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帮手网

您好,欢迎访问成人高考帮手网

家庭暴力论文(家庭暴力论文题目)

2024-11-02 08:30分类: 毕业论文 阅读:

家庭暴力论文(家庭暴力论文题目)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家庭暴力论文”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家暴公益海报-关于家庭暴力的公益广告论文该怎么写拜托各位了3Q
2.关于犯罪学论文的题目
3.社会学论文范例
4.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范例
5.家庭不良影响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思考及对策论文
6.请各位帮忙写一篇有关于法律的论文,高中的,1000字左右,要精辟!

家庭暴力论文(家庭暴力论文题目)(图1)

家暴公益海报-关于家庭暴力的公益广告论文该怎么写拜托各位了3Q

关于家庭暴力的公益广告论文该怎么写拜托各位了3Q

很多公司在大众对其市场营销项目厌倦之前,就已经厌倦了自己的市场营销项目。而LizClaiborne(丽诗加邦)却不同,它的善因营销(Cause-relatedMarketing)(注1)项目自确立以来,从1991年2002年,每年都坚持不懈地不断完善和更新。LizClaiborne在防止和反对家庭暴力方面担负起了领导者地位,而这个涉及家庭暴力的项目也成为了公司的一个标志性项目,LizClaiborne的营销团队通过每年推出新的角度和新的创意来保持这一项目的新鲜感,在保持项目核心目标和主题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扩展其内涵和范围。成立于1976年的LizClaiborne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生产和销售服装、佩饰和香水产品的公司。该公司拥有和经营着几十个不同的服装品牌,从传统经典风格到流行风格,以适合各种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如:LizClaiborne、BoraBora、ENYCE、DKNY等。其产品通过遍布于世界的30,000多个专卖店和零售机构被销售。自从开展这一系列涉及家庭暴力的项目和活动以来,在十年的时间里,LizClaiborne被持续地盛赞为“一个富有创意、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领袖”。有几个因素使这个项目与众不同。首先,LizClaiborne挑选了一个并不是特别时髦且不容易操作的话题,这样才使LizClaiborne公司独自“拥有”这一话题。第二,该公司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持续不断地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各种项目。剑指目标客户群在1991年,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著名女性时装品牌LizClaiborne(丽诗加邦)计划开发出一套善因营销(Cause-relatedMarketing)项目。在当时,善因营销这种营销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的善因营销项目的操作方式无非是:消费者在购买某商品时,每花费一美元就捐出其中的几美分给一个慈善组织。但是,LizClaiborne想更进一步,因为研究显示,消费者在做购买选择时,越来越考虑一家公司的声誉,消费者尊重那些关注并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该公司希望能找到一个当时妇女们所关注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发出一套营销项目,要求它既要合时宜、与消费者相关,又要具有新闻性。首先,LizClaiborne邀请了美国著名的女性艺术家来创作涉及重要妇女问题的公共艺术作品。在芝加哥,艺术家LeahKomaiko领导了一个项目,来自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写了一本关于“上班族母亲”的书。在旧金山,六位知名的视觉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家庭暴力的公益广告。由此产生了美国营销史上颇具生命力且非常成功的一套围绕反家庭暴力主题展开的善因营销项目。有几个因素使这个项目与众不同。首先,LizClaiborne挑选了一个并不是特别时髦且并不容易操作的话题。在当时,乳腺癌问题已经吸引了很多企业的赞助以及媒体的关注,而媒体对家庭暴力这一问题的关注很少。正是由于这些原因,LizClaiborne公司才能独自“拥有”这一话题。第二,该公司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持续不断地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各种项目。在项目开始的第一年,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93%的美国女性相信家庭暴力是一个问题。这一数字在LizClaiborne的客户当中更高,持这种观点的客户表示,将会对开展相关项目来帮助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公司有好感。来自旧金山的六名艺术家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合作创作了一条公益广告,该广告于1992年的10月,即“全国家庭暴力宣传月”(NationalDomesticViolenceAwarenessMonth)期间,出现在旧金山湾区的200多个户外广告牌上以及公共汽车站。同时,该公司为第一个24小时家庭暴力救助热线提供资助,并且牵头成立了一个致力于筹集资金和提供援助的志愿者团队。以上的这些举动不仅使家庭暴力热线的电话数量增加了三倍,而且还吸引了很多女性和时尚媒体的报道,如《妇女着装日报》(Women'sWearDaily)、Mirabella和Elle,同时也为公司的高层主管创造了很多演讲的机会。新角度、新创意保持新鲜感在1993年,LizClaiborne展开了第二轮的项目。艺术家BarbaraKruger创作了非常有感染力的新版公益广告,在“全国家庭暴力宣传周”期间被投放于波士顿和迈阿密的户外广告牌上。同时,该公司在公共广播电台投放这条公益广告,并向公众投放教育性宣传材料。在1994年,LizClaiborne聘请艺术家AnnetteLemieux创作限量版的体恤衫和咖啡杯,通过LizClaiborne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专卖店以及一个免费的热线电话来销售。另外,LizClaiborne开始接触意见领袖,它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财富1000强”名单中的公司的高层主管。当被问到“家庭暴力是否影响它们公司的业务”时,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说家庭暴力对各自公司的业务有影响,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帮助员工应对他们所面临的家庭暴力问题会有助于公司的业务。在1995年,LizClaiborne开展了一项员工艺术比赛,来为反家庭暴力运动设计品牌形象。最后获奖的是一个非常具有戏剧性的、手绘的、包含红黑两色的心形图像,图像周围的口号是:“了解事实、积极参与、结束家庭暴力”(GettheFacts,GetInvolved,EndFamilyViolence)。这一形象被印在纪念性的体恤衫和咖啡杯上。在体恤衫和咖啡杯的另一面则印上了阻止家庭暴力的四个步骤。在1996年,这一项目转移方向,第一次针对男性开展工作。该公司制作了一条30秒的电视公益广告,广告起用来自一些大学的知名美式橄榄球队员为演员。该广告在一些大学的橄榄球场被播放,并且在地区性和全国性的橄榄球比赛的电视转播中播出。在1997年,该公司继续前一年的战略。传统的涉及家庭暴力问题的公益广告往往针对女性,告诉她们如何识别暴力性行为、如何取得帮助。而LizClaiborne的公益广告以前卫、先锋、富有新闻性的方式来谈论这一问题,向男性传达信息。这一次,该公司起用知名的男性音乐家做演员,如BackstreetBoys(后街男孩)、ClintBlack、Coolio、KennyLoggins、RichardMarx、TravisTritt等。这些出现在公益广告中的演员具有阳刚气质,且是众多男性心目中的典范。他们献身说法,主张男性应该在反家庭暴力运动中采取主动姿态。这一套广告呼吁,那些即使没有实施过家庭暴力行为的男性应该站出来劝阻他们的朋友、兄弟和同事。这一套条广告被播放于全国2000多家广播电台。在1998年,这一项目又调整方向,将注意力转向了父母,出版了手册《如何与你的孩子交谈:关于健康的人际关系》。这一与专家合作开发的手册指导父母们如何帮助和引导他们的子女在谈恋爱时间应对可能出现的暴力现象。在1999年,LizClaiborne与“家庭暴力预防基金会”合作,推出了一本长达20页的手册《女性指南:如何与他人讨论家庭暴力》。在同一年,LizClaiborne赞助了第一届反家庭暴力“纽约市行走”活动(NewYorkCityWalk)。作为这次活动的冠名赞助商,LizClaiborne向这一活动提供了赞助。在2000年,该项目的注意力集中在青少年。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展活动以来,LizClaiborne就开设了一个互联网网站。在2000年,该公司又推出了一个专门涉及恋爱中的暴力行为的网站——

