学在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没有开展案例教学的相关培训,教师也普遍缺乏案例教学的学习,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往往不得要领,使得案例法的教学成效大打折扣,没有很好地发挥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其三,学校经济学授课教师大都没有参与过专业相关的工作实践,经济学管理真实的工作情况根本不了解,在案例讨论环节无法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指导,使得教学最终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4]

 1.3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

 当前阶段,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基本不存在实践课程,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门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而且这类专业对实践具有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广泛实行,经济现代化趋势明显,具有现代经济意识和经管能力的人才极度匮乏。[5]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要求各个院校建立经济教学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必须对经济管理环境进行尽可能的模拟,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相关问题的体验和学习。

 2?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 措施

 2.1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授课教师都具有相对高的学历,其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然而受制于种种条件,授课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极为匮乏,甚至完全不了实际的企业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程序。这也是长时间以来造成经济学课程枯燥、空洞非常关键因素。[5]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仅需要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更要加强教师实践水平的提升。对于该专业的教师增强工作审核,要求授课老师适当压缩课程教学时间。首先,要求教师从事专业对应的实务工作,增强对相应职业具体工作的了解,定期组织教师参加 社会实践 活动,比如到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企业等单位,参与其经济管理工作,掌握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直接的资料,根据自身实践,对教学案例资源进行完善、充实,使之更加贴合生活,更便于学生理解。其次,激励授课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经济学专业资格考试,充实教师各层次的知识,有助于教师水准的提升。最后,从校外邀请 经验 丰富的经济学基础教学经济学专家或者企业经济管理者组织专题讲座,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很好的补充,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眼界。 2.2提高案例教学水准

 经济学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效的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还可以实现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共同都得到提高。同时,在案例教学涉及的相关考试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无须顾及试卷的限制。授课老师可以学生实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对案例教学进展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注意学生对案例的反映及其观点,站在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把该项评估情况加入学生的最终的成绩中,作为学生成绩评价的一个有效参考。

 2.3经济学基础实践基地建设

 现阶段,多数企业并不乐于接收实习学生,然而学生可以进入的银行、事务所、咨询公司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进入之后也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甚至是劳力工作,无法真正涉及非常专业经济管理工作。因此,学校建立经济学专业实验室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显著。在实践基地,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模拟,利用模拟情境,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处理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改善教学状况,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高效模拟,尽可能再现企业发展情况,综合各类专业知识,一方面,有效帮助学生系统巩固教材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当前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要求。

 3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教学模式刻板,教学环境封闭,无法满足实践性经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文中笔者从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改善案例教学质量、建立实践基地三个方面革新?经济学基础?的教学环境,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满足现代企业经济人才需求。

经济学论文篇2:《《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学科,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于一体,是传统经济活动在跨国领域的运作和延伸。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二学年上学期,是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国际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相关教材的选择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教材版本众多,选择余地大,但是由于理论发展迅速,内容庞杂,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差异较大,选择不同的教材可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差异很大。比较经典的国内教材是人大版和高教版的21世纪系列教材,也是国内众多院校选择的教材,这类教材中规中矩,尽量选择的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传统理论,去掉旁枝末节,只对核心部分加以阐述,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缺陷在于这类教材一般理论性较强,知识更新速度慢,实例和练习题较少,导致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举一反三。国际上关于该课程的经典教材也比较多,像克鲁格曼和萨尔瓦多的版本,都是一版再版,受到许多国内985和211院校教师的追捧。这些教材内容全面,知识新颖,一般都配以大量实证分析和习题,并有网络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学效果更好。但此类教材一般难度较大,计量模型类分析较多,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容易放弃。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校,我们建议还是以国内学者编撰的教材为主,以国外经典教材为参考书或课外阅读书籍,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国际经济学》与 其它 课程由浅入深的内容编排不同,一开篇就是难点,关于西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难度较大,不好理解,依赖于较好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否则部分学生会觉得雾里看花,对该课程首先留下了晦涩难懂的印象。比如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不结合微观基础理论分析会觉得理论突兀,结合基础理论部分学生又无法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主张是保证课堂教学的紧凑性,只讲解核心部分内容,并提供整个理论分析的参考资料供有基础的学生课外阅读,并把相关曲线的分析编入习题中,让学生熟悉它的推导过程。

