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论文(哲学与人生论文800字)
哲学与人生论文(哲学与人生论文800字)
谢谢大家对哲学与人生论文问题集合的提问。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人,我期待着和大家分享我的见解和解答各个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列表:
1.哲学与人生论文2.关于认识论的论文
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的附件
4.生命教育初探论文(2)
5.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
6.急求1500字哲学与人生论文
哲学与人生论文
因为迷茫于人生和一些哲学问题,我选择了《哲学与人生》这门课。因为之前我已经看过了傅佩荣写的《哲学与人生》,老师讲的课大部分都是里面的内容,没有涉及到太多别的方面的内容,涉及到的也比较陈旧老套,所以我并没有从课程中得到很大的教益。
唯一印象深刻的一点是,有一节课讲到在茫茫的大海中,船快要沉了,在船上有12个人,有72岁的医生,船长,患绝症的小女孩,弱智的小男孩,精通航海的劳改犯,神父,妓女,青年模范工人,企业经理,暴发户,贪污的国家干部,自己,但是救生艇只能放6个位,该让谁上船。当时有一位同学很大声,理直气壮的说,该让强者上船,弱者留下。他的理由是,这个社会是由强者推动的。我当时就觉得他说的不对,当这个社会发展到了没有感情和道德的时候,当这个社会发展到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和冷冰冰的机器的时候,谁还要在这个社会生活。但是那节课,我没有站起来反驳他,我觉得自己做错了。遇到歪理而不其争辩,碰到邪论而不挺身而出,这是一个有学习哲学人生课的学生所不应该做的。这节课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反省了自己的行为,让我在以后的遇到这种情况下,更有勇气去挺身而出,去为真理而战。,
孔子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虽然,你是我的老师,但是,当仁不让老师的时候,我也要指出您的一点错误和不足之处,只为以后能做的更好。
第一,在大学为舍友打了四年水的不是疯狂英语李阳,是新东方俞敏洪。
第二,讲美学,不是看小品。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详细的讲一下什么是美,还有怎么欣赏美,在讲的过程中也可以插入一小段的视频以作举例。但是老师本末倒置了,只讲了一点点的美,然后就放了长长的整个的赵本山的小品,在哄堂大笑中,我根本看不出美在哪里,只仿佛上了春晚。
第三,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尽量新颖些,贴近生活些,不要放些空泛的,夸大化的,老掉牙的还不算还要酸掉牙的内容给我们看。就老师放的那个孙正聿的讲座视频,虽然他是什么什么哲学院的,虽然他拿过什么什么奖,但我看从他嘴里突出的话,没有一句话是他自己的,没有一句话的年龄不超过五百岁,没有一句话不是不是“有人说”。那个视频带给我的唯一好处是,他对面的那个女生挺漂亮的。
最后一节的,“决定人生的九个原则”,题目好看但是内容不好看。那些内容我早在《小故事大道理》、《人生哲理故事900个》、《高中生不得不知道的哲理故事》诸如此类的书籍看过N遍了。这些内容共同特点是,空泛夸张不真实,重复拖沓烂套话。那些内容在大学课堂里出现真是不应该。
上面是我这个学期上《哲学与人生》课后的一点感受和建议。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我实在不愿意和某些人一样在那里“这课讲的多好啊啊啊”,“我受了多大的教益啊啊啊”。出于为老师有更好的课堂质量,学生有更多收益的母的,我写下了上面的文字,里面可能有不当或者冒犯老师的地方,但是真理是不计较这些的,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请老师指出来。这不也正是一个学习哲学与人生的学生应该做的事吗?
关于认识论的论文
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的总结
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又称知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
不可知论否认客观世界可以被认识。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申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今天,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对于准确地厘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下语境中的出场路径是十分重要的。
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思潮”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否与他们没有在制度层面经历过社会主义的实践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必然以一种持不同政见者的文化姿态而出现?在马克思那里,其哲学曾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形态而出现,这样一种哲学路径在当代的语境中是否还能继续?对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其实都与我们怎样认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直接相关。尽管在当下中国学界的解读语境中,对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解读模式较为普遍,但就我个人的研究心得来看,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应该是科学的认识论。
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对这一观点作些解释。 一、西方近代的以“科学”的姿态而出现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与马克思的科学认识论根本不是一回事。
西方近代认识论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目的在于把呈现在古代的直观和经验世界中的“意见”提升到“知识”的水平。由于受到数学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认识论不但把自然,而且还把社会都看成是由数学语言写成的一本书,因而把认识论奠基在了普全数理模式之上。
再加上笛卡尔前两个沉思的革命性意义,这种认识论就被解读成了从一个绝对本原出发的逻辑演绎过程。客观地说,这种认识论的确是有较大的缺陷的。
它把自然界,尤其是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人与物解读为一种数学符号式的东西,这种把客观对象演变为认识对象的过程,由于没有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对象被符号化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没能把认识论建立在历史观的基础之上,因而必然呈现出与人的生活世界和直观世界相脱离的特征;同时,由于它不认为解释者自身也处在它所解释的对象之中,因而的确无法面对海德格尔所说的理论的“欺瞒”和“理论的总主宰”的问题。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从古代的经验直观世界,到近代的认识世界的发展,都应该是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飞跃,我们不能因为它从结果方面来说具有主体中心主义和逻辑中心主义的缺陷,就从根本上否定认识论阶段的理论意义。
而一旦站在越出认识论的思维层次上来理解克服近代认识论缺陷的问题,那就很容易走向现代西方的那种存在论哲学,因为最简单地克服就是放弃,就是转移理论场地,但游历过黑格尔思想的人都知道,放弃毕竟不是扬弃。海德格尔式的存在论哲学用强迫遗忘的办法,放弃了近代认识论业已取得的理论成就,同时也放弃了对现实生活的理论反思。
因为认识论在某个发展阶段不自觉地投入了资本和拜物教的怀抱,就根本放弃对知识的追求的思路,这多少有点因噎废食。在海德格尔希望通过撇开寻常意识,走向哲学意识,通过放弃理论反思,走向存在理解的地方,马克思的科学认识论走出的是全然不同的思路。
在马克思看来,寻常意识不是想撇开就能撇开的,它作为一种思想观点,是根植于社会经济的现实之中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形态。
近代认识论的主体中心主义和逻辑中心主义观念,是与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实践紧密相关的。因此,这种寻常意识并不会因为作为精神守护人的“哲学家”想撇开它就会自愿离开的,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必须对当下的现实社会生活进行科学的认识并进而对之进行科学的批判,才可能使“现实的个人”走出足以产生上述那种寻常意识的社会现实,并进而真正实现人的存在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的科学认识论是其存在论的承载之物,认识论是其哲学的根本,存在论因为认识论而有意义。 二、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科学认识论也应该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
从表面上看,这一说法似乎是不成立的,因为马克思哲学似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完成了它的存在论形态之建构。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谈的是自我意识,在《莱茵报》期间谈的是国家理性,这些都是与人的生存的哲学主题不相一致的,而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谈论的是人的劳动实践,即把人和自然界统一起来的劳动过程,他还用这种劳动过程来批判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劳动,这颇有些海德格尔式的撇开寻常意识走向哲学意识的味道。
至于马克思在这之后的思想演绎,则被界定为在廓清了哲学的存在论轮廓之后所进行的历史观及经济学的探索。我以为,这种观点可能无法面对以下问题:马克思曾明确地说过,他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做的工作是“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谈谈大学生应怎样做到知行合一-
1、勤于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这是实现人生成功的重要前提。 2、投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这是实现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 3、既要学习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这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4、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这是实现人生成功的必然要求。
扩展资料: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它首先是可知论。
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
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百度百科-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第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主要阐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真理与价值”。主要对人们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特征进行阐释。
第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重点阐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以及这一本质规定在实践中运用的根本要求,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扩展资料: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它首先是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反映论的观点,认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和源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映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被动的直观,而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基础上发生的积极地、能动地再现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搜狗百科——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要写关于一篇如何实践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文章该写写什么要点
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人们能动地该改造、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的动态系统。它有三个要素: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客体。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实践的整体。实践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 实践具有客观性。
第二, 实践具有能动性。
第三,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人类三项基本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单是客体本身不能形成的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够性,是导致认识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仅有主体的能动性也不会产生认识。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实践中,认识才会产生。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人的感官才能同客体接触,使客观事物及现象反映到人的头脑来;也只有通过实践,主体同客体反复相互作用,才能使客体的各种本质特征逐渐暴露出来,为主体所把握。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都是从实践得到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这并不排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事实上对于一个人来说,由于实践范围的有限性,由于客观世界的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因此就不能事事直接实践。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一个人没有必要事事实践。一个人的多数是通过学习间接经验获得的。但对我为间接经验,对他人或前人来讲仍是直接经验。就认识总体来讲,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之源,间接经验是认识之流。所以,我们既要认真读书,努力学习间接经验,又要积极参加实践。
高二哲学里面的认识论有多少个原理?