(意思为“爱不是滥用”)。该网站在推出的第一年中,每月有25000人访问。另外,一本新的宣传手册《给青少年的指南》(ATeen‘sHandbook)出炉。该公司通过专卖店、诊所、家庭暴力避难所、救助机构、警察局、政府的卫生部门以及学校等管道将75000份指南散发给许多个人和组织。到了2002年,该项目继续被更新,在内容上有了延伸。LizClaiborne的董事长和CEO在第七届全美家庭暴力年会上演讲。另外,该公司继续赞助V日(V-Day)——一个全球性的、阻止对女性实施的暴力的运动。该公司还与女性电视频道Lifetime合作,推广“停止暴力周”。另外,该公司还推出了一个针对11至14岁青少年的新网站——

。2002年的活动产生了8400万人次的媒体印象(注2)。许多知名媒体进行了报道等。在2003年,该公司与MarieClaire杂志和宝利来(Polaroid)公司合作,开展了一个名为“不再”(NoMoreTour)的全国巡回路演和反家庭暴力**节活动,途径华盛顿、亚特兰大、洛杉矶等地。每一站的活动包括:在大学校园举行的音乐会、反家庭暴力**作品展映、与畅销书作家和青年暴力问题专家RosalindWiseman的对话等。到了2004年,该项目进入第十三个年头。该公司的产品标签开始出现反家庭暴力的信息以及相关的网站地址。坚持的力量不断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善因营销,使LizClaiborne的社会尊重度和影响力大幅攀升。到2003年为止,LizClaiborne一共分发了50万本宣传册和9万多个海报,给全美范围内的组织和个人使用。数年中,其CEOPaulCharron被邀请参加了一系列高规格的活动,如进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由四十人组成的“全国反家庭暴力咨询委员会”;被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邀请参加在白宫玫瑰园举行的一个反犯罪法案的签署仪式。还数次进入美国女性经理人协会评选的“最适合女性经理人工作”的30家公司名单。通过LizClaiborne的努力,家庭暴力问题由一个原先的属于家庭内部的私人问题变成了一个公共健康问题,从政府、企业界和非营利组织获得了必要的资源和资金。尽管许多公司都在争夺时尚和女性类别媒体的报道版面和空间,尽管媒体不太愿意触及像家庭暴力这样的敏感话题,LizClaiborne持续的善因营销项目还是争取到了许多媒体的报道,获得了很高的认知度。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所有的媒体报道和公益广告所获得的媒体印象总数为13亿人次,相当于1200万美元的广告价值。而与此同时,该项目获得了包括SABRE和公关新闻白金奖在内的多项公关和营销业内奖项,并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美国最成功的善因营销项目之一。另外,LizClaiborne不断得到一些来自员工和消费者的反馈,那就是许多人将该公司与反家庭暴力问题联系起来。该善因营销项目显示出LizClaiborne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并加强和深化了LizClaiborne与其核心的女性客户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著名的时尚品牌,LizClaiborne用十年的专注,创造了一个善因营销的“善果”——成为一个公众心目中“富有创意、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领袖”。注1:Cause-relatedMarketing也被翻译成“事业关联营销”或“高尚目标市场推广运动”。注2:媒体印象(MediaImpressions)的定义:一篇新闻报道的媒体印象为刊载该文章的报纸或杂志的发行总量或进行报道的电视台所覆盖的总观众人数。专家点评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与公益事业相连的往往是跨国公司,鲜见国内企业的身影。其实国内企业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并不少,但主要是对偶然的、孤立的事件被动参与,而不像跨国公司的公益行为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

关于犯罪学论文的题目

1 浅论网络犯罪概念特点及其预防 2 新生代民工犯罪的社会成因及其控制 3 经济犯罪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4 激情犯罪探析 5 青少年犯罪预防教育初探 6 当前娱乐场所隐语的特点 7 家庭暴力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8 浅谈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 9 对中心城区侵财类刑事案件的思考 10 论制止和纠正刑讯逼供的策略 11 我国城市外来人口犯罪问题 12 当代大学生犯罪根源浅析 13 基于灰色理论的青少年犯罪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14 我国洗钱形态探析 15 恐怖主义资金揭秘 16 社会转型与反邪教 17 地下钱庄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18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因及防治 19 试析网络犯罪 20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新论 21 新时期经济类案件的文件欺诈特点及对策 22 家庭伦理与家庭暴力犯罪的成因研究 23 论犯罪心理学的科学基础 24 论我国团伙犯罪的发展变化趋势与对策 25 浅析如何预防职务犯罪 26 论社区警务对抑制有组织犯罪的作用 27 艾滋病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处置研究续 28 心理学关于影响犯罪因素的研究进展 29 与“智能犯罪”的较量 30 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防范对策 31 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432 当代犯罪的文化学解读

433 对绑架劫持人质犯罪分子心理因素的初步分析

434 略论我国的金融反恐

435 论对邪教组织犯罪活动的防治

436 论青少年与网络犯罪场

437 完善中国反跨国洗钱犯罪体系之我见

438 析当前我国女性违法犯罪的特点

439 论我国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惩治对策

440 论高等院校职务犯罪及其防控措施

441 职务犯罪成因调查分析

442 防范金融犯罪问题研究

443 云南 犯罪现状浅析

444 城市外来人口犯罪现状及对策探讨

445 跨国 犯罪的形势与对策研究

446 论贫困对犯罪的正效应

447 性侵害案件中女性被害人的调查访问

448 大学生犯罪及对策研究

449 邪教犯罪人员社会化缺陷的再社会化

450 刑讯逼供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451 论“一把手”腐败犯罪的预防

452 犯罪学理论研究的现实困境

453 重庆地区 犯罪的现状和对策建议

454 城市化与犯罪

455 短信犯罪初探

456 金融监管与洗钱犯罪控制

457 当前金融职务犯罪的新特点和防范对策

458 试论女犯拘禁性心理障碍及其矫治

459 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原因及其对策

460 转型期女性犯罪原因探究

461 抢劫犯罪的被害预防

462 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危害及其防治

463 家庭伦理与女性违法犯罪原因探讨

464 论金融领域犯罪防控体系的构建

465 犯罪的新形势及应对

466 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的哲学分析

467 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侵犯人权犯罪的防范机制

468 社会转型期职务犯罪的原因力分析

469 新形势下有组织犯罪的特点及其对策

470 信用卡欺诈犯罪特征及防范对策

471 论都市犯罪与都市管理互动的防控模式

472 女大学生犯罪心理探析

473 洗钱犯罪若干问题探析

474 预防职务犯罪刍议

475 惩治跨国贩运妇女儿童犯罪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476 “黑哨”现象犯罪成因的主体分析