 《国际经济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分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不同的观点,许多派系直到现在仍然在发展充实。教师在进行这几章内容的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分类整理,避免逻辑混乱,并且在同一派系中还有不同分支,观点不尽相同,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比较,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问题要点。其中有几个理论,诸如贸易保护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等,在现代国家的发展中有很好的运用,所以适合结合实际来分析,避免就事论事。否则,学生也会在其它课程里面从另外的角度再次学到这些理论,那么他们就会心存疑虑,认为这些理论描述不一致,很难对理论信服和认可。我们建议教授《国际经济学》的教师和教授《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必须有集中备课的习惯,以便于知识的传承和衔接。关于国际金融理论部分的知识也在讲授中的一个难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是需要进行讲解的,但是该部分与《金融学》和《国际金融》的理论都有所重叠,许多教师甚至直接把备课的内容在这几门课上重复运用,没有做到严格区分,容易让学生觉得这些课程重复太多,学起来没用的假象。

 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应侧重金融知识为贸易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国际经济活动是多重性的活动,实体贸易经济最终需要货币结算和资金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来配合完成,这才是《国际经济学》中编排金融知识的目的。所以金融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定要跟前面的贸易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主要贸易领域资金结算和投融资活动的分析,这样才能把《国际经济学》两部分的内容更好的融合,保持整体性和连贯性。开放经济政策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该课程的又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是宏观经济学的延伸和运用,同时也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者比较集中研究的内容。要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布置一些课堂任务,让同学们下去查询相关学者取得的成就和经济政策在不同国家的运用,让他们主动发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有了心态上的主动认识再加上课程的讲解,对经济政策的运用和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可以学得更加透彻。《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众多,需要选择和取舍,分清主次,这就需要任课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有的放失,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习题和案例分析的甄别

 (一)教学习题方面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必要的练习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掌握解题思路的手段之一,国外众多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较多参考资料,但是难易程度不一,需要选择。诸如在讲解提供曲线时,许多教材都在习题中对这个问题以习题形式来分析,但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编入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思考题的形式直接提出并进行分析解答,可根据课堂反应来判断讲解的深入程度如何。纵观国内教材,习题编撰比较单一,一般都以简答或名词解释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新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习题编写,融入选择、判断以及计算分析等多种题型。比如在讲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时,往年习题集中于问答题型,但讲授时可以把中国关于自贸区的政策介绍进去,那么习题编写时就可以考虑到时事部分,把关于自贸区的内容变成填空、选择或判断题,来考察学生在课后是否认真了解了这些经济时事政策。在讲述外汇和汇率时,可从贸易角度讲述金融结算方面的知识,那么习题就可以出一些计算分析题,国际经济活动中不同情形需要用什么汇率结算,怎样计算和分析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问题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案例分析方面

 《国际经济学》的案例众多,选择性大,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要分析得当,讲解有深度,而且要为理论知识服务。比如在讲解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相关内容时,关于跨国公司的案例很多,但我们可以选取世界500强公司的前三十名进行比较分析,近三年来该榜单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济形势对跨国公司的经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该案例的分析再来讲解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就非常好,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直观。在讲解国际收支相关内容时,除了罗列国际收支平衡表让学生理解分析外,还可把这几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化列出来给学生看,让其分析原因,再结合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让学生在学习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容的同时也知道了当前国际经济新形势下新的战略和选择。案例分析也要与时俱进,也要注重实例分析为理论服务的特点,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为了把《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更透彻,任课老师应该充分作好各种准备工作,多阅读参考教材,将各类素材整理归纳到课堂上来讲解,多准备案例教学,让案例导入理论,从理论归纳到做法,从做法再总结出案例,循序渐进。每一章都要编写配套习题,习题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配套,做到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才能起到习题的训练效果。另外,国际经济的活动日新月异,跨境电商贸易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给该门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在讲授时也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做到知识更新,才能取到更好的效果。

经济学论文篇3:《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引言

 如今我国各地区的贫富差距仍然较大,一些农村可能还在温饱阶段,而我们的社会已经不满足于小康社会,已经逐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型,这样发展的严重不均衡,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落后。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民对于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农村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而且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推动力。中国农业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为了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促进农业增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还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推进农村科技、 文化 、 教育 、医疗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农民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关于农业生产的各种信息与技术。农业信息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使他们不再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抵制消费,而是由注重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向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转移。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捕捉信息的 渠道 很多,信息化的建设就是信息来源的渠道之一,没有信息化的建设,到达农村的信息就是迟缓的、过时的,农民就无法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就无法掌握经济市场,和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如此农民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从而遭受经济损失。如果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就能快速抓住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农业生产创造条件。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以及为他们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四)有助于促进农民走进社会市场