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5、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形成正确的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6、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传统哲学的“命名说”指的是什么?
命名说是语言哲学中关于指称理论的一种.研究词的意义是什么.传统的说法,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这个词所指称的对象.比如书这个词,指称的就是书这个对象.奥古斯丁就是持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这个过程就像圣经里上帝告诉亚当夏娃,他所创造的所有事物的名称,是的他们知道了事物的意义.可是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词根本没有现实的对象.比如金山,飞马,这些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仅仅有名称而已.那么之前命名说所认为的,词的意义就是它的指称对象,则是错误的.或者是弗雷格举的例子,晨星和暮星,都是金星的不同名称.两个词都是对应同一个对象,那么意义应该是等同的吧?实际上晨星和暮星虽然指的是同一个事物,但是这两个词本身的意义还是不同的.因此人们开始对指称理论中的命名说产生了怀疑和反思.大概应该是这样吧.后来欧美的分析哲学家们对这些问题还进行了更多的讨论.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哲学史.。
求一篇‘生活中的哲学’论文要求2000字以上 谁有?就15分啦 谢谢了
哲学与人生 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做“人生在世”。
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是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的学问,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
它不以追求知识体系或外部事物的普遍规律为最终目标,而是讲人对世界的态度,讲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理能带给我们自由,科学给予我们知识,只有哲学才会赋予我们智慧。
哲学有两大领域,一个是对世界的思考,追问世界到底是什么?另一个是对人生的思考,追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因此,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人的一生是充满矛盾和痛苦的过程,哲学就是教人以经得起痛苦和磨炼的人生态度之学。
一、哲学是什么?认识哲学。 对一般人而言,哲学是一个既抽象又空洞的词汇。
哲学是什么,因为哲学本身就是从提问开始。可以说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说它简单,因为哲学已存在几千年,早就有过定义;说复杂,是因为迄今为止它永远是个问题,至今尚未有,也不可能有终极的答案。“哲学”这个词,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没有出现,它来自19世纪日本学者西周,他把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思想翻译为“哲学”。
中国晚清的学者黄遵宪最早把“哲学”这个词从日本介绍到中国。“哲学”是个非常深奥的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个说法。
下面试从多个方面来认识“哲学”。 (一)、“哲学的原意就是爱智慧”。
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中的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合成,原意是“爱智慧”,爱慕智慧就是哲学。“爱”这个字在希腊文中有三种意思,一是指情爱,代表一种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的情怀;二是友爱;三是博爱。
在哲学所谈论的爱,重点在于友爱。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是我们对于智慧比较正确的态度。
“智慧”有两个特点,一是“完整”,所谓完整,代表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生命是完整的,我们在一个地方失败,正好在这个地方有了反省的机会,借此能够有所改善;相反的,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的,可能反而没有反省的机会。因此,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思考整体生命。
如此一来,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起来。二是“根本”,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
生死就是根本的大问题,所以哲学家常会思考死的问题。还有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没受报应?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受苦难?这些都属于根本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 在生活里也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需要以开放的心胸准备接触智慧。
哲学称为爱智,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追问,永远在惊讶。希腊时代有一句名言“哲学起源于惊讶”。
爱智慧开始于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的,对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什么都要问,其中有些是真正哲学性质的。前几年有一本畅销书,叫做《苏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sophie 这个字就是源于希腊文sophia)。
这种说法只是一外词源学的说明。 (二)、《辞海》对哲学的解释。
“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的这一定义,是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来界定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说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理论,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所谓世界观,就是指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或总的看法。
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所有的世界观都是哲学。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不系统、不自觉的,它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因而不能算是哲学。
只有把这种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形态的世界观,才称得上是哲学。 (四)、“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或过程的特殊规律。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要对具体科学的成果进行哲学概括和总结,由特殊性的认识上升到普遍性的认识。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五)“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任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这里所说的方法论,就是指导人们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贯穿着一定的观察问题的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中,世界观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
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正确概括和总结,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是。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的附件
课程性质与任务
哲 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 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性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正确进行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内容
1.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客观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人生选择及其作用。分析人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人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人通过积极行动实现人生成功。
(2)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既要敢于行动,又要善于行动,脚踏实地走好人生之路。
3.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1)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的指导意义。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才能调动每个人都蕴涵着的巨大潜能。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个人存在与人生意义。积极发掘自我潜力,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肯定自己、关爱自己,增强自信自强意识,坚定走好人生每一步。
(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使 学生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其对树立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自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与逆境,处理好人生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基本观点;理解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矛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他人,乐观进取,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运用: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解决好现阶段人生发展中遇到的矛盾。