477 当前经济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公安机关的对策

478 高智能犯罪及其防控研究

479 网络金融侵财型犯罪及应对机制研究

480 腐败与职务犯罪研究

社会学论文范例

 社会学作为人文社科专业,目前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田野调查等领域,社会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成为深化社会学专业改革的必经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学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学论文范例篇1

 浅析虐待老人问题的社会根源

 ?由于生理性衰老这一自然规律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成员和群体在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上的重新调整等原因?[1],老年群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在物质资源占有和政治权利保障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这不仅限制了老年群体对于自身需求和愿望的满足,而且其利益诉求也容易受到忽视和侵害,甚至当利益受到侵害时,老年人往往出于畏惧、?家丑不可外扬?等心理,不能勇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文以中国现实社会情境为研究基点分析了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特质表现和治理困境,并且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反思,从?个体化?理论和风险社会视角深入挖掘这一问题的社会性根源,并以此为前提从减轻个体不安全感与促进社会整合角度规划治理路径,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帮助遭受虐待行为的老年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失控:社会结构双重变迁下虐待老人问题的独特形态

 发达国家虐待老人事件的产生是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作用下,由老年人数量激增所引致的一种必然现象。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除了人口结构老化这一普遍性原因外,该问题的?井喷?还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进程密切相关,这一点在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与改革开放前的欠发达的社会相比,在社会转型速度呈加速状态的现代社会中,中国虐待老人问题无论是?在发生机制和问题性质,还是在数量规模、表现形式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2],致使该问题难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失控?已经成为其特殊标识。基于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化?和?人口老龄化?两种同步性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笔者总结了我国虐待老人问题相比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独特形态。

 (一)老年群体具有受虐待的高危性,呈现地域和城乡的?阶梯式?分布形态

 由于生理机能下降、智力衰退以及在经济和照料服务上的较强依赖性等因素所造成的相对劣势,老年人在遭受虐待方面具有明显的普遍性。2010年,我国家庭内老年人虐待发生率为13.3%,呈现阶段性增长的趋势,远高于虐童、虐妻等的比率,已经演变为高危性的社会问题之一。而且,我国农村家庭内老年人遭受虐待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农村:16.2%,城市:9.3%)。而且虐待发生率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升高而降低,西部地区为21.8%,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而京津沪地区最低,仅为5.4%。我国区域和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民文化素养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是虐待老人问题呈现?东少西多、乡增市减?分布格局的制度性成因。

 (二)问题形成的根源难以确定,社会影响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开始凸显

 在现代社会中,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劣势(体格缺陷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家庭关系的紧张(代际冲突、子女拒绝承担赡养义务)等因素的复合和集中加剧了虐待老人行为的发生风险。在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传统风险要素可能会演化为新的风险或者相互交融,极大地增加了虐待行为发生的不确定性,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也面临更大挑战。而从问题的预防和控制角度来看,传统社会的法律和道德体系以?孝?为其精神内核,一旦违反孝道必然会受到古代法律的严厉制裁,从而有效预防和遏制该问题的产生和加剧。但随着传统社会控制手段在现代化进程的强烈冲击下迅速瓦解,加之家庭关系导致自我调节功能弱化,使得对于这类问题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大为减弱,其影响也扩散至家庭边界之外,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二、虐待老人问题的治理困境:心理冲突与保护机制失效的交织

 一方面,受虐老人对施虐者存在复杂心理。多数虐待老人事件发生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基于?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受虐老人出于保护子女的情感,往往将之归于自己管教不严或教育不当,把责任归于自身。并且受?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有些老人往往担心这类事件的传播会损害家庭的声誉,而不愿主动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此外,?养儿防老、老来从子?的依赖心理,也使不少老年人在生活上和心理上严重依赖施虐者。很多老人依赖于子女的生活照料,一旦其子女受到法律制裁,他们将无法继续获得照料,因而在寻求帮助前会感到担忧,多数选择忍气吞声,接受被虐待的现实。

 另一方面,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的社会控制措施相对缺乏。道德与法律作为规范人类行为和调节社会关系的两种手段,具备有效防止和遏制虐待老人的重大功能。但我国现有法律对有关虐待老人的规定,主要见于《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条文中,对虐待老人的概念阐释和类型界定十分模糊,导致难以在法律上对这类行为量刑定罪。一些司法部门对涉老案件也不够重视,执行乏力,未能使判决得到有效落实;有的基层干部常常将虐待老人行为看作是?家内事?而听之任之,责任意识严重缺乏。此外,在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系统日渐式微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和完备之际,施虐者的行为缺乏心理约束,尊老敬老意识淡薄。而社会舆论作为重要的外在控制手段也难以对其施虐行为形成有效限制,致使无法从源头上遏制该问题的发生。

 三、破解治理困境:原因分析视角和策略规划的重构与再造

 对于现代虐待老人现象的形成原因,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理论分析。国外学者认为虐待老人与家庭暴力类似,强调施虐者和受虐者的个体因素。在美国学者对老年人受虐待的原因分析中,较为流行的解释有压力论、暴力循环论、个人行为论和老人无能论[3]。而国内一些学者则更关注个人在家庭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关系,其中?外在情景因素论?认为虐待老人是受虐者及施虐者外在社会环境和经济情况的反映,老年人对照顾者的过于依赖的关系及社会孤立都会导致老年虐待风险的产生[4]。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对虐老问题的原因阐释过程中,无论是主张受虐者或施虐者的主观因素,还是强调个体与个体、社会的互动关系状态,都反映出?单向化?的研究取向,即仅从?施虐者?受虐者?受虐者?施虐者?受虐者?社会?等思维路径探究问题。这种个体化思维和单向式视角很容易忽视对于在由施虐者和受虐者所构成的虐待事实中主客体互动关系的考察。而且,虐待事件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中出现了某种差异性分布,因此社会文化类型背景应作为分析该问题发生机制的一项关键因素。 这种由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原因阐释论在实践中导致的后果就是治理策略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偏差。例如,美国保障受虐待老人的合法权益主要是通过向其提供包括机构支持、社工服务在内的涉及广泛的专业领域和不同的社会资源的综合性社会支持来实现[3]。美国在解决公共性的社会问题上弱化了政府作为直接?干预者?的角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作用,依靠社会中介机制实现问题的自我解决。但是这种对策设计机制在我国缺乏社会资源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支持,?强国家―弱社会?的权力格局导致社会资源分配处于不均衡状态,长期?抑制了社会组织和自主性社区成长?[5],因而依靠社会服务来解决虐待老人问题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导致?政府社区治理的行为失范严重,表现为越位、缺位和错位?[6]等现象,难以为受虐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司法保护,对于施虐者的法律惩处和道德塑造也常常难以落实,导致问题的进一步积聚和恶化。