 以前农村的生产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没有与社会市场连接,缺乏市场信息观念。对于社会市场信息不灵通,导致价格制定不合理,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但是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民不再盲目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加快了农业的全面发展。

 (五)有利于推动农村农业的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现在农业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农业信息化也被普遍运用于农业生产。农业信息技术的出现,带给了农民一种新的体验,这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农民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弥补了原先农民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缺乏。它促进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阻碍

 (一)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本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一些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缓慢,就是因为基本物质条件太差,比如道路交通不完善,交通网络结构单一,水、电、通讯不健全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低下,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入农村之前,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是依靠传统的耕耘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传统工具,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三)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农村具有较强的潜在资源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的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因此造成了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从而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

 我国农村普遍现象是农村较为封闭,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也难以引入,农村市场无法与外部市场接触,农村产生的经济难以推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农业信息化的到来,解决了这些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加快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四、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农业信息化可以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在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重点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的实施不可避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条件和机制都不够完善,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逐渐缩小贫富差距,让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步步走上正轨,改善农民生活,从而逐渐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二)农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的传统农业模式正在慢慢转向信息化农业模式。以往农村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落后,使得自然灾害容易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农业信息化的引入,改善了农业就业结构。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的避免了自然灾害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在农业信息化的带动下,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效率提高了,所得到的回报也就更多。 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信息化减少了市场交易的风险。农业信息化结合了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方面,它连接了买卖市场,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也避免了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纠纷,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促进了农业经营模式的改善。以前农民都是通过自身的经验来生产产品,经营管理也没有系统的方式。然而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向农民传输科学知识以及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使他们的经营管理规范化,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信息落后的问题,信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业生产技术传递给农民,使农业生产科技得到发展和推广。

 (三)农业信息化可以发展农村的市场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成本高,投入大,效率低,科技含量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低下,相对落后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制约着农村市场的经济发展。农村生产的产品量大时,即使低于城市多倍的价格销售,仍然解决不了大量积压产品,农村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使得产品没有销路是农村市场经济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我国在几十年的农村改革中,农村市场经济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民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的需求,供求走势,价格行情等,有效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四)农业信息化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逐渐拉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以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 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一)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资金支持,农民对农业信息化难以信服,特别是一些思想封闭,技术落后的农村。没有政府扶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企业化经营的管理人员,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农业信息化要真正地走进农村并被作用于农业生产等方面是很难的。

 (二)需要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以此来推广农业信息化的应用

 原本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因为农村的落后、种种因素和不利条件而无法接收良好的教育,这些原因使得农村人才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农业信息化对农民生活有诸多的好处,农民无法把它运用到生产农业事业中,那么农业信息化只是一场空谈。所以培养农村信息人才极其重要,有了这些专业的信息人才,农业信息化才能发挥它最大作用,农民也才会因此而受益。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不仅是为了传播农业信息化的功能,也是为了激励农民工提高信息意识,自觉的关注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他们使用信息的习惯和调动他们依靠信息的积极性。

 六、结语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但是只有坚定不移的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才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相信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下一定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1.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2. 关于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3. 关于大学经济学论文范文

4. 经济学术论文范文

5.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精

文化产业管理都写什么课程论文设计啊

文化产业管理课程论文设计:这些方面的毕竟好写,徽州文化信息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研究,随州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文化理论、产业管理、文化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相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影视传媒类企业:制片管理、影视发行、传媒运作; 政府、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管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交流。

考研方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定义:

文化产业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物遗产、工艺美术、体育娱乐、动漫音乐等多个领域,探讨文化产业中企业的盈利方法及其模式,进行文化经营管理等。例如:**、电视剧的制片、发行,图书、报刊的印刷、销售等。

课程体系:《网络广告学》、《影视剧制片管理》、《财务与会计》、《艺术品经营管理》、《**制作与发行》、《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广播电视经营管理》、《现代传媒策划与运作》、《广电节目产制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文化经纪、文化旅游、影视制片管理。

好了,今天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成人高考帮手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成人高考帮手网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论文(新农村建设论文3000字)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成人高考帮手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