教学内容
1.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1)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人在普遍联系中生存,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交互性。社会交往的作用。
(2)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人、理解人、平等待人,学会交友,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2.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1)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人生是一个不断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2)顺境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顺境与逆境的联系与转化。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与条件,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3.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矛盾,促进人生发展。
(2)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地看问题,在人生发展中正确处理主观努力(内因)与外部条件(外因)的关系,立足于自身的主观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心智不断走向成熟。
(三)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实践与认识相统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思维方法的作用,及其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增强创新意识,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理性思维、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科学思维、善于总结,留心观察、是非分明,努力学习、开拓创新。
运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教学内容
1.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1)辩证唯物论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实践出真知,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人生能力,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总结失败经验,体验成功快乐。
2.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1)学习现象与本质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观点,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2)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1)科学思维方法及其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
(2)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在人生发展中努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四)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理想信念的作用,及其对确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以及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和个人的社会责任等人生问题。
情感态度观念:顺应潮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勇担责任。
运用: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
教学内容
1.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目的、动机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关系的原理。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活动;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1)社会理想的特点及其作用。个人理想的特点及其作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规划个人发展、树立人生理想,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3.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1)理想信念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对人生成长有重要作用。
(2)实现理想信念必须有意志和责任作为保证。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社会责任感,青年学生要具有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
(五)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人的社会本质、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利己与利他、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劳动奉献中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以及社会进步对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解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在劳动奉献和自身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情感态度观念: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积极奉献,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运用: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自觉地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内容
1.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1)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2)个人既要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又要积极助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2.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统一的观点。人的价值的实现与评价。人的价值贵在奉献。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的关系。
(2)劳动既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也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主体能力的活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3.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的发展,是指克服了发展的片面性,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
(2)个性自由是指个人的能力和潜能,按照个人的意愿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条件,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3) 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2.教学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哲学与人生的教学。
3.活动建议。
课 堂教学要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要充分利用课时计划中安排的教学辅助活动学时和其他实践活动时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 等。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大力提倡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适当运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等教具开展教学。
(2) 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还包括人生成长典型个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等社会教学资源。各地中职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 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2—36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32学时,复习考试2学时,机动2学时。
课程介绍 2
(一)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6
(二)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6
(三)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6
(四) 顺应历史潮流,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6
(五)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6
复习考试 2
机 动 2
合 计 36
生命教育初探论文(2)
生命教育初探论文篇二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已成为社会的一大 热点 ,各高校的相关数据不断攀升。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死亡。大学生自杀的缘由主要有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个人信仰的偏失以及心理素质脆弱。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并适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关键词:自杀;大学生;生命教育