 因此,当前解决虐待老人问题治理困境的关键,在于拓展理论和经验研究的视野和深度,立足于?社会转型?的历史变迁背景和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从制度层次和文化领域挖掘其社会性根源,从而在根本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治理策略和建议。

 四、个体化与风险社会的共生互构: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历史变迁

 (一)现代性的精神困境

 西方社会学家鲍曼对?个体化社会?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关于?个体化?含义的理解上,他认为个体化社会的结构形态是?社会形塑了其成员的个体性,个体则在他们通过交往编织成的相互依存之网中,采取合理、可行的策略,用他们的生活行动造就了社会?[7]。并指出个体化?所承载的是个体的解放,即从归属于自己、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等的确定性中解放出来。这种变化被正确地看作现代的境况中最明显和最有潜在优势的特征?[8]。但同时也意味着个体与传统知识结构、固有信仰和社会规范?脱钩?,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的代价是安全感开始丧失。风险社会在社会转型期?碎片化?社会结构中其威胁也呈几何级增长,解放了的个体的御险能力也迅速降低,并且?社会变迁中集体规范的缺乏势必在价值观和心理层面影响到个体安全?[9],原本为个体在生活和心理上都甚为依赖的社会保障机制(如单位制)的瓦解使现代人的社会心理出现剧变,?心灵安全?的丧失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个体心智结构的突出问题。

 (二)个体化社会的本土化表达:自我主义与制度变革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以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所形成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处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融合的时代特征,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发育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种异变,在社会结构急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主要受到了?自我主义传统、转型期的制度环境?[10]等本土传统和现实状况的有力形塑。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体?是在?差序格局?中的角色地位,这种以?己?为中心所构筑的关系网络是依据个体来确定生活边界并作为风险屏障,显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并且与西方?团体格局?中具有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公民?概念形成鲜明反差。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前的?总体性社会?在剧烈的制度变革推动下将大量组织化的个体推向社会领域,被单位制和组织化生活所模塑的个体精神世界受到强烈冲击。不仅个体与社会联系纽带出现断裂,而且在既无传统儒家孝道伦理又无集体主义约束的情况下,衍生出大量?个人只强调自己的权利,无视对公众或他人的义务与责任?的?无公德个人?[11],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可见,中国个体化社会的到来在使个体充分解放的同时,道德性缺失也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不断膨胀的自我主义导致封闭稳定的家庭结构逐渐丧失向心力,加之外部控制机制的缺失,使家庭关系在持续紧张中激化出特殊矛盾。

 五、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时代治理导向

 消除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往往要通过在?自己的自我规范和社会责任中重新建立平衡?[12],进而建构起?本体性安全?,即?大多数人对其自我认同之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这是一种对人与物的可靠性感受。?[13]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培育公民?责任伦理?来加强社会团结,重构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消除个体化所带来的负向效应,最终塑造具有强烈公共道德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从而破解个体与家庭张力的时代难题。

 (一)依靠制度建设完善老年群体的法律保障系统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对于现代国家提出了新的治理要求,以行政性管控为目标的政府在职能应用上应淡化行政色彩,推动?管理?向?治理?升级,强化在基层社会问题领域的服务性功能。具体而言,要以制度为先,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老年人权益保障》在禁止和预防各种形式的家庭老年人虐待方面的规定和惩罚措施,做到有法可依,提供坚实可靠的法律保障。此外,严格执法是治理该问题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协同立法、司法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优化执法效率,提高执法水平,着眼于实际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提高控制手段的应用性和嵌入性,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努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性社会组织建设

 ?社区?是搭建政府和家庭沟通渠道的桥梁,能够依靠其地缘性优势吸收政府的相关资源和控制手段?嵌入?家庭之中,并及时将问题反馈给上级部门,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和解决。社区在?社会治理?的政治语境中的协同治理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得到法律形式的认定和自治权力的让与,政府与社区对于?权力蛋糕?应进行合理分配,对基层社会事务的处置权限也应进行制度化界定。同时,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建设的自主性,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引导服务型社会组织深入到社区内部,例如在涉及虐待老人事件中,就可以在社区内部设置公益性或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和法律求助咨询中心,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相对处于弱势的老年群体搭建问题反映平台,及时、有效地介入到问题家庭的矛盾之中,减轻事件发现不及时或治理效果不理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反应效率和解决效果。

 (三)推动具有中国意蕴的时代性家庭伦理的建构和发扬

 我们必须着眼于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内核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髓进行?流程再造?,重点挖掘和创造体现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的行为规范,提升家庭生活对于每一个原子化个体的吸附力,从而弥合个体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断裂?状态。通过对传统伦理的?扬弃?并与现代价值观念加以融合,对于中国?家文化?的复归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唤起公众对于老年群体社会地位和价值的认同和尊重,从而为防止虐待老人行为的发生奠定心理基础,这也是治理虐待老人问题的根本之道。

 >>>下页带来更多的社会学论文范例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范例

 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范例篇1

 浅谈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现代社会父爱的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父亲的角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但是,由于父母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和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人类尽管出现了父亲的角色,但这个角色并不参与孩子的教养活动。如果失去父性教育孩子会成什么样,这种后果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往往是触目惊心的。现代父性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文就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家庭教育 父性教育

 1.父性教育的概念

 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或者通俗地说,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类似的概念,则?父爱教育?,?父职教育?等。但我认为,用?父性教育?应该更准确一些。父性,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性。实施父性教育的前提,是父亲们自己先教育自己。所以,更广义的父性教育,也包括对父亲们自己的教育。

 2.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现状

 2.1 母亲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主要部分。

 由于中国的父母受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及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等方面的影响,男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应酬越来越多,教育子女的重担基本落在了女人肩上。据《人民日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一些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总是埋怨父亲从来没有或者很少在放学的时候接自己。