一、引言
长期以来,充满青春激情、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他们在“象牙塔”内一边忘我地吸纳人类知识精华、探寻社会发展真理,一边尽情展示活力四射的亮丽才华。毋庸置疑,担负着民族复兴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最宝贵、最紧缺的人才资源财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今天大学生的发展状况昭示着国家明天的发展前景。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自杀的事件却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4月,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一名研三女生服毒轻生,第二天该校经济学院金融系又一名研一女生跳楼轻生[1];2009年11月,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用两条毛巾系在一起自缢于宿舍的卫生间,从而结束了自己30岁的生命;2010年3月,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属硕博连读的高才生)从该校本部主楼跳楼身亡;2012年3月,仅10天内,南京就有两名女大学生先后自杀身亡[2]。
大学生自杀已成为吸引社会眼球的一大热点,其数据不断攀升。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1-2005年,全国共有281名大学生自杀,其中存活72人,死亡209人,自杀死亡率为74.4%;2006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剧增到130起之多,被称为自杀“高发年”;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63起,其中上海、北京各23起;2009年,北京仅上半年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而上海这一年则发生了21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13人死亡;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在新学期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仅上半年江苏高校学生自杀人数就超出了40人[3]。由于就业压力、 毕业 论文、恋人分合等因素的交织影响,每年5月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最多。故而,这个石榴怒放、热情似火的5月被称为大学生“黑5月”。
二、自杀现象的哲学省思
自杀,这一极具悲情色彩的沉重话题,不仅是教育家、心理学家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社会学家、哲学家高度重视的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自杀现象几乎成了一种“社会瘟疫”,全世界每年每十万人中就有16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者却是自杀“成功”者的20倍。就中国而言,自杀现象极其严峻,每年约23-25万人自杀身亡,自杀未遂者高达200万人,每2分钟就发生8起自杀未遂事件,1人自杀死亡。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披露,自杀已成为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死亡之后的第五大死因。然而,在15-34岁的死亡人群中,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并非是医学上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而是令人震惊的自杀[4]。2012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主任廖桂芳教授主持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课题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重庆十余所高校的980名大学生中,针对“脑中是否有过自杀念头”这一问题,41.09%的学生选择“偶尔有”,18.95%的学生选择“经常有”;而在“是否有过自杀行为”一项中,17.39%的大学生选择曾经有过自杀行为[5]。在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当今社会,人们不再为果腹之食、蔽体之衣而终日忧虑与奔波,不少中产阶级女性为了追求“波澜起伏”的身材体形每天殚精竭虑地搜寻瘦身、整形与美容的最佳方法。在这样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攀升的自杀率不得不让社会学家、哲学家们陷入沉思。
学术界对自杀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学领域。就社会学领域而言,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是系统研究自杀的第一人,1897年他发表的《自杀论》可谓是研究自杀的第一本经典力作。他在该著中有力地反驳了有关自杀的自然主义、心理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解释,深刻指出其解释的缺陷性,故而不能自圆其说。他认为自杀与心理状态、自然条件、种族、遗传素质、精神病、个人素质、气候变化等并无直接关联,而是与社会环境(主要涉及政治危机、社会动荡、婚姻变迁、经济危机、工作变更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将其概括为“自杀的社会性质”[6]。迪尔凯姆把自杀作为一项极其严重的社会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超越了以往或简单经验式归纳或主观臆想式的研究。但是,不无遗憾的是,他只对与自杀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比如降职、失业、离婚等)进行线性描述,而没有对自杀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作出“彻底的和有说服力的解释”。
心理学家采取迥异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尤其是致力于精神分析学领域的学者们努力从人格特征、无意识、本能以及早年的经验等场域试图揭开自杀的神秘面纱。奥地利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自杀是个体极度的自我攻击。他认为当个体处于焦虑、忧伤、抑郁寡欢而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释怀时,他就会采取自我惩罚、自我攻击的方式分散、转移心中郁积的愁怨。在此基础上,他把自杀解释为个体与生俱来的“死亡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身上皆有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二者分别代表人格系统中的建设性倾向和破坏性倾向,当人格这架天平因破坏性倾向超重而失衡时,个体就会出现病态而走向或自杀或杀人的危险之极端。美国的卡尔?门林格尔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观并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他认为人性中固有的破坏冲动总是要竭力寻求宣泄途径,当这种宣泄对外受阻时他就会转过身指向自己,当自我宣泄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的“度”时,就会发生悲惨的自杀行为[7]。在中国心理学界,学者们主要认为自杀是个体人格障碍的结果。当自杀行为发生时,他们置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于不顾,总要追溯到自杀者患有某种程度的抑郁症;反之,当某人抑郁寡欢,人们就会担心他有朝一日会走上危险的自杀之路。
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说从“死亡本能”的角度解释自杀现象,虽然在逻辑结构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经验层面却难以得到证实。因为生命的本质是维系生命对永恒的追求,即活得越长越好。那么作为具有高级 理性思维 能力的鲜活的个体何以舍生求死?我们认为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产生死亡,因此痛苦的本质是死亡。失恋是精神上的痛苦,失业是因物质损失而产生的肉体上的痛苦,降职是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当生命产生痛苦时,理性思维就会支配他寻找解除痛苦的良方。当没有别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可以让主体摆脱痛苦时,死成了一种选择,于是就产生了自杀。当然,以献身为目的的自杀不在此讨论之列(比如公元前278年自投汨罗江的屈原,又如1905年12月8日在日本大森海湾蹈海自杀的陈天华等,这样的自杀其实是一种生命的转换,即以牺牲生物生命而换取社会生命)。
三、大学生自杀缘由探析
尽管从哲学的视角审视自杀,发现自杀源于个体对痛苦的解脱,即以死亡的方式解除痛苦的折磨。但是,我们从自杀者的遗书以及与自杀未遂者的深度交流中可以发现,每一个选择自杀的大学生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错综复杂的因素,只有解开这些扑朔离迷、催促自杀的“死结”才能唤醒每一个试图自杀的大学生热爱生活、抵制忧伤、拒绝自杀。
(一)就业压力
严峻的就业形势、强大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那些出生“草根”阶层、没有任何社会关系而又债台高筑的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由于不能顺利就业,故而往往会助推走向不归的自杀之旅。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直到19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统招统分”制度,在此期间,大学生只要能够顺利毕业,政府会给你安排一个相应的就业岗位。自19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甚一日。1998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08.3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5%,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661.76万人,招生人数是1998年的6.7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并非热衷科学研究的本科生选择 考研 以缓解就业压力,当硕士毕业时由于就业岗位与理想岗位落差较大故而选择考博。博士研究生一般年龄较大,学业任务繁重,如果再叠加上经济拮据、就业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常常会使其走上不归路。