 2.2 父性教育的缺失导致更多的儿童问题产生。

 现今,越来越多的孩子长期在父亲缺席的家庭中度过其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问题与父性教育的缺失有关。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抽样调查,发现夫妻离婚后85%的孩子是由女方抚养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谈到,在少年犯罪者中,认为父母关系不好的占34.89%,而对照组的普通孩子中只占9.9%。06年曾经震惊杭州的?萧山杀人分尸案?就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例子。主谋陈娟从小遭遇父母离异,后来基本跟母亲生活在一起,可是母亲也同样忙于工作。曾经开朗、活拨的女孩变成了杀人犯。可见父性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的性情大变,最后因为一点小矛盾就杀人,酿成大错,毁掉几个家庭的幸福。

 没有父性教育,母性教育较难支撑,而且较容易变得偏激狭隘。单独的母性教育,就像跷跷板没有另一面的重量,难以达到平衡。可惜,我们现今的家庭教育,基本就是母亲一个人站在跷跷板上,唯有母亲这一侧在费心思、在用功,而跷跷板的另一侧则空空如也。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家庭教育不成功、孩子不健全、家庭不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

 3.父性教育缺失的原因

 3.1 父亲错误的教育观念。

 在现今的中国,很多父亲认为教育子女是母亲的事,而父亲自己的责任不在此。有些父亲甚至认为花多些钱将子女送进名校,给孩子请名师辅导,进培训班等让孩子受良好的教育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其实这样看来,父亲是将自己的责任推卸掉了。

 3.2 父亲不当的教育方式。

 有些父亲,在家庭中过于严厉,过于严肃,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不仅不会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使孩子对其敬而远之。不敢接近,不敢沟通,这样就适得其反了。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使孩子与父亲之间产生更大的距离。一个13岁的孩子强强伙同他人将亲生父亲活活杀死,强强的父亲总是对孩子进行粗暴的打骂,使强强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长期的家庭暴力使强强变的凶暴、易于冲动、控制力差、胆大妄为与不计后果,可见父亲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当然父亲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太过宽松,同样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不管怎样,教育孩子要宽严适度,刚柔并济才会达到效果。

 4.父性教育的重要性

 4.1 父性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中之重。

 首先,父亲会给孩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通常父亲都会是坚强的,父亲是山,他能支撑孩子的信念,使孩子变得刚强。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父亲总会鼓励孩子勇敢的面对它,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孩子们最佩服父亲的不低头、不服输、不流泪的精神。父亲乐观的生活态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其次,父亲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男性天生就喜欢探索,喜欢新奇的事物。在与孩子一起的时候,父亲总会带着孩子一起进行探索。他们会将玩具拆开,在组装,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这时母亲总觉得他们在捣乱,还会伴有训斥。父亲会带孩子弄一些?恶作剧?,而母亲则禁止孩子的这种行为,父亲有时会带孩子弄?大恶作剧?,这样孩子会更加喜欢探索,并且好奇心会增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是在他们父亲的启发下联想、思考所取得的成果。父亲会培养孩子大胆的思考,大胆的实现,充分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再次,父亲会带动孩子身体及整体素质的发展。一般与父亲常接触的孩子更容易亲近大自然,父亲常会带孩子玩,如爬山,打球,玩沙子,和泥巴等。当孩子正处于成长时期,这样做会促进他们的骨骼发展,身体发展。而母亲则不会带孩子们做这些认为比较危险的活动。

 4.2 父性教育是母性教育不能取代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不同的。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暴躁,而女性则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从这里能看出男性和女性的教育功能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现在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母亲抱孩子和父亲不同。当母亲抱孩子的时候,母亲抱孩子的动作和姿势,感觉是平稳的,几次下来孩子感觉到的是安全感。而父亲则就不同了,他们通常开始的时候动作规规矩矩,而后来就把孩子抛来抛去了。而母亲则很少这样,这时孩子在父亲这里感受到的是力量,和母亲的感觉是截然不同。

 在教育孩子文化知识方面,父亲的知识面要比母亲的广。接触的人物、社会现实要比母亲多,父亲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多的信息,从历史人物到天文地理,以及各种奇闻轶事。当孩子问母亲问题时,母亲则会详详细细的把结果告诉孩子,而父亲则会不耐烦的草草几句了事,此时孩子便会自己开动脑筋思考为什么。母亲的回答就让孩子没有动脑筋的机会了,而父亲在另外一方面推动孩子主动动脑筋。

 >>>下页带来更多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范例

家庭不良影响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思考及对策论文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当前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家庭是第一个未成年人的社会化环境,塑造其与基础性作用的个性,个人的道德心理和个人行为的道德准则都形成约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国国内的关系从来没有这么脆弱,家庭伦理失范无处不在,不完整的家庭,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贫困家庭已经对青少年犯罪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探索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造成的念头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造福年轻人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并从源头上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激励性规制对策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频繁而有增加的趋势,而青少年犯罪等等,特别强调对未成年人不利的外部环境中的社会化的成因对他们的犯罪有着重要的影响。 [1]家庭在青少年生活在社会控制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各种犯罪的社区学校的共识,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犯罪高夫指出,“家庭中扮演少年犯罪的一个关键作用是偏差行为研究最关注和最经常重复的发现。“[2]不良的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相关案例表明,儿童犯罪的道路的过程中,家庭是基本失真开始。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积极的青少年犯罪也可以失去了基础,从根本上存在的基础。

两个“家庭危机”导致高青少年犯罪的实证分析

“危机家庭”是指家庭教育或家庭结构的不恰当的本质是不完美的,坏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①病因[1]实现不好或失踪的家庭。少年犯这样的家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家庭教育

不当不当家庭教育,家庭管教的主要类型家庭和父母自身的不当行为类型的粗暴,溺爱型家庭,放任型家庭。据青少年犯罪被父母诅咒的纪律专制方法,如35%的调查中,20%被宠坏养尊处优,独自离开的比重超过25%,这说明家庭教育和儿童的犯罪密切相关。

“粗犷型”的家庭教育,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叛逆,个性孤僻,敌视他人,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这样的性格,

暴力犯罪是其主要类型。 “溺爱”家庭教育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不度,让孩子从小养成唯我独尊非常占有欲和性格等病态的固执,傲慢等畸形。 “自由放任”的家庭教育,有两种情况:一是,实惠型家庭的一个较低的水平,他们不把孩子送到学校的重视,过早地让孩子乘坐更换工作或业务的优势,另一个是错误的信念教育学校的孩子是什么东西,主动放弃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往往容易辍学的孩子,以更大的犯罪的可能性。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其教育功能偏差,青少年的这些家庭更高的犯罪率。

(二)家庭的自然结构还不完善

在中国监狱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青少年拘留中心,劳教所和工读学校的调查,父母离异,分居,再婚,丧偶,祖父母占了总数的52.4%。可见,自然结构不健全的家庭对青少年发展的诸多不利影响。家庭自然结构还不完善,有不完整的家庭,破碎的家庭,宽松的家庭和祖父母的家庭。与此同时,出生在这样的年轻人在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性格,道德和年轻人显著不太健康的家庭学习等方面的家庭。