2010年3月22日,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从该校本部主楼13层楼上纵身跳下,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吴博士缘何自杀,其遗书明白显示,“这个世界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我在这里再怎么折腾也激不起半点涟漪。所有的奋斗都面临着举步维艰”。他多么希望年迈的母亲“不用再为了我去捡垃圾、拾破烂,不用再去给人家工地上做饭赚钱瞧人家白眼?”可是,毕业后的窘境使他不能回报含辛茹苦的母亲,在强烈的自责意识驱使下,他选择了以死谢罪。北邮吴博士因对前途隐忧而自杀一事令人扼腕叹息,而刘伟的自杀则直指就业受阻。石家庄学院的大三女生刘伟(专科),来自威县农村,2009年1月23日自溺于一个倾倒垃圾的狭小水池。刘伟自杀身亡后留下多达10万字的 日记 ,其日记显示,令刘伟自杀的直接原因是找不到工作?毕业前夕的就业压力,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8]。目前,中国高校每年有6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再加上历年的累积,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逾700万。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面对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素质较差、自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则会萌生出自杀轻身的念头。
(二)学业压力
在对自杀大学生轻生缘由的深度探讨与挖掘中,我们发现学业压力(尤其是女生)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原因。很多跨入大学校门的“天之骄子”在此前接受长达12年的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成绩优秀,出类拔萃,既得到教师的肯定、家长的夸赞,同时更让同学们羡慕不已,在伴随着鲜花与掌声的成长过程中自我优越感非常突出。然而进入高校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集体皆发生了“哥白尼式”的变化,昔日那些鹤立鸡群的优秀生变得不再优秀,成绩平平,故而心里产生了一种强大的落差遂萌发轻生之念。
另一类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学校管理宽泛,自己或沉浸于网络游戏而荒芜学业,或广泛交友,成天穿梭于不同的校园,或盲目疯狂考证等,从而导致专业欠缺,“挂科”红灯频频闪亮,当自我良知发现后,悔恨交加,遂以死谢罪。2010年3月,西安某高校一男生因两度拿不到毕业证,遂服药自杀。2010年3月28日,南京林业大学一黄姓女生在宿舍内上吊身亡,其死因与考研压力有关。2010年4月5日,北京科技大学大三女生陈蕾从本校逸夫楼的九层跳下,结束了自己21岁的生命。学校教务档案显示:截止到大三当年,陈蕾还有60多个学分没有修。大三时,陈蕾11门功课全部不及格(缺考两门)[9]。
(三)个人信仰偏失
大学生作为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青年才俊,理应确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待事物的运行发展。就个人的成长发展而言,必须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理性地辨别真仿,自觉地抵制歪理邪说,而不应该受社会上一些邪教组织所蛊惑。几年前,非法邪教组织?“”利用参与者强身健体的初衷而传播邪教,使部分是非观念不正确、思想意志不坚定的人陷入消极厌世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在受蛊惑而成为牺牲品的人群中也不乏令人匪夷所思的大学生。
安徽中医学院一大四女生,在大学期间发现结肠脾区长有肿瘤,在安徽省著名的肿瘤专家直接指导下进行治疗,病情迅速好转。其后有人向该女生兜售“”,宣传只要练功,不用服药和做手术肿瘤就会自然消失,致使该女生停药而“练功”。当病情恶化痛苦难忍时,该女生从医院五楼病房自杀身亡。1999年7月4日,山西省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生常浩驰,为求“”,在村外堆积树枝,浇上汽油自焚身亡。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学生吕涛,1997年开始练习“”并深陷其中,1998年6月15日凌晨从该校第二教学楼8楼跳楼身亡,时年24岁。由于个人信仰的偏失,在歪理邪教的蛊惑下,自杀身亡的大学生委实可惜、可悲、可叹。
(四)心理素质脆弱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少部分属于“80后”。无论是“90后”还是“80后”,独生子女者占绝大多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除了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外,还有爷爷奶妈、外公外婆的呵护、溺爱。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极不利于其个性的健全发展,除了学习之外,其他的事情几乎全被家人“承包”,实属不折不扣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层层关爱的包围下,孩子变得十分任性、唯我独尊,由于没有(很少)经历挫折的磨练故而其心理素质十分脆弱。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家庭中的实际人口数进一步减少,家庭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由传统的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迪尔凯姆指出,“在一个人口不多的家庭里,共同的感情和怀念不可能十分强烈。在这种家庭中,不可能形成作为联系同一群体成员之间纽带的强大传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每当遇到挫折时,家庭提供的情感支持十分有限,而这样的大学生由于平常很少与同学交流、沟通,故而也难从同学那里获得真诚的帮助。为此,不得不承认心理素质脆弱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举措
(一)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
生命教育是指帮助个体科学认识生命,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在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不断激发个体生命的潜能,努力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生存能力,克服生命中所遇到的困难,最终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该贯穿于个体的一生。个体从出生到入学这一阶段家庭是生命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而在长达十多年的学校教育期间学校则是主要承担者,个体成年后的生命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高等教育在个体成长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肩负着实施生命教育的重大责任。然而,自近代以来,高等学校在工具理性主义(Tool Rationalism)的强势冲击下而重理工轻人文,博雅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日渐下降,尤其是二战以来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现象。近年来,频繁的大学生自杀现象折射出高等学校对生命教育价值的低估与漠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深刻指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生命个体的正常发展,教育是助长生命健康发展的一切作为。”[10]而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则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出发点是个体的生命,归宿点是生命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关爱生命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高等学校在引导学生探寻科学真理、剖析自然奥秘、不断创造新知识新科技的同时更应关爱生命(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点),把生命教育放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从而使个体愉快学习、健康生活、幸福成长。
(二)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哥白尼式”的变化,由传统的稳健发展模式(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而驶进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9%)。高等教育扩招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适时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对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高校扩招的持续推进,毕业生的就业率则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为了卓有成效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少高校都以社会需求为专业设置的导向,同时在课程设置中也增大技能性、操作性课程的比例,尤其是许多高职院校更是恣意削减人文社科课程,使个体全面发展的天平发生了严重的倾斜。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任务、追求、价值与使命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不断发挖潜在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尚缺的能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而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想。马克思曾在《***宣言》中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理想。他认为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就教育追求而言,亚里士多德把体育、德育和智育分别与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对等重视,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等,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注解也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追求。就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强化技能技巧、操作训练的同时,更要夯实哲学基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生命的本源与心灵深处维护大学生的健康,使其真正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