(3)恶劣

家庭氛围的家庭氛围主要是指父母和他们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氛围,品质,性格性格家庭冲突,价值观形成的负面影响。家族的恶劣气息,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心理不相容的家庭及家庭暴力。如果家人不理解对方,无法沟通,那么很容易产生心理,性格不兼容或相互封闭,使家庭教育处于被动状态,及早预防功能丧失,以及产生恶性循环,最后滑进沼泽罪;在家庭暴力是对对方或自己的父母忽视家庭暴力或儿童虐待,遗弃,性虐待和其他家庭的父母家人。家庭因素苛刻的气氛可能是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的原因。我们的调查显示,青少年暴力犯罪,长期或近期利空氛围的家庭中,尤其是暴力家庭环境的67%。

三,家庭层面,以防止用于预防和从源头青少年犯罪的控制青少年犯罪

措施,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一个社会控制机制。

(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健康,和谐,和睦的家庭关系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控制理论建立家庭和青少年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之间有很强的社会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将使年轻人和社会责任。当一个人认识到他的家人或多数他更大的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他证明了更加激烈的“社会纽带”的作用,这个人不会是一个犯罪的社会期望,相反,如果一个人相对于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并让自己的直觉做事情,让谁缺乏“社会关系”的人,这样的人更容易犯的罪。因此,家长应该建立在孩子长大后在一个充满爱心,学会在愉快,在生活环境的笑声,他们会发现他们断言自己,使家庭的孩子的归属感和能力依恋,逐渐形成自我控制和关心他人的能力,起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

(二)家长掌握教育

第一要关注儿童的发展的大方向,关心他们的基本价值观,意识形态道德教育,行为训练首先,要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客观的分析,了解和纠正孩子的行为大胆的基础上放手,要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和长处,让孩子犯错误。

二抓奖惩的正确方法,应该奖励,因为对孩子的态度关注和认真的努力来克服的勇气和毅力的过程行为的困难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你可以鼓励孩子接近改进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而孩子们应该尽量减少产生补偿的负面影响负应有的惩罚对抗所带来的惩罚。

加强沟通与他们的孩子,教育孩子要懂事,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简单粗暴的方式,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抵触,甚至直接对抗,此外,他的父母让孩子明白爱和希望,理解父母撑起一个家庭并不容易使他们的父母更多的尊重和感激了解他们对家庭负责,加强对家庭的责任和凝聚力孩子的意识,培训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加强家庭教育

社会控制理论清楚地表明,家庭的亲子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以防止青少年犯罪。青年之所以出问题,虽然从外面的世界,“万有引力”,但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从“推”的家庭,因此必须重塑和加强对青少年的家庭纪律责任。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加强理想,道德教育,不仅促进内在动机的他们理想的健康成长,而且在意识形态和阻力,消除不良行为,犯罪行为和侵蚀诱惑重要保障条款;和道德教育帮助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有利于提高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以及道德教育有更好的植物神经功能,教育功能的能力,谴责,使人们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征,自觉抵制的诱惑各种消极现象。

法律教育在家庭,帮助发展法律意识和孩子的童年概念。许多事实表明,青少年罪犯和他们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法律概念极为薄弱,他们的孩子都犯了罪,家长也认为他们是无辜的,所以家长如何纠正孩子的教育?尽管有相当多的年轻罪犯在押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之后,再悔之已晚矣。因此,努力提高普法的家庭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家长需要了解自己,理解,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法律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是犯罪行为,以及为个人,家庭,什么样的社会会造成损害,应当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使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明白自己的行为约束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四,对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外部环境

预防加强监管的情况下是第一个依靠家族的力量,家庭不能是由内而外的治疗失败,为了提高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主要是依靠强有力的社会控制,包括干预行政,法律等手段的力量。在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两个基本规律,但“唯一的法律是不够的自己,”需要的共同努力全社会,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强预防工作,创造一个清新,文明,充满活力的社会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宣传,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环境。

(一)动员未成年人犯罪行动的执行机构的积极参与,立法主动介入应当给予行政权力,申请“紧急保护令”为“家庭危机的力量“在青年积极提供保护。行政机关还应该设置“儿童福利”,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个人,家庭和积极申请保管,照料“危机家庭”中的青少年。

(二)建立处理在离婚的过程中青少年问题的专门机构,这些专门机构应至少有三位专家的年轻人组成的,年轻人应该参与这些问题专门机构。与此同时,也应制定具体取决于年轻人的情况下,由行政机关具体实施了“福利计划”。

(3)学校,社区,社会组织,民间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应积极参与青少年的保护。青少年平时在学校里,这些变化可以更早的发现学校(教师),社区是为年轻人生活,同样可以是异常的早期青少年的地方,反映了地方行政机关于必要时,以该尽可能早的阶段为“危机家庭”中的青少年提供保护。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保护青少年,宣传法律知识,有效地为国家的青年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不只是一个家庭的孩子的原因。

总之,家庭是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同一社区的最初中部也有责任帮助家庭提供照料和保护,只有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福祉。可见,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回到家庭的起源,以在家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青少年深刻理解遇到的,这是保证重要的是,他们正确地进入社会,并防止走上犯罪的道路的关键

请各位帮忙写一篇有关于法律的论文,高中的,1000字左右,要精辟!

自己修改整理一下:

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的法制建设,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所谓素养,是指人们在经常修习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融合,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具备一定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素养。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并真正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才能上升为某种素养。重视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通过大学法律教育,使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这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我国法制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必须看到法律教育内化为法律素养的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功利性极强的就业至上评价体系。高校扩招后,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一些高校为给非法律专业学生挤出更多时间应付各种有利于就业的资格证考试,主动降低包括法律在内的其他软素质课程的教学与考查标准,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对于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法律条文的解读和案例分析上,忽视对个人法律素养起综合性、潜质性作用的哲学、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等课程和知识的学习,相当一部分法律专业的学生虽然十分熟悉各种法律条文和案例,但法律素养不高。二是泡沫化明显的法律专业重复建设。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合并和人才市场需求拉动等多方面影响,法学教育泡沫化倾向相当明显,不少院校匆忙建立的法律系,师资力量薄弱。一些所谓的法学专家从未参加过法律实践,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这些学校本来法学渊源不深,加上法学教师素质不全面,无法引导学生将所学法学知识内化为深厚的法学素养。三是现实社会尚不健全的法制环境。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制建设尚待进一步健全,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严肃性较差,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和特权观念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成熟期,对外界信息吸收能力强、反应周期短,严肃性较差的现实社会法制环境对他们还相当薄弱的法律素养的消解作用也十分明显。

基于此,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是:

首先,高校法律教育要回归重在素养的本位。即教育和人事部门必须努力破除就业至上的评价体制,要科学定位就业与学业、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重建就业与学业并重、学业优先,知识与素养并举、素养优先的评价体系。高校不可随波逐流,应坚持独立的学术精神和办学理念,消除学术泡沫,始终将素质教育摆在首位,高度重视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法律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更加注重与哲学、史学及其他人文和自然学科知识的融合,更加注重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层面来解读法治文明和法的精神,将法律至上等法的原则融化在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内化为一种素养。

其次,法律文明要对行为习惯起到培育作用。知识内化为素养要经历一个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行为习惯,由自在转变为自觉的过程。因此,提高法律素养要重视法律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注意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法的传统,努力营造有益的法治文明氛围,促进法律知识与法治文明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促使当代大学生养成包含法律素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再次,法律环境要形成无所不在的外部约束。法律素养的形成并不是封闭的、单向的,而是开放的、交互式的。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法律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为此,一要努力优化法律环境,有法必依,切实维护法律尊严;二要十分注重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屈服于特权,努力消除司法腐败。以此,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法律权限内自由自在、超越法律必受制裁的外部约束。

贯彻依法治国方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广大人民群众法律素养的普遍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因此,要真正地贯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略,就必须使各级领导干部确立法律意识,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通晓用法途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为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而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新时期,领导干部在领导对象、领导内容、领导原则、领导手段、领导目标、领导方法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变化,但归根结底是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适应形势要求,实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新课题。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地方的法律规章,使其成为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以依法治国为龙头,协调立法,依法行政,做好司法、普法、监督和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党组织自觉地在宪法及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领导工作中的决策方式、议事规则、工作方法等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党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事务的要求,相应地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是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任务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还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都需要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多地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依法履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领导职责,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管理经济事务,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处理涉外关系,无一能离开国际法律、法规、原则和惯例。不具备一定法律素养的领导干部,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是难以适应促进经济发展任务的要求。

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是健全人民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基层民主更加健全”。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要更好地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善于发挥工、青、妇等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居(村)民自治等。做好这些工作需要领导干部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同时,随着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领导对象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是越来越多的非公有经济实体的出现,使得靠行政命令对其进行管理已难以奏效,必须靠法律引导和规范。二是群众对权力的崇尚已转变为对法律的遵守。三是社会生产关系的表述已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为法律关系,法律在人际关系中的协调规范作用越来越大。如果领导干部不能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就难以适应“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

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领导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中肩负着重要责任。领导干部法律素养的高低、运用法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廉洁公正、依法办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减少和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因此,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不仅可以增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自觉性,而且能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领导干部法律素养的构成包括领导干部对法律意识的自觉强化、对法律条款的自觉学习、对自身言行的自觉约束、对依法行政的自觉贯彻等方面。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学好法,努力掌握履行领导职责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学好法是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前提。如果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做保证,提高法律素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各种必要的法律知识。

二是要用好法,善于通过法律途径实现领导目标。用好法是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认真研究法、熟悉精通法的基础上,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做到依法办事,善于通过法律途径实现领导目标。首先,要特别注意防止把党的政策与法律对立起来,要充分发挥法在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其次,要善于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变”和制定法律法规工作中的“定”的关系,使现行法律体系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更好地结合起来。再次,在对法律作评价和解释时,要善于历史、客观、辩证要观察和思考,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使法律手段的运用与其他手段的运用更为科学合理。

和谐社会 家庭先行

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家庭和睦是保证社会稳定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构建和谐家庭着手,家庭才是和谐的“实践地”,才是和谐的“先行者”。

现实生活中,不少不和谐因素都是从不和谐家庭产生和引发的,例如夫妻不和离异导致青少年精神空虚,人格形成不健全,违法犯罪严重;比如,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关系不好,产生各类矛盾纠纷问题;比如因父母与子女教育、代沟影响家庭成员沟通困难,互不关爱,亲情冷漠等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

和谐家庭应该是有其具体标准的,主要概括起来有这几条:家庭成员身心健康,能互相关心、关怀,家庭成员之间能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家庭成员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有安身生存的一技之长;家庭子女能正常接受教育;家庭收入呈增长趋势,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等等。而要达到这个和谐家庭的具体标准,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的法律素养,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法公民,这是构建和谐家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现今最普遍的三口之家来说,家庭关系主要是由婚姻关系和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组成的,而其中婚姻关系又是起关键决定作用的一环。如何通过婚姻来建立充满活力和生气的美好家庭,保证和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而发展。解放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一夫多妻”的夫权现象极为普遍,旧的婚姻制度压抑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大障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该部法律把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规定为我国的婚姻制度,并据此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新婚姻制度的确立和实行,为打碎封建婚姻制度提供了有利的法律武器,也为在我国普遍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提供了法律保障。

根据我国婚姻制度实践经验和婚姻家庭领域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又对1980年的第二部《婚姻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后增设的制度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过去的立法空白,丰富了婚姻立法的内容,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家庭法制。然而,在我们完善立法的背后却隐藏着执法缺陷以及守法者的脱节,两性关系不平等、“家庭暴力”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守法者的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对婚姻立法宗旨的漠视。因此,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努力营造“和睦家庭”的和谐环境是构建平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对于大多数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来说,更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增强依法维权的自主意识,提升自我实现的能力。

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是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中包括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权力义务。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主要包括互相扶养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不干涉婚姻自由的义务等等。而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相比较尤其重要,因为未成年人善恶评价标准混乱,模仿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容易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最令人担忧的是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有低龄化、暴力化的倾向。未成年人犯罪固然有自身文化低下、人格缺陷、冲动偏激等主观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淡化,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是极为重要的原因。因此,笔者认为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联手,共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和道德教育,提高孩子的法制意识,树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和谐家庭的建设,不仅需要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素养,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还需要加强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这些是保障公民婚姻家庭权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全社会安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

法律学年论文题材

你找找吧 我也在写论文,没有的资料上百度搜吧,都有的。

法律论文题目范围

论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试论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试论婚前财产公证 试论企业法人财产权

违约责任何谓侵权责任竞合的法律思考 破产财产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完善

我国仲裁司法监督制度初探 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之义务

新闻侵权行为的几点法律思考 论董事的义务

论宪法的基本原则 试论一人公司

宪法至上,依法治国的根本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

从少年法庭到少年法院 医疗侵权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 问题

对网络犯罪基本问题的认识 外商并购中国企业的法律规制

犯罪未遂比较认定 从“TRIPS协议”看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完善

刑法基本原则的发条设置于现实差距 论死刑在我国的适用

浅议合同诈骗罪的构成 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探讨

论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合同的法定解除来由探析

论可撤消合同的法定情由 论电子合同的成立和法律效力及 产生问题的解决

“弱势”诉权需要尊重 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不足

司法改革现状及发展方向之我见 论刑法之“职务侵占罪”