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上介于成熟与半成熟之间,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故而存在很大的波动性,他们常常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情绪、心理变化。此外,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学习成绩不佳、失恋等因素的叠加可能成为心理障碍的推手。在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访谈、分析中,发现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为此,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引导。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实现自强自立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通过心理咨询与引导让大学生正视现实,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其在失败、挫折面前能够保持理性、正确的心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作为学生系统学习的学科及其进程与安排的课程既是学校践履正常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同时又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保证,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跑道”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不仅高等教育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而且为数不少的国家在基础教育中也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中国港、台地区很重视生命教育,中国台湾曾宣布2001年为“生命教育年”,大力推动生命教育走进课堂,走进生活。中国台湾当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哲学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与抉择》、《宗教与人生》等,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内容体系。然而中国大陆由于对生命教育课程意义的认识不够深刻,故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且课程体系很不完善,在现有的1280所高职(专科)院校中几乎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中国的第一本“生命教育”读本诞生于武汉大学,该校把生命教育从思想道德教育中独立出来,列为全校通选课之一。哈尔滨医科大学对选修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测试,其结果显示在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痛苦的9项危险因素中,已经有8项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中南民族大学部分学院开设了生命教育必修课,强化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中国高校必须要提高对生命教育课程意义的认识,加强对生命课程的开发,使其系统化与科学化,把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从日常生活走进正式的课程与教学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海生,钟梓毅.暨南大学两名女研究生轻生:一人服毒一人跳楼[N].新快报,2012-04-18.
[2]吴纪攀,黄昆. 南京10天内两名女大学生先后自杀身亡[EB/OL].[2012-03-09].
[3]黄永奎,张韵君.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转入快车道[J].高教研究,2011(2):31-35.
[4]王卫红.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45.
[5]黄军.调查显示重庆17%大学生曾有自杀行为[EB/OL].[2012-03-16].
[6]迪尔凯姆.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
[7]卡尔?门林格尔.人对抗自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28.
[8]杨继斌.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N].南方周末 ,2009-03-19 .
[9]杨猛,姚欢.女大学生自杀:活着为何比死亡更痛苦[J].南都周刊,2010(19):62.
[10]龙春平.新世纪大学生生命教育的 反思 [J].时代教育,2012(1):21.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生命教育初探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
2. 浅谈生命教育的论文
3. 生命教育的相关论文
4.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
5.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
尼采是德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很多哲学观点在 教育 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践行。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篇一
略论尼采的历史哲学思想
摘 要:尼采认为历史的价值在于促进现实的个体生命的成长,人需要历史,但过量的历史会损害生活。历史对于三种人是必需的,同时历史也有三种形式。后期,尼采提出了永恒轮回的思想,认为世界历史就是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在个人的历史作用的问题上,尼采鼓吹杰出个人的作用。尼采的历史观主要涉及历史评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历史价值论。
关键词:历史;永恒轮回;非历史的;超历史的
本文浅析尼采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哲学。他毕生关注历史问题,以历史意识的现实性所据有的生活意义为对象,将目光放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上,自觉地投身到他所要把握的某一历史瞬间中去,以便了解在今天什么才是关键所在。
尼采早期的历史哲学思想集中于《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一书中,主要讨论历史的价值和无价值的问题,即历史价值的标准问题。贯穿于其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历史不是一种纯知识、纯科学,历史也不是一概给人以力量的教育因素;历史应服务于生活;只有从生命的视角才能追问历史的价值和无价值,只有已经懂得生活并为自己的行动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需要历史。因此,历史是为了生活、行动和为生命服务的愿望,而不是知识欲。研究历史如果过分尊重历史,以至使生命、生活萎缩退化,那便颠倒了生命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生命是目的,历史是手段,历史是为生命、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尼采判断历史利弊的标准很明确,那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现实的个体生命的成长。
在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尼采认为人不仅仅是吃、喝、拉、撒、睡,夜以继日,日复一日,同时还“忙于他们那点小小的爱憎和此刻的恩惠,既不感到忧郁,也不感到厌烦”[1]。与没有历史的动物相比,人总要追溯自己的过去,“无法学会忘记,而总是留恋过去”[2]。人的实质区别于动物,是由历史、无意识的传统习俗及有意识的回忆造就的:动物生活在当下,受生命本能的支配;而人却活在时间序列中,在过去和未来构造着自己人生的意义。没有历史,人就不成其为人。人总是在以全新的形式把握过去又排斥过去,人知道自己拥有着未来。因此,人需要历史,以便让人们以可能做到的伟大之事为例,焕发出从事眼下行动的勇气,获得自身实质性的升华,在气馁时得到安慰;人需要历史,以便怀着挚爱与虔敬之心意识到自己的起源;人需要历史,以便出于自身生活那丰富的驱动力克服那仅属过去之物。而且历史学的任务似乎就是把过去的一切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坛坛罐罐,无一遗漏地背负在自己并不健壮的身躯上,而且他们认为这就是继承历史遗产。于是,过去成为人类的一大重荷。但是人们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其实,历史的沉重负荷已经使他们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人存在于现在,然而却生活在过去。但是人们对此茫然不知,总是用贪婪的目光去求索历史,仿佛历史是人们失去的乐园。正因为如此,人类生活得十分艰辛,沉重的历史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对此,尼采认为人需要历史,甚至必须生活在历史之中;可如果对历史的追忆危及现实的人的生命意志,那么这种历史就要变成人的“毒药”,必须及时得到清除。过量的历史会使人衰退,使人没有勇气开始,历史知识过剩是时代生活的敌人,并对生活造成伤害:首先,它削弱了人的个性,因为历史意识成了某种表演艺术,即时不时假定有任何一种异样的心灵,以至于只理解往昔的人由于形同做戏而缺乏本质的内心,同这个人的实际现实相脱节。其次,历史学致使人们自以为达到了客观性与公正性,但其结果却是历史学摧毁了人的本能,它相信人类已衰老,带来了模仿的感情,只意识到自身的虚无、万物的堕落,留下某种讽刺性的情调。第三,人们形成一种不良的信仰,以为我们是古老时代的幸存者和追随者;当前不得不思考其他时代那些罕见的道德和正义;民族的本能遭到挫折,个体的成熟和整体的成熟都一样受到阻碍;时代会落入一种危险的冷嘲状态,并继之堕入更危险的犬儒主义的倾向之中。过量的历史通过这些 渠道 剥夺了人们做历史追忆的价值,由于历史学之故,人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只是认识伟大人物而已,人毫无虔敬之心地在考古性历史中讲往昔之事,也毫无必要地在批判的历史中分解性地评判往昔之物。
为治疗历史过剩造成的危害,尼采提出了“非历史的”和“超历史的”观点。他认为,所谓“非历史的”是指“可以遗忘的力量和技巧以及将自身包容于有限境遇的力量和技巧”[3],即表示就是能够忘记,而且把自己封闭在一个有限的视界里。如果说历史就是对过去的记忆的话,“非历史的”就是历史记忆的消除剂,不断清除、淡化我们头脑中的历史“痼疾”。在“非历史”中,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忘记,凡是危及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挥的东西都应当舍弃。所谓“超历史的”是指“将视线转向生成而赋予此在以不朽意义的东西,即指向艺术和宗教的威力”[4]。这种“超历史的”观点超出孤立的个人的历史记忆,摆脱一维的不可逆转的时间流程,最终越过人与动物、道德与自然固有的界限。在尼采看来,这种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一种超出人们之上的、无限远大的生命历史学与世界历史。“超历史的”还意味着要从现在做起,永远把现在当作生命的起点和归宿。获得“超历史的”视野需要这样的条件,即能摆脱过去事物的强制,并发展一种自信的第二天性,这样就可能通过这一认识而得到一种可分解的产物。