宪法司法化的法治功能 论受贿罪心理动因给预防

关于音像制品的著作权保护 建立我国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思考

试论无效合同 我国检警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诉讼制度的改革和诉讼法的完善 夫妻财产制之重构

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国有股分的职能及其法律调查

浅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对被还人权益的保护 试论民事情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证人出庭难问题的对策 法院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弊端及完善

论中国死刑存废与人权保障 论合同法可得利益赔偿

浅议网络环境中维权与保护 论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

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改革 浅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

试论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法保护 试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及解决途径

浅谈对婚外性行为的法律责任调整 论国家赔偿拓展趋势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研究 论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

我国现行的诉讼调解的弊端及完善 议我国劳动合同解除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法治的产生、内容和实现 试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论民主与宪政 关于动产登记制度的法律价值思考

论我国审判制度的现状及改革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完善

论依宪治国与社会稳定之关系 浅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浅议我国宪法的效力 政策性银行之公法人地位

依法治国的实施与依法行政 浅析公用企业强制交易行为

对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思考 域名纠纷及解决方法初探

论民事诉讼中证据规则的完善 析生产销售假药罪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中国入世与政府机构改革 浅谈股权转让

浅论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之完善 论无权处分

浅论中国人权保护 论辩诉交易制度——兼谈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浅证著作侵权归责原则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反思及其完善

浅证地方保护主义的对策 浅析缔约的过失责任以及缔约的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违约责任的关系

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医患关系之探析 浅析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价值 取向及立法完善

论国际法上的人权保护 浅析我国合同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浅议中国企业新面临的反倾销问题及应对措施 探讨中国法治的宗教土壤

浅论中国上市公司的制度利益冲突 对少年犯罪的思考

关于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思考 我国死刑监控程序的现状及思考

论破产发的修改与完善 从法官服饰变化来看中国司法制度的改革进程

警察中的腐败及其防治研究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论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确立

浅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作证的几个问题 论法人精神损害赔偿

论名誉权及其民法保护 论经营者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履行抗辩权与预期违约 试论构建假币的防范体系

浅论缔约过失责任 论知识产权中的侵权责任

浅析我国婚姻法中的离婚标准问题 论私权的认识与保护

论公民法律意识 论政府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

浅谈我国宪法的监督权 浅谈精神损害赔偿

过失犯罪法定性配置研究 内幕交易的法律控制

论我国死刑缓期执行制度 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论中国刑事证据的改革 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制度多议

浅议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试论精神损害赔偿

谈社会文化对刑法的影响 关于死刑存废的法学思考

论辩析交易制度在我国的适用 机关作为单位犯罪主体之我见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应当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不动产优先购买权制度若干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刑事判例制度研究 论自主性原则在《仲裁法》中的体现与完善

论住房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隐性采访与新闻侵权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论我国99年宪法修正案

完善政府立法 论职务身份的否认

试论对重婚罪名的认定及其审理程序中的几个问题 关于死刑存废的思考

浅论司法公正 论防卫过当

法治理论化进程中宪法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取舍 论贪污受贿犯罪的畸形及其抑制

论防止酷刑 论刑事诉讼中的沉默权问题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点 试论中美刑事审判制度之差异

议我国中电银行独立性的法律确认 从对侦查权的制约来谈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

我国平常法律制度的修订及相关问题思考 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在中国产生和确立沉默权的影响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 中国监狱对犯罪的人权保护

论我国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 论抵押权的实现

浅析生产、销售假药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 论商业秘密权的保护

贪污罪主体研究 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

广告法律制度问题初探及其对策 浅论继父母子女关系

论担保物权竞存的处理 试论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论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 试析公司合并中股东权益保护

浅谈物权行为理论 反垄断法中的企业合并规制

论沉默权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欺诈与防范

论审判行为 论BOT投资方式的风险

论在物权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 论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自由的真义 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法律规制

初谈死刑之存废 论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

论受贿罪的犯罪构成 论民事证据的排除规则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之辨析 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价值考察

谈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和特殊防卫权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弊端与改革

论房产抵押中的法律问题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基础

浅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的运用 论述婚姻法基本原则之自由原则

浅论先占制度 论民事诉讼法中的再审程序

浅谈公司治理可够制度 论我国国家赔偿的范围

论证券民事赔偿制度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模式下的辩论原则

对我国目前违反一夫一妻制现象的浅析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之我见

浅析夫妻侵权责任体系 小议行政分开制度

浅议电子合同生效制度的法律构建 论适应WIO的银行制度

论国际反倾销与中国之对策 反倾销与保障措施的对比研究

试论医药广告法律调整的完善 浅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制度之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保护少数股东权益

浅析我国不安抗辩权制度 中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比较与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的完善

论法定抵押权 试论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保护范围及其完善

论驰名商标的认定保护 浅析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制度

电子商务中的法律问题 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性思考

浅析行政侵权损害赔偿问题 从两个案例谈董事的注意责任及完善措施

浅析刑讯逼供 消费纠纷中的举证责任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完善 试论医疗行为豁免权

关于法官根据民法基本原则进行创造性司法活动的 法理研究 浅析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关于民事公诉制度可行性的探究 论加害给付

论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论预期违约

论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物权的自我救济

论正当防卫制度的修改及把握 论沉默权在我国的实现

英美法与大陆法侵权因果关系对我国借鉴意义 论无因管理之债

论宪法的基本原则 论夫妻侵权责任

论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论我国的家庭暴力

论民事侵权诉讼的证明责任分担 浅析我国协议离婚制度

论精神损害赔偿 对人身伤害大额赔偿案件有关问题法律思考

浅析大学生结婚的问题 论财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论基因专利 试论家庭暴力

浅析辩诉交易在中国的使用 试论离婚损害赔偿

我国合同法第八条之无权处分 试论配偶权的侵权及救济

浅论 商标权和对商标权的保护 试论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

浅析我国民事诉讼处分原则 中国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必要性与可行性

浅析正当防卫 论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研究 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

论职务犯罪的控制和预防 浅议配偶权

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思考 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之比较研究

对我国民事诉讼中审级制度的思考 论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

挪用公款罪“归个人使用” 浅析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问题

浅析债权人的代位权的理论与实践 浅析我国婚姻无效制定的基本问题

试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论表见代理之构成

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弊端与改革 论家庭暴力的司法救济

我国夫妻财产制 试论我国夫妻财产制度

论合同违约责任 论电子商务合同

论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动产上的适用 论侵权责任构成中的因果关系

新闻自由与人格权保护 论我国婚姻法夫妻财产制的价值取向

浅谈我国婚姻法中的夫妻财产制 浅论根本违约

浅析婚姻法中的夫妻财产制度 浅谈涉外遗嘱继承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分标准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家庭暴力论文”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成人高考帮手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成人高考帮手网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家庭教育论文(家庭教育论文一等奖)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成人高考帮手网
返回顶部