从尼采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是生活的必需,这是历史的价值所在,有了历史人类才不至于沦为蒙昧,才超越其他动物而成为人;但是如果人成为永恒的记忆器,把过去发生的一切牢牢记在心里,即他根本不是非历史的,不能忘记发生的一切,他也许就会完全丧失生活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忘记是人生的一种力量,是生命力的表现。所以,为了使人类得到真正的幸福,就需要遗忘力,即在整个历史持续的全过程中感受到非历史的能力,或者说,需要人对自己每每引以为自豪的历史重负进行适当取舍。因为,“一个人,若是不能在此刻的门槛之上将自己遗忘并忘记过去,不能像个胜利女神一样立于一个单一点而不感到恐惧和眩晕,他就永远不会知道幸福为何物;更糟的是,他也永远不会使别人快乐。”[5]人类需要历史也需要遗忘。遗忘是所有行动的一项特性,就像一切有机物的生存需要阳光也需要黑暗一样。人可以没有记忆,可以近乎无记忆地生活,这样的生活实际上也是幸福的;但没有遗忘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不管是对一个人、一个民族、还是一个 文化 体系而言,若是不睡觉、或是反刍、或是其?历史感?到了某一程度,就会伤害并最终毁掉这个有生命的东西。”[6]“一个人的内在天性之根越深,他就能越好地吸收过去。而最伟大和最强有力的天性却会因缺乏对历史感的限制而生长过快而有害。”[7]然而无历史,人便会像动物一样生活。所以,人们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该遗忘,什么时候该记忆,并本能地看到什么时候该历史地感觉,什么时候该非历史地感觉,人类在历史地生活的同时,也必须生活于非历史之中。非历史与历史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健康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尼采认为历史对于生活着的人是必需的,它属于三种人:行动、工作和奋斗着的人;保持和尊重过去的人;遭受痛苦并且需要解救的人。与此相应,有三种形式的历史:纪念的历史、怀古的历史和批判的历史。
纪念的历史属于那些拥有行动和力量、辛勤耕耘、努力奋斗的人,他们进行着伟大的战斗,因而需要榜样、教师和安慰者,但是又无法在其同时代人中找到他们。在尼采看来,当代人已被文明熏染成平庸懒惰之辈,他们不可能成为什么叱咤风云的人物。而历史上的英雄却比比皆是,因为创造历史的就是那些英雄、伟人,他们的传奇经历可为当代有志之士提供借鉴。于是,他们力图在过去的历史中寻求这样的伟大人物。对于他们而言,历史是由伟大的传奇和个人斗争的伟大时刻组成的,历史激励着他们,使他们相信过去曾发生过的事情可能再度发生,他们遥想过去的伟人,观察其伟业,从中获取勇气和力量,借以开辟自己的道路。但是,这种历史形式极易招致弊害。因为这种形式往往以古鉴今,以为过去发生的事情会在改变了的环境中再现,但历史并没有告诉我们今天的伟大是否可能;这种历史形式树立过去的伟大典范,将妨害当下伟大典范的产生,利己主义者和狂热主义者、慵懒无能之辈会利用历史阻碍伟人的努力和行动。
怀古的历史属于那些“有着保守和虔敬天性的人”[8],这些人心地虔诚、热爱生活。他们珍惜昔日的传承物,小心地保护自身的生存条件,耐心地追寻几乎完全被抹去的细节,竭尽全力参透他们,正确地理解他们。历史可以使他们在回忆中寻找生存的根源,生发爱情和信仰,使人们对生命充满感激之情。他们把自己作为生命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小心翼翼地紧握着前人留下的遗产,善加保护,然后再庄严地把它传给后人,实现了生命延续中神圣的一环。一个人,无论他在现实中处于什么地位,经历着怎样的尴尬处境,只要他一站在宏伟的历史古迹面前,或者接触到历史的书籍,他就会有一种与历史相融合的感觉,并且因历史的感悟而心生某种自豪、光荣和幸福。但是,对于过去的事物保持单纯的敬爱态度,会起到与生命为敌的反作用。怀古的历史唤起人们对古代过时的东西的虔敬心,使人们失去行动的欲望,难以适应当下生活。因为它的功能只在于保持过去,而不是促进现实实实在在地生活,更不能鞭策人们走向未来。
批判的历史主要是为生活服务的,这种历史形式属于那些受苦受难而渴求解放的人们。为了当下生活,这些人破坏过去,消解过去,加强对过去的批判,对过去做出应有的判断,以便能够纠正过去的错误。对于他们来说,任何既往都可以判罪,因为“世间之事总是包含了大量人类的权利和人类的弱点”[9]。主持审判的既非正义亦非仁慈,而“只是生命自身”。这种审判是严酷、不公正的。这种批判的历史形式会引起一种悲哀的情愫,对生活是很危险的。“因为我们只不过是先辈的产物,我们也就是其错误、激情和罪过的产物,我们无法摆脱这一锁链。”[10]这样,人们不得不生活在新旧天性的持续紧张对峙中;不仅如此,由于这种历史形式为现在而利用过去,因而将否定过去的一切,摧毁生存基础。
根据对生命、生活的利弊,尼采分析了三种历史。他认为任何人、任何民族都会根据自己的不同目的、力量和需要,对历史的价值做出自己的评价,或是需要纪念的历史,或是需要怀古的历史,或是需要批判的历史。一切时代人们需要历史并非只为满足求知欲,也不是为了削弱现在、根绝未来,而是为了生存,为了丰富现在、连接未来。
为实现历史的连续性和个体的超越,后期尼采提出“永恒轮回”的思想。“上帝死了”,人们无须再根据以往的清规戒律来束缚自己的现实生活。然而,人们也失去生前的规范和以后的寄托。因为即便是超人也终不免一死,而死后的归宿又在哪里呢?倘若人们不能超越生死的界限,那么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自我超越都将是极为有限的。尼采想彻底实现自我超越,就不仅要重新安排自己的现世,而且要重新解释人类的来生,即不仅要解释活着应该怎样,而且要解答死后将会如何。经过长时间的苦苦思索,尼采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这就是所谓的“永恒轮回”的思想。他说:“人生便是你目前所过、或往昔所过的生活,将来仍将不断重演,绝无任何新鲜之处。?那永存的永恒之沙漏将不断地反复转动,而你在沙漏的眼中只不过是一粒灰尘罢了!”[11]在尼采看来,作为表象的世界在权力意志的推动下,形成一个奔腾泛滥的力量的海洋,永远在流转易形,亦多亦少,此起彼伏,各种形态潮汐相间。他说:“唉,人类永远循环,渺小的人类也永远循环!”[12]在此基础上,尼采指出,这个永远在自我创造、自我毁灭的酒神世界的主人公就是那不知疲倦的“权力意志”。它在创造中毁灭,又在毁灭中创造,在永恒的循环中证明着自我、实现着自我、超越着自我。他认为世界是一个既定的循环力,永远在一个螺旋形的道路上前进,世界的历史就是权利意志的永恒轮回,世界的图景则是其永恒轮回中的各种表现。权利意志是永远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世界的发展过程是权利意志从破坏到创造、再从创造到破坏的永远重复过程。这就表明世界历史永恒轮回经历的是螺旋形的路途,轮回不是回到原始的起点,而是回到经历了上升过程的起点。由于历史的永恒轮回,世界史构成一个硕大的圆环。通过轮回之环,人与永恒、历史与永恒结合在一起。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是一种对历史的全面肯定,如果存在一切事物的永恒轮回,那么过去也是未来,只有过去表现为也是未来,过去才能被控制和肯定。对尼采来说,获取过去是未来的源泉。人通过把握过去的事物,将自身与过去区别开来,通过意识到未来存在,成为全新的自己。
在人民群众和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上,尼采鼓吹杰出人物的个体作用而贬低和抹煞人民群众的作用。尼采从他的权利意志论出发,认为每个个人都是一定的权利意志的体现,但不同的个人所体现的权利意志不相等。强者的权利意志表现为统治弱者,使之成为自己的工具和奴仆,这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权利意志,它维系社会历史的存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弱者的权利意志表现为对强者的憎恨、嫉妒,要求消灭差别、实现平等,而这必然导致否定生活,这种权利意志是破坏性的。尼采认为,历史并不是由每个人的生命经历构成,它是英雄人物在瞬间的艺术创作冲动的产物。历史本质上是杰出人物、英雄的生命意志,他们是历史的经历者和优越者,有着坚强的人格。而群众只是大人物的模糊不清的仿制,在恶劣的纸上用坏了的花版制作出来,充作伟大者的工具。因此,在历史上活动着的都是强力意志者,他们是社会的精英集团,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至于群众,他们既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不是历史的记载者,更不是历史的解释者。在历史面前,他们什么也不是,充其量只是舞台上的背景或伟大者的工具而已。由此,尼采认为,为了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应当发挥强者的权利意志,抑制弱者的权利意志。 总的说来,尼采的历史观是一种立身现在、预示未来的上升史观,其主要论题是历史的主题解释及历史评价问题,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历史价值论。
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篇二
尼采哲学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
19世纪的哲学殿堂群英荟萃,尼采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他的哲学观点有着很强的预知性,对我们的教育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从权力意志到上帝之死,再到永恒的轮回,无一不为我们当代的教育带来一定的启迪。
1 尼采哲学思想简述
1.1 权力意志
尼采的权力意志观点是在叔本华的生的意志观点基础上发展而来。尼采认为,任何生物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为了某种目的甚至甘愿拿自己的生命做冒险。此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生的意志,彰显了另外一种意志?权力意志。为了达成某个目标,人们需要通过权力来不断巩固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强大。尼采不否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在,他更强调的是超越性,即使人生来千差万别,但都可以通过不断的超越而重获新生。尼采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叔本华否定、灭绝生命意义的悲观主义精神,并注入了创造、奋斗和热爱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生命本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从开始就是一场悲剧,生命的价值在于人们利用权力意志,合理的提升完善自己从而让自己过得更精彩。
1.2 上帝之死
在过去的评判标准中,核心价值体系就是____的道德价值,上帝就是一切的最高标准。然而,权力意志已经是对过去悲情色彩的一次超越,尼采认为,在评判标准上,也应该逾越过基督____沟,颠覆神学的束缚,向往自由精神。尼采在著作《快乐的科学》中这样写道:“我每天早上提着一盏灯笼,到处寻找上帝,但是找不到他,上帝死了,上帝死了。”在当时那个年代,尼采的观点根本没有人相信和接受,人们不相信上帝死了,人们只相信尼采疯了。然而,尼采是正确的,在权力意志的驱动下,上帝俨然不是最高标准,上帝死了,人还活着,人才是一切价值的最高标准。上帝之死观点的提出,是对传统价值标准的一次挑战,超越与创造才是它的核心。
1.3 永恒的轮回
尼采永恒的轮回观点,是在古希腊神话《西西弗斯与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每日要重复着推石工作,石头到达山顶的一瞬间便会滚落,如此往复,无休无止。这种死循环的工作,无疑是对生命的一种无谓消耗,徒劳而已。荷马评论西西弗斯的山石,既是悲惨的源泉,也是重获幸福的跳板。悲惨在于,我们往往会在重复的机械运动中迷失自我,无法寻找生活乐趣所在。重获幸福则在于,此时彼刻,西西弗斯掌握着自己的命运,面对悲痛只要不麻木,就还能发现希望,就还会拥有生的欲望,即使面对悲惨的轮回,也还能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尼采永恒的轮回观点与之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尼采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生命中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一定的次序和因果在宇宙中不断轮回。正是因为永恒的轮回,我们更应该把握住每一个瞬间,把握住每一个当下,让每一个当下都成为永恒,在每一个瞬间充分发挥自我的价值。
2
2.1 权力意志与自我超越
尼采权力意志观点并不否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他强调的是人们对这种差异所做出的努力,即超越。将这一观点迁移到教育中,在学生方面,学生可能已经发现了身上的不足以及与别人的差距,但发现仅仅是一个前提,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学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知识有机的填充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断巩固和完善自己,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对于教师来说,教育要讲究“因材施教”,个体的差异性无法避免,尽管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教师可以在一些小的方面做出努力。例如,可以定期将对同一学科感兴趣的同学组织到一起,进行论坛或者其他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可以使这一方 面相 对有天赋的同学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权力意志”,在某一方面取得更大的建树,实现自我超越。
2.2 上帝之死与创新教育
尼采“上帝之死”观点代表着一切价值的重估,将这一观点迁移到教育中,可以理解为教育的创新。现实中的教育体系是在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中保留下来的经典。面对经典,我们不去否认,但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创新。创新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教育体制的创新、课程设置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等等。
在教育体制创新方面,近年来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例如现在的中考、高考已经逐步走向了多元化的道路,过去的“一考定乾坤”现象逐渐得到淡化。“会考成绩整合”、“自主招生”、“校长实名推荐”、“特长生加试”等政策也都是我国教育体制创新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教育体制创新为更多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更好的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基础教育方面,加大了对实践课程设置的比重,信息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逐渐得到了重视。过去,我们过分强调考试科目的重要性,对于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这类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强大需求量,对这些科目的重视程度也陆续加大。所谓人才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个健康的体魄,一个懂得欣赏美、认识美的灵魂同样也十分重要。
近年来,在教学模式方面的创新天翻地覆。从过去单一的教师讲授,板书辅助,到现在的小组协作、探究式学(上接第157页)习,教室安置大屏幕、电子书包进课堂,移动设备辅助教学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教学模式方面的伟大变革。近年来的“翻转课堂”、“跨越式课堂”等崭新的教学模式,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新尝试,对探究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3 永恒的轮回与终身教育
将尼采“永恒的轮回”观点迁移到教育中,使人不禁联想到终身教育,教育也在轮回。我们小时候从老师长辈那里接受教育,等我们成年,我们开始教育我们的后辈,如此循环,生生不息。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接受的教育。近年来,为了实现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践行终身教育的行动广泛展开。无论是开放大学教育还是教育门户网站的建设,都为终身教育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教育便是对这句古训的最好印证。除了学校教育,生活中的教育更是无处不在。每一个当下,我们面对所发生的事情,综合做出评判和选择,这是一种学习。每一个瞬间,我们超越自我,勇于面对挑战,这是一种追求。正是这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瞬间交织成了整个生命长河,在这个长河中不断履新不断进步,不断学习不断追求,将各种知识不断扩充到我们的认知体系中,用它来教育后辈,用它来规范自己,用它来指导生活,用它来学习工作,通过身体力行的践行终身教育,收获终身教育所带给我们的种种益处。
3 结束语
尼采是德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很多哲学观点在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践行。不仅仅是尼采,很多哲学家的观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哲学的价值不仅仅是思辨人生,更多的是用来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生命的长河生生不息,哲学指导教育,教育践行哲学,在哲学与教育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会更好的认清自己,认真坚定的在生活中勇往直前。
看了“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的人还看了:
1. 对哲学的认识论文
2. 高中哲学方面政治论文范文
3. 中国哲学相关论文
4.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5. 关于哲学与人生论文
6. 哲学与人生的文章
7.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
急求1500字哲学与人生论文
人们常说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确,不同的环境能给人带来大小不同的影响,只不过相对来说有些人情况明显一点。但环境不能把一个人发生质的变化,就好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改变的那部分就好比是物理变化,从根本上说,当我们把握好“质”(即思想和内心世界),就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因为:是我们自身的思想和感受而非外部环境造就了我们的生活阅历。第八节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出现在05年超女中的一首歌:“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即使没有人为我鼓掌。。。”是啊,想唱就唱,不受任何束缚,任何约束,只要自己开心这就是属于我们的自由。当一个人感觉受压抑时,他的思想和情感定势已经被自己内心那种条条框框所圈定,而这些圈定不是外部环境所为,也不是别人所为,正是他自己。当这些条条框框越圈越多时,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它是正确的,并对它深信不疑。打个比方说:很多人到某一风景区游玩,每个人都用相机去选拍一些景物,通过焦点,有些人看到的或许是山,有些人看到的或许是水,所以每个人所看到的都对眼前的风景有着不同的感受和观点,但你不能把自己所得的感受和观点强加与人,让别人也符合你的想法,更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如果别人不符合你的想法,他就是错误的。再继续下去,更为糟糕的是,我们用这种习惯的思维定势去解决其他更多的问题,那么就永远无法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常常受制于这种自我认同感觉当中,会让你对这个世界越看越狭隘,导致你无法看到更多更美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摆脱这种条框的思维支配,要很好的把握局限性和自我认同感的相互利用,做到这一点你就会成为万绿层中的一点红了。第九节生活的事,总是越想越复杂,请把自己搞的越简单越好。很多情况下一些复杂的事物令我们头昏目涨,扰乱我们的思绪,打乱我们的正常生活。但这些复杂又是如何产生?从何而来呢?其实我们的思维情感定势从本质上而言是不正确的,不自然的。很多“复杂”都是我们想当然想出来的。那么这些想当然会影响着我们对生活做出的反应,这些反应让我们疲惫不堪,耗费着大量的精力,同时也占据着我们太多的空间,没有了空间的生活就失去了活力。 事实上是空间无处不在,不管是在独处中宁静,还是在繁华中喧嚣,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间里。只不过你没意识到,因为你的脑子被想当然缠绕,塞的太满,终日为个人世界营营役役,在围着自己打转。但不管你是个如何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抑或这个“自我”如何人排斥一切外来因素,简单和空间这两个因素都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世界,只是你没有去寻找而已。当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当我们超越了自己,我们便走进了这个空间,这个境界中充满着爱和美的事物,这个境界的一切都是简单和简约的,它会让我们的生活无处不是生机。第十节 时间不能倒流。没有人能改变过去,也没有人能预知未来。不能改变和无法预知的都不能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什么。所以我们要把视觉和听觉集中于当下,去关注当下的感受,在这中感受中去静静地体会和享受万事万物间的和谐统一,让超然意识赋予我们更清醒的头脑,更高的智慧,运用更高的智慧去鉴赏、辨析一切世界美好的事物。最基本的就是你应该明白你现在在做什么?你真的是清醒的在做着这件事吗?在人生这条路上,你是否注意到眼前的风景?一条路走来只顾幻想着能不能达到目的地,或是达到目的地后是什么样子,因为精力不集中,分心走神而错过了眼前最美好的风景,这不是我们所求的。第十一节 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社会和国度。我们每个人的言论和思想都自由的,它可以驰骋在一个无限的空间,但一旦我们被自己的思维情感定势束缚了手脚,我们还拥有这种真正的自由吗?一个有条理、清晰的思维方式能让我们更具创造性,思想更具穿透力。 大胆说出你的想法,放开你的思维,冲出局限性的束缚,你的智慧就会大放异彩!《在单位里,有一次我设计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案,却因为害怕不被采纳遭到批评而久久不敢拿给领导看。后来这套方案也被另一个同事想到并呈报给领导,方案被采纳了,同事不但晋升高级管理,从此也拿上了高薪。令我对自己悔之莫及。并非我羡慕他的升迁和高薪,而是觉得自己也拥有同样的智慧,却受制与担心和害怕失败的局限性而落后一步。》当你决策一件事时,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展开你丰富的想力吧!!
今天关于“哲学与人生论文”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哲学与人生论文”,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